“凤凰”的故乡在潍坊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凤凰”的故乡在潍坊

  中华文化乃是“龙凤文化”,国人最崇拜的是龙凤,最向往的是“龙凤呈祥”。这个“龙”且不说,先说“凤”。
  凤,主要是由以潍坊地区为核心的东夷族少昊氏的“鹰”演化而来。东夷族以鸟类(特别是鹰、燕)为崇拜物,而“潍”(“隹”,读“追”)字就是“鸟”。
  哪座山上没有鸟,这个鸟咋就这么牛?因为此鸟非同凡鸟,乃是神圣的图腾鸟。
  世界各地原始部落的图腾,千奇百怪,有动物、有植物,有活的、有死的,崇拜苍蝇、蚊子的都有。但夷族的品位高啊,他们崇拜的是“鸟”。
  此鸟叫鸷,也叫鸢,俗称鹰、鹞鹰、老鹰。就是从云霄里,闪电般,直冲而下,叼走老嬷嬷喂的老母鸡的那种。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是个人就玩过。
  正是有了这种图腾崇拜的原始记忆,鹰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很受尊崇,雄鹰成了英雄人物的专有形容词。
  比如电影电视上,如果有展翅翱翔的雄鹰,那就或者是英雄要出场,或者是英雄要牺牲。若有一阵乌鸦叫,准没好事儿。比如说某人是雄鹰,他会请你吃烧烤;说某人是雄鸡、雄鸭,不挨顿胖揍算你小子走运。
  正因如此,加之走兽好捉,飞禽难射,飞得又高又快的鹰就在夷人的心目中神秘起来,因其神秘而神圣,因其神圣而崇拜。给孩子起名叫“鹰”的,也渐渐多啦。
  帝喾,据说是黄帝的孙子,算得上名门高干吧,却也愣是未能免俗,也给儿子(少昊)起了个名字叫“鹰”,当然人家用的是文言文“鸷”(读“至”)。
  鸷继位后,觉得此名混同于一般同志,有损形象,就去“鸟”,加“手”,写成了“挚”(“一把手”哦)。因为少昊在历史上的形象比较光辉,后来还有了个褒义词“诚挚”。
  夷族确定用“鹰”作图腾,后来又演化为“凤”,基本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少昊主持办公会研究夷族图腾时,李四说:“研究啥啊!您是黄帝爷的嫡亲重孙,帝喾俺表大爷又是您老爹,您学名叫鸷、小名叫鹰,不用鹰用啥?现在表决,不同意的举手!”
  自然是全票通过。潍山上的那些鹰,欣欣然被绣上了夷族的锯齿形大纛(读“到”)。至于后来的变化,是在少昊心肌炎猝逝后第13天晚上,治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的事了。
  王五率先发难:“老昊以个人权威代替集体意志,严重违反游戏原则。李四当面舔抹领导也是个政治品质问题!现在我建议:把狭义的鹰,换成广义的鸟!”
  刘六反唇相讥:“不合适吧?武大郎玩的夜猫子不是鸟?还双眼皮儿呢!”
  侯七说:“关键是宏观上资源整合,微观上全面周到。我意,可用鸡头、蛇脖、燕颔、龟背、鱼尾巴,取其精华,重新组合!”
  大家均无疑义,同时达成共识:为体现男女平等,雄凤雌凰一齐上,合称为“凤凰”。

 

创建时间:2015/3/1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