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笔墨韵潍州(秦坤)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丹青笔墨韵潍州
  ---记刘宝山和他的龙纹双钩书法
  秦坤
  或笔走龙蛇,或狂飙劲舞,或俊美飘逸,或气朗乾清,若山川,若深谷,若大海,若烈焰,从倩女羞玉,至大家闺颜,刘宝山的字里行间,能让你能品到的太多太多,言语无法赘述。
  藏书多、墨香浓的虚石书轩,便是刘宝山创作之所在。57岁的他便是在这绿萝掩映、艺术味道浓郁的地方,创作出了被誉为“东方一绝”的龙纹双钩书法艺术。其双钩书法作品《恭喜发财》、《招财进宝》已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成为“中国双钩书法专利权”第一人和“中国龙纹双钩书法艺术创始人。”其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颂》呈送中央办公厅,表达了炎黄子孙的爱国热情;并赠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珍藏。刘宝山现为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荣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生态文明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奇珍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中国水墨书画院潍坊金河分院名誉院长。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及大型庆典策划表演,其传统书法与双钩书法艺术作品亦分别入编《中国书法人物辞典》、《中国十二生肖文化与艺术家大典》、《中韩国际书画交流展览集》、《大韩民国碑林艺术展览专辑》等多部典籍,《黄埔军校同学会杂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统一论坛》专题刊载,并为诸多艺术机构及国内外友人所收藏。
  刘宝山称,自记事起,曾祖父对传统文化爱好的影响,五六岁就对书画产生了兴趣。当时刘宝山家中并不富裕,他看人家写字非常馋得慌,父亲便给买了石板和石条,用来练习写字。后来看他写字特别认真,便给他买了毛笔、砚台和字帖。他照着字帖一点点地模仿学习,从那时开始,他就迷上了书法写字。出去看到人家门上的对联,他也用心记下来,然后回家一边琢磨一边模仿着写。
  刘宝山从小就表现出了写字绘画的天赋。上小学时,他的写字功底在学校屈指可数,书法绘画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小学时,学校的黑板报、大报题、报头和内容都是他来策划。当时他个子矮,而黑板又比较高,只好将桌子和椅子摞起来再踩上去写,叫做爬黑板。那时刘宝山单独坐一张桌,桌上摞满同学的作业,担当老师助理的角色。他写字认真工整,经常帮同学写书皮,给学校写证书和奖状,连老师备课的讲义都是刘宝山代为刻制蜡板印刷的。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他和同学们耐不住天气炎热,纷纷到白浪河洗澡。同学们都去水中嬉戏,而刘宝山自己在河边借为同学看护书包的机会画起了画、写起了字,早已忘记了天气的炎热。刘宝山回忆,“看到白浪河的景色非常好,便用树枝在河边的沙地上勾勒起来,再掺入自己的思想,画出一幅独特的风景画。”就这样,同学们在河里游得酣畅淋漓,他在岸上画得如痴如醉。当别人从水里游上岸后,看到沙地上配有唐诗的画面惊呆了。
  刘宝山因为字写得好,得到过不少“实惠。”小学三年级,伯母卖冰柜,须到冷饮厂里排队找人给冰棍箱子上写“卖冰棍”的“广告”字,由于排队人多,从早到晚也没排上号,最后不得不回家。这时刘宝山看见了,就说自己可以帮忙写。用毛笔蘸大红调合漆在木箱上写字并不容易,伯母对他的话半信半疑,如果写不好的话,会带来很多麻烦。刘宝山大胆在冰棍箱上写了,大家都反映比冷饮厂里的人写得还好,伯母不用再去排队了。
  这件事传开后,伯母的朋友也找他帮忙写字,并受到了冷饮厂的认同。写几个字,便给伯母和朋友们解决了许多的麻烦。所以在那时,刘宝山经常能吃到老人卖完回家所剩的半融化免费冰棍,小朋友们也非常羡慕。
  1974年,初中毕业的刘宝山下乡来到了原昌潍地区胶南县宝山公社前沟大队。进村第二天,他来到大队部门前发现大队门口的墙面上虽然有黑板,却已多日未更新宣传内容。为此,他向村里的会计要来粉笔头、黑板涂料,在上面写上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几个大字和农业生产的盛况,顿时吸引了村里的老乡。村支书竖起大拇指称赞,说村里来了一位“秀才”。
  下乡的过程中,刘宝山利用工余时间练习书画,结合农村劳动,在田间地头,发挥着他的美术书法特长。连农村冬天整修大寨田也给予刘宝山创作的机会。坝上整平的地面被刘宝山用鹅卵石有序地拍成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科学种田”、“农业学大寨”等字样。
  回城后,刘宝山进入潍坊市工人文化宫“7.21职工业余大学”书画班学习,内容涉及素描、色彩、山水、花卉、人物画和书法、设计等,期间他的书画技艺得到了全面提高。空余时间里,他就研习老师将的内容,用心琢磨。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加上后来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进修,刘宝山的书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并在书法学习的不断实践中创作出了独特的双钩空心字特色书法。
