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可玉和他的词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单可玉和他的词
  单可玉,字梦璞,号师亭,别号莱鸥,生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家居高密城。其学衔为由癝生而贡生。先出任睢州州同。睢州,即今之睢县,在河南省东部,春秋时为宋国地。因宋襄公葬于此,曾名襄邑县。金时以城北有睢水,更名睢州。州同为州之副长官。其由此调任卫辉府通判。卫辉府治汲县城,今称卫辉市,在今河南省北部,亦是一个古老地方。有名的汲冢书,就出土在这里。据《晋书·束晢传》载: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益》、《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75篇。皆科斗字,称为汲冢古文。但是,原简早已不传。晋武帝命荀勖撰次,以为《中经》。此为闲言。单可玉所任之通判一官,为知府佐官,与同知分掌粮盐、缉捕、水利、抚边等事,秩正六品,亦称别驾、通守。单可玉于此辞官后,卒于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
  单可玉任过官,更是一位文人。其自幼成长于世家大族,诗礼人家。其父单煃,字奎灵,号云溪,贡生学衔,历任福建省武平县,浙江省龙游县、归安县,江西省广丰县、南昌县知县和湖南省辰州府,直隶省永平府、天津府知府。
  清代的直隶省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雍正、乾隆以后,又渐将今河北省承德地区等地设置州县,划属直隶省,故辖地颇大。永平府治卢龙,位于今河北省东北隅,燕山南麓。商代的孤竹国即在此。这个墨胎氏的孤竹国,至商末,孤竹君的儿子有伯夷、叔齐者,孤竹君意以叔齐为继承人。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后兄弟俩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以为那是不道,即行劝谏。武王灭商,他们即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司马迁在《史记》里为其立传,记下了此事。
  单可玉的祖父单风毛,字羽丰,号桐轩,是一位附监生。而其曾组单赓,字梧冈,号守白,系康熙二十三年举人,曾出任江西省雩(1957年,将“雩”改为“于”)都县知县。
  史载单可玉“善吟咏,工草隶,画追云林。少以其舅父李石桐、李少鹤两先生学诗法”。其子单为鏓撰之《府君行状》云“书法董思白”。思白为董其昌之号,其书法,由于康熙帝的偏爱,竟使士子们成为风尚。所云之其“画追云林”,云林即元代倪瓒的号,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倪云林善画山水,初师董源,晚年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
  单可玉之诗,“优游和平,无坚苦僻涩之习”。著有《容安斋诗草》。令人费解的是,历史上有关他的论及与流传,均未言及其词作。然而他确有一本《莱鸥亭诗余》手稿,计有词123首。
  词,这种文体,为古代乐府的一种,按谱填写,可合乐歌唱,故也称曲子词。萌芽于南朝与隋,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因之也称宋词。词在北、南宋时为黄金时期。实则,两宋时的词,也不尽一致。朱彝尊说:“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宋以后的词,单从文学形式来说,再没有什么新的发展。虽然也出现过许多名家和优秀作品。
  就清代而言,早起的词人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太傅明珠的长子,康熙十五年应殿试中进士,选授侍卫。著有《饮水词》一书。其词以不追求格律,不雕琢,直抒胸臆,朴素自然为艺术特点。之后,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以壮语、粗犷著称,以苏、辛为学习楷模。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今江苏省宜兴人。其一生落魄,晚年被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著有《湖海楼词》。与阳羡派风格相近的,首推安丘曹贞吉,字升六,号实庵,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其诗气清力厚,一往情深。王士禛选《十子诗略》,他亦在内。其词作,流传江左,一时推为绝唱。吴绮的《名家词选》,以为压卷。著有《实庵诗略》、《珂雪词》等。
