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可玉和他的词
单可玉,字梦璞,号师亭,别号莱鸥,生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家居高密城。其学衔为由癝生而贡生。先出任睢州州同。睢州,即今之睢县,在河南省东部,春秋时为宋国地。因宋襄公葬于此,曾名襄邑县。金时以城北有睢水,更名睢州。州同为州之副长官。其由此调任卫辉府通判。卫辉府治汲县城,今称卫辉市,在今河南省北部,亦是一个古老地方。有名的汲冢书,就出土在这里。据《晋书·束晢传》载: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汲郡人不凖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内有《纪年》、《易经》、《易繇阴阳卦》、《卦下易经》、《公孙段》、《国语》、《名》、《师益》、《琐语》、《梁丘藏》、《缴书》、《生封》、《大历》、《穆天子传》、《图诗》及杂书《周食法》、《周书》、《论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等,共计75篇。皆科斗字,称为汲冢古文。但是,原简早已不传。晋武帝命荀勖撰次,以为《中经》。此为闲言。单可玉所任之通判一官,为知府佐官,与同知分掌粮盐、缉捕、水利、抚边等事,秩正六品,亦称别驾、通守。单可玉于此辞官后,卒于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
单可玉任过官,更是一位文人。其自幼成长于世家大族,诗礼人家。其父单煃,字奎灵,号云溪,贡生学衔,历任福建省武平县,浙江省龙游县、归安县,江西省广丰县、南昌县知县和湖南省辰州府,直隶省永平府、天津府知府。
清代的直隶省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河北省大部,河南、山东的小部地区。雍正、乾隆以后,又渐将今河北省承德地区等地设置州县,划属直隶省,故辖地颇大。永平府治卢龙,位于今河北省东北隅,燕山南麓。商代的孤竹国即在此。这个墨胎氏的孤竹国,至商末,孤竹君的儿子有伯夷、叔齐者,孤竹君意以叔齐为继承人。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后兄弟俩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武王伐纣,伯夷与叔齐以为那是不道,即行劝谏。武王灭商,他们即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司马迁在《史记》里为其立传,记下了此事。
单可玉的祖父单风毛,字羽丰,号桐轩,是一位附监生。而其曾组单赓,字梧冈,号守白,系康熙二十三年举人,曾出任江西省雩(1957年,将“雩”改为“于”)都县知县。
史载单可玉“善吟咏,工草隶,画追云林。少以其舅父李石桐、李少鹤两先生学诗法”。其子单为鏓撰之《府君行状》云“书法董思白”。思白为董其昌之号,其书法,由于康熙帝的偏爱,竟使士子们成为风尚。所云之其“画追云林”,云林即元代倪瓒的号,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倪云林善画山水,初师董源,晚年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
单可玉之诗,“优游和平,无坚苦僻涩之习”。著有《容安斋诗草》。令人费解的是,历史上有关他的论及与流传,均未言及其词作。然而他确有一本《莱鸥亭诗余》手稿,计有词123首。
词,这种文体,为古代乐府的一种,按谱填写,可合乐歌唱,故也称曲子词。萌芽于南朝与隋,形成于唐,盛行于宋,因之也称宋词。词在北、南宋时为黄金时期。实则,两宋时的词,也不尽一致。朱彝尊说:“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宋以后的词,单从文学形式来说,再没有什么新的发展。虽然也出现过许多名家和优秀作品。
就清代而言,早起的词人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太傅明珠的长子,康熙十五年应殿试中进士,选授侍卫。著有《饮水词》一书。其词以不追求格律,不雕琢,直抒胸臆,朴素自然为艺术特点。之后,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派,以壮语、粗犷著称,以苏、辛为学习楷模。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今江苏省宜兴人。其一生落魄,晚年被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著有《湖海楼词》。与阳羡派风格相近的,首推安丘曹贞吉,字升六,号实庵,康熙三年进士,官至礼部郎中。其诗气清力厚,一往情深。王士禛选《十子诗略》,他亦在内。其词作,流传江左,一时推为绝唱。吴绮的《名家词选》,以为压卷。著有《实庵诗略》、《珂雪词》等。