  1986年,刘宝山在一家企业负责宣传工作,期间有一个活动在“山东省商业中心”需要有人写大字条幅,而且每个字起码要接近四平方米,由于没有这么大的毛笔,用普通的实体书法写起来十分困难。第二天就要开幕张挂,怎么办?刘宝山主动承揽了这项工作,他运用自己创作的双钩书法形式连夜赶制写了11个大字“山东商办工业产品展览”贴制了条幅上,悬挂在了大厦上。获得了省市领导和专家的称赞。刘宝山的双钩书法随之出了名。多年来,他潜心钻研、打出了独树一帜的“龙纹双钩” 。一笔双钩多字一体组合“招财进宝”和“恭喜发财”。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
  双钩书法是指一笔单线直接写出某种字体的空心字,此法源于唐代。当时,由于没有印刷技术,人们为了能使名家书法作品得以流传,就按作品的鸳鸯勾勒出空心字,再添上黑墨,以得到近似真迹的作品。 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称:“双钩之法,须得墨晕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内,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体”。宋代大诗人陆放翁曾有“妙墨双钩帖”之佳句称颂“双钩”之神韵。
  而刘宝山则基于中国传统书法之深厚润泽,把意念与书法结合在一起,利用双钩书法的艺术形式,分别展现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书法外形。刘宝山介绍道,双钩体书法主要借助中国书画的大写意笔法,线条笔画间浓淡干湿、抑扬顿挫,共同表现出独到的艺术特色和书法特点。
  是书似画的美,代表着刘宝山龙纹双钩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生活中,他捕捉原生态元素,充分彰显国学的力量。无论汉字还是诗词歌赋,到了刘宝山的笔端皆能顺势书写,龙飞凤舞一般。双钩无需事先打底稿,一气呵成。“龙纹双钩”和别的双钩不同,主要借助中国书画的大写意笔法,把书法与设计结合,采用毛笔飞白技法,融入“五行”之“金木水火土”,使之生态化、立体化。淋漓尽致的展现其自身的艺术天赋。
  在看似简单的平面字型中,揉合进了复杂的迷宫般的穿插、揖让、兼用和仿形等。其龙纹双钩书法,疏能跑马,密不透风,功透纸背,妙到无穷,字里行间,左顾右盼,为汉字书写艺术增加了无尽的表达张力。龙纹双钩书法的美,大体可以概括为阴柔之美、简逸之美和新奇之美。
  真正能够称得上书法,必须具备美学意义的内涵。龙纹双钩书法的美,大体可以概括为阴柔之美、简逸之美和新奇之美。阴柔之美表现为龙纹双钩书法效法《易经》坤道,以阴显阳,“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通变不测。字划钩连畅达,开张舒展。灵动飘逸,似晴空布云,天女散花,“意外之妙,言所不能尽”;简逸之美表现为龙纹双钩书法“计白当黑”,仅凭字迹布白表达汉字深刻的内涵韵味,近观有如剪纸刀法,远视则氤氲弥漫,高人雅士似乎隐现其间。他的颖锋或急或缓或曲或直,一笔而下,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细微的笔迹变化使一幅作品“疏影横斜”,仿佛进入了野逸空濛的世外桃园;新奇之美表现为,这种书法不仅完全不同于传统书法,也不同于空心双钩法和其它任何一种现有汉字的表达。奇特的字型,怪异的写法,巧妙的组合,悠远的韵味,令人啧啧称奇,慨叹不断。
  他创作的《56条龙》,是刘宝山龙年56岁之际创作的,长达40米,气势磅礴,可谓巨作。56个“龙”字,展示了如梦如幻、飘逸灵动的龙纹双钩空心书法风格,形态各异。56个龙字富含“金”“石”(土)之气,又有似根雕艺术的感觉,加之“火”炬与“水”纹线条的穿插,整体集灵动、原生态元素于一体,展现出龙纹双钩书法的灵魂和内涵。其中主题龙字的创作,刘宝山赋词题曰:“东方巨龙,炎黄之宗,潜游四海,顿作长虹。适逢壬辰,更露彩荣。五十六个民族齐心协力,各显神通。挟风雷以起步,携十亿登大同,和谐共弘”。刘宝山说,这56个龙字是他用自创的龙纹双钩书法写就的,寓意中华56个民族团结向上,象征巨龙腾飞。
  2012年11月29日,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定义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刘宝山抓住机遇,巧妙构思,创作出了龙纹双钩书法的又一力作——《中国梦》。“中”看起来像华表,“国”像中国地图,而“梦”则采用了天安门的形状呈现“龙腾祥云”的意境,令人拍案称奇。得到了“是书似画”的诠释。此创作已经有关版权机构认证,并参加了全国、省、市、区等大型庆典、展览等活动中予以展示。《唱响潍城—共筑中国梦》仪式上,现场予以创作。
  除书法外,刘宝山还能即兴创作诗歌。“中华溯源五千年,国韵雄风史空前。画苑墨舞开新纪,都市丽景展飞鸢。”以双钩体写成的这首28字藏头诗让人感受到刘宝山飘逸灵动、如梦如幻的笔法。正所谓千里梨花飞白玉,万池素墨驭丹心。刘宝山虽已近花甲,他笔端的灵动,墨花飞舞的节奏,却依旧迸射去青春的旋律。刘宝山写下这首“中国画都”的藏头诗,寓意中国画节和文展会等在潍坊举办的活动越办越好。无论何种内容,到了刘宝山的手上,稍作揣摩,信手既出。藏头诗词、对联,不在话下。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龙纹双钩书法让刘宝山在圈内名气大振,但他却并不因此自居,心态坦然平静若水,挥毫写字赠友贺书,自由徜徉在双钩书法创作的艺术天地里。他说:“写字这东西,要看缘分。每逢看到自己的作品悬挂于缘友之室,心里的喜悦自在不言。如果说烧香拜佛是积阴德的话,那我这就是修阳善了。”他笑着说。
  “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德艺双馨的刘宝山先生如今羽翼已就,必将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