  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奉宋之姜夔、张炎为至尊,模拟他们的词,专在字句、声调上用力,故而多数作品为堆砌词藻,罗列饾饤,但艺术形式华美。因此,浙派一兴,便成为词坛主流。后期的厉鹗、项鸿祚皆为浙派主将。
  嘉庆年间,以张惠言为首的常州词派,打着反浙派的旗帜出现,高唱“意外言内”,比兴含蓄。辑《词选》一书,倡导他的理论。
  张惠言,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散馆,改翰林院编修,卒于官,年42岁。他之后的周济,字保绪,一字介臣,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清溪(今宜兴市)人,嘉庆十年进士,任官教授。后隐居金陵春水园,悉焚其旧稿,发愤撰述。晚年又复任淮安教授,不久卒。著有《词辨》,编有《宋四家词选》。其继承张氏之说,并为之推广。强调比兴寄托,把词引上了谜语化道路。其作品晦涩生硬,十分难懂。他们虽反浙派,但同样地囿于格律,陷入拟古,实与浙派的倾向无别。
  清代高密词坛,文献资料不多,研究者也寡,因之至今脉络不甚清晰。旧《高密县志·艺文志·词》,只载有单鼑、高仁霑、傅致孝、单为濂4位词人的5首词作。然而,由单可玉《莱鸥亭诗余》里得知,与单可玉同时代的词人,尚有王介樵、李云叔、李茜原、张赤城、荆璞斋、王荆山、傅致斋、单麦村、李可庵等等,俱能作能评,可谓一个不小的队伍。而且,高密诗派的领军人物李子乔在其《凝寒阁诗话》里云:“予旧时好作小词,祝同年厚臣堃爱之,曰:‘迩来工此事者,尚有仲则。’时仲则已出都,无从索观,因悔前与仲则知之未尽也。”于此可见,李子乔也曾填过词。
  单可玉的词,在其《莱鸥亭诗余》(以下简称“诗余”)里的一首《采桑子·读前人集偶志》云——
  依人篱落成何用?李代张冠,炙冷杯残,奴婢妇人不耐看。 文章机杼须自出,药屿花源,幽涧寒泉,扫却蚕丛别有山。
  由此词观之,可知其不主张主哪一家,欲兼收并蓄,取各家之长。他的词友对其词的评论,却也证明他也实践了这一主张。
  《诗余》里的一首《浣溪沙·踏青》——
  脉脉妆成倚画屏,绿杨小阁静闻莺。隔帘何处唤踏青? 草色漫侵眉黛妩,花枝休妬脸波横。□鸦十五太憨生。
  词后有王介樵评曰:“清远是秦淮海派。”
  秦淮海即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北宋扬州高邮(今属江苏省)人。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赴进士试不中,见苏轼于徐州,为赋《黄楼》,苏轼以为有屈原、宋玉之才。又将其诗介绍于王安石,王安石亦谓清似鲍照、谢灵运。苏轼勉励秦观继续应举,终于登第。后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在任国史院编修官时,当权的章惇,将他排斥为元祐党人,被削职。徽宗立,复官,任宣德郎,不久卒。因著有《淮海集》,世称为秦淮海,为有宋一代著名词人之一。《全宋词》收其词79首。秦观的词虽学苏轼,风格却与苏轼不同,其词抒情写景深挚精当。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里云:“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
  单可玉“诗余”里的《沁园春·坝上怀古》,在题下则明标“用秦淮海体”。词云:
  叶染丹枫,山横紫翠,秋气渐凉。问龙且遗迹,磷飞断碣;淮阴伯业,雁叫斜阳。地老天荒,多少恨,但云涌烟波树数行。遗老尽,有渔翁樵客,闲话沧桑。 须知热场易障,看赤松冷袖,千载留芳。甚功成身退,稔筹炯鉴,弓藏鸟尽,梦醒黄粱。踏着危机噬脐晚,到鹤唳华亭愁北邙。谩量度,正平沙无际,落日苍茫。
  在《诗余》里有《浣溪沙·湖村八咏·和李云叔》,写的是家乡城北百脉湖之湖村。全列于下:
  柳塘春燕
  水拍春堤碧似蓝,长条弄影柳毵毵。谁家春燕斗呢喃? 剥啄芹泥丝半浅,周遮香阁梦初酣。淡烟微雨养花天。
  桑苑蚕女
  鸭绿春波荡晓寒,桑田微径草芊芊。鸣鸠蹄破一林烟。 翠带弓鞋愁露湿,短衩鸦鬓惹云偏。野花香到绣裙边。
  平畴麦浪
  四月晴郊碧似油,掀风麦浪蹙平畴。无声空翠一江秋。 何处轻舠歌欸乃,空余山鸟弄钩辀。渔郎错认下金钩。
  晓岸荷香
  半亩荷花映碧涯,柳丝低飐柄差差。柴门香度晓风来。 抱月差池白玉佩,笼烟绰约紫云钗。小娃偷去绿萍开。
  寒灯渔火
  湖上茅檐有数家,岸头枫冷晚云遮。几弯渔火映蒹葭。 沽得村醪呼野叟,制成美脍是生虾。夜来小艇宿芦花。
  僧窗夜雨
  黯黯天光浸水光,闲来煮酒老僧床。潇潇晚雨豆棚香。 泊岸渔舟明远火,过桥柴担吠村尨。卧听窗竹打淋浪。
  蓼浦归樵
  樵罢蓬根雪作花,红蓼野浦暮云斜。村头老树乱栖鸦。 漫说短衣支夜冷,且须珠米度生涯。篝灯晚炊映篱笆。
  湖村暮雪
  野港寒汀落木疏,痴云酿雪压平湖。寒林几簇认栖乌。 入画渔蓑敲句懒,拨愁村酒遣儿沽。梅香开过野桥无?