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奉宋之姜夔、张炎为至尊,模拟他们的词,专在字句、声调上用力,故而多数作品为堆砌词藻,罗列饾饤,但艺术形式华美。因此,浙派一兴,便成为词坛主流。后期的厉鹗、项鸿祚皆为浙派主将。
嘉庆年间,以张惠言为首的常州词派,打着反浙派的旗帜出现,高唱“意外言内”,比兴含蓄。辑《词选》一书,倡导他的理论。
张惠言,字皋文,江苏武进人,嘉庆四年进士,选为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散馆,改翰林院编修,卒于官,年42岁。他之后的周济,字保绪,一字介臣,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清溪(今宜兴市)人,嘉庆十年进士,任官教授。后隐居金陵春水园,悉焚其旧稿,发愤撰述。晚年又复任淮安教授,不久卒。著有《词辨》,编有《宋四家词选》。其继承张氏之说,并为之推广。强调比兴寄托,把词引上了谜语化道路。其作品晦涩生硬,十分难懂。他们虽反浙派,但同样地囿于格律,陷入拟古,实与浙派的倾向无别。
清代高密词坛,文献资料不多,研究者也寡,因之至今脉络不甚清晰。旧《高密县志·艺文志·词》,只载有单鼑、高仁霑、傅致孝、单为濂4位词人的5首词作。然而,由单可玉《莱鸥亭诗余》里得知,与单可玉同时代的词人,尚有王介樵、李云叔、李茜原、张赤城、荆璞斋、王荆山、傅致斋、单麦村、李可庵等等,俱能作能评,可谓一个不小的队伍。而且,高密诗派的领军人物李子乔在其《凝寒阁诗话》里云:“予旧时好作小词,祝同年厚臣堃爱之,曰:‘迩来工此事者,尚有仲则。’时仲则已出都,无从索观,因悔前与仲则知之未尽也。”于此可见,李子乔也曾填过词。
单可玉的词,在其《莱鸥亭诗余》(以下简称“诗余”)里的一首《采桑子·读前人集偶志》云——
依人篱落成何用?李代张冠,炙冷杯残,奴婢妇人不耐看。 文章机杼须自出,药屿花源,幽涧寒泉,扫却蚕丛别有山。
由此词观之,可知其不主张主哪一家,欲兼收并蓄,取各家之长。他的词友对其词的评论,却也证明他也实践了这一主张。
《诗余》里的一首《浣溪沙·踏青》——
脉脉妆成倚画屏,绿杨小阁静闻莺。隔帘何处唤踏青? 草色漫侵眉黛妩,花枝休妬脸波横。□鸦十五太憨生。
词后有王介樵评曰:“清远是秦淮海派。”
秦淮海即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北宋扬州高邮(今属江苏省)人。秦观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赴进士试不中,见苏轼于徐州,为赋《黄楼》,苏轼以为有屈原、宋玉之才。又将其诗介绍于王安石,王安石亦谓清似鲍照、谢灵运。苏轼勉励秦观继续应举,终于登第。后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在任国史院编修官时,当权的章惇,将他排斥为元祐党人,被削职。徽宗立,复官,任宣德郎,不久卒。因著有《淮海集》,世称为秦淮海,为有宋一代著名词人之一。《全宋词》收其词79首。秦观的词虽学苏轼,风格却与苏轼不同,其词抒情写景深挚精当。清代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里云:“少游词有小晏之妍,其幽趣则过之。”
单可玉“诗余”里的《沁园春·坝上怀古》,在题下则明标“用秦淮海体”。词云:
叶染丹枫,山横紫翠,秋气渐凉。问龙且遗迹,磷飞断碣;淮阴伯业,雁叫斜阳。地老天荒,多少恨,但云涌烟波树数行。遗老尽,有渔翁樵客,闲话沧桑。 须知热场易障,看赤松冷袖,千载留芳。甚功成身退,稔筹炯鉴,弓藏鸟尽,梦醒黄粱。踏着危机噬脐晚,到鹤唳华亭愁北邙。谩量度,正平沙无际,落日苍茫。
在《诗余》里有《浣溪沙·湖村八咏·和李云叔》,写的是家乡城北百脉湖之湖村。全列于下:
柳塘春燕
水拍春堤碧似蓝,长条弄影柳毵毵。谁家春燕斗呢喃? 剥啄芹泥丝半浅,周遮香阁梦初酣。淡烟微雨养花天。
桑苑蚕女
鸭绿春波荡晓寒,桑田微径草芊芊。鸣鸠蹄破一林烟。 翠带弓鞋愁露湿,短衩鸦鬓惹云偏。野花香到绣裙边。
平畴麦浪
四月晴郊碧似油,掀风麦浪蹙平畴。无声空翠一江秋。 何处轻舠歌欸乃,空余山鸟弄钩辀。渔郎错认下金钩。
晓岸荷香
半亩荷花映碧涯,柳丝低飐柄差差。柴门香度晓风来。 抱月差池白玉佩,笼烟绰约紫云钗。小娃偷去绿萍开。
寒灯渔火
湖上茅檐有数家,岸头枫冷晚云遮。几弯渔火映蒹葭。 沽得村醪呼野叟,制成美脍是生虾。夜来小艇宿芦花。
僧窗夜雨
黯黯天光浸水光,闲来煮酒老僧床。潇潇晚雨豆棚香。 泊岸渔舟明远火,过桥柴担吠村尨。卧听窗竹打淋浪。
蓼浦归樵
樵罢蓬根雪作花,红蓼野浦暮云斜。村头老树乱栖鸦。 漫说短衣支夜冷,且须珠米度生涯。篝灯晚炊映篱笆。
湖村暮雪
野港寒汀落木疏,痴云酿雪压平湖。寒林几簇认栖乌。 入画渔蓑敲句懒,拨愁村酒遣儿沽。梅香开过野桥无?