  这八首《浣溪沙》之第四首后,有王介樵评云:“抱月联炼力工稳。末句脱化唐人,尤风逸有致。”
  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唐代,初在民间发生和流行,并未受到文人重视。中唐时,才以它的新鲜活力引起了文人的注意,亦学习和运用这种形式。较早的为张志和的《渔父》五首,其中广为传颂的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和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涕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此首词虽然一直有人认为并非李白所作,但是,写游子思归的迫切,十分真挚,感情悲凉,艺术手法熟练,也不失为名家之作。
  这些唐代文人词,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的词奠定了基础。以王介樵的评,可知单可玉也汲取唐人的词。
  单可玉之《浣溪沙》八首最后,又有李云叔评曰:“八首俱切湖村用意,清新幽丽,颇似龚学士风致。”
  龚学士,盖指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清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康熙二十年副贡生,曾任官御史。其工诗词,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并行于世。
  单可玉之《诗余》里,有一首《点绎唇·夜雨》——
  骤雨新荷,衔枚铁甲从空堕。客怀无那,门掩青灯坐。 往事关心,历历都成错。愁千个,冷凤萧索,频教穿窗破。
  词后有王介樵评曰:“永叔宗风,去人不远。”永叔,系指欧阳修,字永叔,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举进士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博极群书,以文章冠天下。评家评他的词“情致繁缛,颇打破了他的虚伪的道学面目”。
  《诗余》里的一首《卖花声·暮春书怀》——
  作意留春,一霎燕憨莺懒。小桥斜,粉云低暖。□窗人起,惹闲愁千转。情无言,落红庭院。 香车罗帕,记得踏青芳伴。怎禁当,风横雨僝。兰亭修禊,对屏山空展,恨声声,卖花人远。
  词后李茜原评曰:“幽情婉转,所感甚深,不只是绿肥红瘦也。”此评之意,是词不亚于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北宋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李格非之女。李格非,登进士,曾任官礼部员外郎。工词章,有文集45卷。李清照外祖王拱辰,北宋咸平(今河南省通许)人,神宗天祐八年状元。李清照嫁给诸城太学生赵明诚,夫妇静好异常,每质衣买古碑、书画、奇器,共相摩玩。赵明诚自以为词不及其妻,尝精心结构,成《醉花阴》50余阕,杂李清照作于其中。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以为有三句最佳。问之,正李清照所作。上面提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即是脍炙人口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单可玉“诗余”中之《满庭芳·和赤城原韵》——
  体压芳兰,笔偷鹦鹉,惟子雅擅才华。小词新制,节拍按红牙。旧说孤村绕水,酒醒处,数点寒鸦。知谁,嗣青山暮霭,古村半蒸霞。 翩翩年更富,胸藏绣虎,腕握灵蛇。正空濛薄雾,豹养斑花。指顾蓬瀛咫尺,伫看伊,稳乏仙槎。休闲过,窗晴几净,花影几枝斜。
  词后李茜原评曰:“自抒胸臆,不袭前人套气。”由此评,更可知单可玉词不主一家,偏重已意。
  《诗余》中之《桂枝香·哭荆璞》云:
  唾壶击缺,纵竹罄南山,难题情劫。溪路莺啼握手,柳棉飞雪。征尘孤辔残阳远,怅匆匆,苦恁生别。苍天难问,争知恹恹,便成长诀。 念总角,追欢情切。好纵横题诗,竹窗骚屑。灯灺酒阑,几度梦醒庭月。浮生草草庄周蝶,但回头,泡影虚设。为谁肠断?一抔黄土,青磷明灭。
  在词后,王介樵评云:“有苏辛之疏宕,而益以恳至。”这里所云之“苏辛”,苏指苏轼。对于苏轼,史评其“为人洒落出尘,既善文,尤善诗、善词,善书画”。其诗文词,以雄健豪放著称。辛即辛弃疾。其性豪爽,尚气节,素与朱熹友善。工于词,才气纵横,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刘熙载在《艺概》里称:“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荦,悉出于温柔敦厚。”辛弃疾且为有宋一代唯一专门词家。
  单可玉子单为鏓,亦是一位文人,其字伯平,号芙秋,拔贡生,又被举为孝廉方正。孝廉方正为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凡被举为孝廉方正者,赐六品章服,备召用。单为鏓曾先任山东省巨野县训导,又任栖霞县教谕。后军机大臣阎敬铭以“著述渊深,情性淡薄,宿儒耆德,品端学粹”保荐,诏加五品衔。其诗、书法尤为世重。著有《四书述义》、《四书乡音辨伪》、《春秋三传札记》、《读礼札记》、《韩文一得》、《丧服古今通考》、《典制考评》、《奉萱草堂文钞》、《奉萱草堂诗钞》、《单征君全集》等。其书法法颜真卿《争座位》,一时为世人称颂。
  单可玉长女单为娟,字茝楼,号纫香,为高密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女诗人之一。有《碧香阁遗稿》传世。单为娟嫁诸城王家巴山王玮庆,宇藕塘,嘉庆十九年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王玮庆好金石书画,编有《蕉叶山房书画碑帖目》,著有《藕塘诗集》等。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