这八首《浣溪沙》之第四首后,有王介樵评云:“抱月联炼力工稳。末句脱化唐人,尤风逸有致。”
词这种文学形式,到了唐代,初在民间发生和流行,并未受到文人重视。中唐时,才以它的新鲜活力引起了文人的注意,亦学习和运用这种形式。较早的为张志和的《渔父》五首,其中广为传颂的一首“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和李白的《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涕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此首词虽然一直有人认为并非李白所作,但是,写游子思归的迫切,十分真挚,感情悲凉,艺术手法熟练,也不失为名家之作。
这些唐代文人词,为宋代主要文学形式的词奠定了基础。以王介樵的评,可知单可玉也汲取唐人的词。
单可玉之《浣溪沙》八首最后,又有李云叔评曰:“八首俱切湖村用意,清新幽丽,颇似龚学士风致。”
龚学士,盖指龚翔麟,字天石,号蘅圃,清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康熙二十年副贡生,曾任官御史。其工诗词,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岸登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并行于世。
单可玉之《诗余》里,有一首《点绎唇·夜雨》——
骤雨新荷,衔枚铁甲从空堕。客怀无那,门掩青灯坐。 往事关心,历历都成错。愁千个,冷凤萧索,频教穿窗破。
词后有王介樵评曰:“永叔宗风,去人不远。”永叔,系指欧阳修,字永叔,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举进士甲科,官至参知政事。其博极群书,以文章冠天下。评家评他的词“情致繁缛,颇打破了他的虚伪的道学面目”。
《诗余》里的一首《卖花声·暮春书怀》——
作意留春,一霎燕憨莺懒。小桥斜,粉云低暖。□窗人起,惹闲愁千转。情无言,落红庭院。 香车罗帕,记得踏青芳伴。怎禁当,风横雨僝。兰亭修禊,对屏山空展,恨声声,卖花人远。
词后李茜原评曰:“幽情婉转,所感甚深,不只是绿肥红瘦也。”此评之意,是词不亚于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北宋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李格非之女。李格非,登进士,曾任官礼部员外郎。工词章,有文集45卷。李清照外祖王拱辰,北宋咸平(今河南省通许)人,神宗天祐八年状元。李清照嫁给诸城太学生赵明诚,夫妇静好异常,每质衣买古碑、书画、奇器,共相摩玩。赵明诚自以为词不及其妻,尝精心结构,成《醉花阴》50余阕,杂李清照作于其中。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以为有三句最佳。问之,正李清照所作。上面提到李清照的《如梦令》,即是脍炙人口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单可玉“诗余”中之《满庭芳·和赤城原韵》——
体压芳兰,笔偷鹦鹉,惟子雅擅才华。小词新制,节拍按红牙。旧说孤村绕水,酒醒处,数点寒鸦。知谁,嗣青山暮霭,古村半蒸霞。 翩翩年更富,胸藏绣虎,腕握灵蛇。正空濛薄雾,豹养斑花。指顾蓬瀛咫尺,伫看伊,稳乏仙槎。休闲过,窗晴几净,花影几枝斜。
词后李茜原评曰:“自抒胸臆,不袭前人套气。”由此评,更可知单可玉词不主一家,偏重已意。
《诗余》中之《桂枝香·哭荆璞》云:
唾壶击缺,纵竹罄南山,难题情劫。溪路莺啼握手,柳棉飞雪。征尘孤辔残阳远,怅匆匆,苦恁生别。苍天难问,争知恹恹,便成长诀。 念总角,追欢情切。好纵横题诗,竹窗骚屑。灯灺酒阑,几度梦醒庭月。浮生草草庄周蝶,但回头,泡影虚设。为谁肠断?一抔黄土,青磷明灭。
在词后,王介樵评云:“有苏辛之疏宕,而益以恳至。”这里所云之“苏辛”,苏指苏轼。对于苏轼,史评其“为人洒落出尘,既善文,尤善诗、善词,善书画”。其诗文词,以雄健豪放著称。辛即辛弃疾。其性豪爽,尚气节,素与朱熹友善。工于词,才气纵横,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刘熙载在《艺概》里称:“苏辛皆至情至性人,故其词潇洒卓荦,悉出于温柔敦厚。”辛弃疾且为有宋一代唯一专门词家。
单可玉子单为鏓,亦是一位文人,其字伯平,号芙秋,拔贡生,又被举为孝廉方正。孝廉方正为清代特诏举行的制科之一。凡被举为孝廉方正者,赐六品章服,备召用。单为鏓曾先任山东省巨野县训导,又任栖霞县教谕。后军机大臣阎敬铭以“著述渊深,情性淡薄,宿儒耆德,品端学粹”保荐,诏加五品衔。其诗、书法尤为世重。著有《四书述义》、《四书乡音辨伪》、《春秋三传札记》、《读礼札记》、《韩文一得》、《丧服古今通考》、《典制考评》、《奉萱草堂文钞》、《奉萱草堂诗钞》、《单征君全集》等。其书法法颜真卿《争座位》,一时为世人称颂。
单可玉长女单为娟,字茝楼,号纫香,为高密历史上少有的几位女诗人之一。有《碧香阁遗稿》传世。单为娟嫁诸城王家巴山王玮庆,宇藕塘,嘉庆十九年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王玮庆好金石书画,编有《蕉叶山房书画碑帖目》,著有《藕塘诗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