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锄奸展巾帼风采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姑嫂锄奸展巾帼风采
  来源《齐鲁晚报》|作者:丛书莹
  70多年前,在山东党的历史上有过一次惊心动魄的锄奸行动:有一对患难夫妻,都是中共地下党员,当有一天妻子发现丈夫叛变了时,毅然与嫂子一起,配合党中央派来的特工,将丈夫处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姑嫂锄奸。她们就是小姑傅玉真,嫂子李淑秀。
  姑嫂联手大义灭亲
  因为当时锄奸的地点在青岛,而且故事的主人公已经离开人世,而且其亲属大都不在潍坊居住,采访陷入困境,想到故事的主人公都是高密人,记者联系了高密市档案局相关工作人员。高密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掌握当时的一些历史资料,这使得采访出现转机。
  在之前,记者对姑嫂锄奸的故事已有所耳闻,但是一些细节,到了高密市档案局才知晓。历史需要被人类知晓,高密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本着这个原则,给记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节。
  “说到姑嫂锄奸,就不得不说傅氏家族,兄妹五人先后走上革命道路,长子傅书堂还一度担任过共产党山东省委代理省委书记。傅书堂的大妹傅桂兰、二妹傅玉真、妻子李淑秀在1929年8月16日处决叛徒王复元(原任山东省委组织部长)的行动中,做出了重大贡献。”高密市档案馆副馆长李淑芳首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傅玉真原是高密的一个女工,她精明能干,爽朗活泼,在哥哥傅书堂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高密县的第一个女共产党员。傅玉真到青岛后,到鸡子公司当了一名工人,嫂子在家照看刚出生才几个月的孩子。这时从高密火车站来了一个擦车工,名叫丁惟尊。他原是高密火车站的擦车工,地下党员,在大革命时期表现较为积极,山东形势恶化后,高密的党员不断被捕,他便跑到青岛当了一名排字工人。
  傅玉真在家乡高密活动时,就和丁惟尊熟悉。那时傅玉真的家是党支部驻地和党的交通站,傅玉真经常帮着哥哥傅书堂印刷宣传材料,给在家中开会的党员站岗放哨,为党组织送信找人。丁惟尊是傅家的常客,彼此非常熟悉。此时又在青岛会面,颇觉亲近,两人渐渐产生了爱情。玉真想,两人在大革命的风暴中都经过了一定的锻炼,都是年轻的共产党员,如果永远在一起为党工作,该是多么理想的生活啊!傅玉真怀着美好的愿望,不久便与丁惟尊结了婚。婚后,夫妻二人搬到了云南路汇兴西里一名党的同情者家里租住,嫂子李淑秀和他们住在一起。
  说到姑嫂锄奸,最重要的是傅玉真大义灭亲。傅玉真与丁惟尊结婚后,和大嫂李淑秀住在一起。在王复元的威逼利诱之下,与傅玉真结婚不久的丁惟尊叛变了,向王复元提供了多处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致使多名党员被捕。
  残酷的斗争培养了傅玉真高度的警惕性。丁惟尊的种种异常行踪,很快引起了傅玉真的高度警觉。自从发现丈夫变节后,傅玉真又气又恨。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从14 岁就参加革命,而丈夫竟然轻易叛变了革命,成为可耻的叛徒。但是,“一夜夫妻百日恩”想到两人婚后感情一直和谐,她又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中,多次偷偷落泪。
  傅玉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她想到了因叛徒告密遭残杀的昔日同志、战友,想到自己的入党介绍人田泗出生于高密一个富有的地主家庭,却毅然与家庭决裂,走上了革命道路,就是这样一名坚定的革命者,却因为叛徒的罪恶告密牺牲了,想到革命利益……傅玉真再也坐不住了,毅然坚定了大义灭亲的决心。玉真把自己的想法跟嫂子说了,李淑秀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没有多说什么。姑嫂两人眼含热泪,双手紧握在了一起。傅玉真回到青岛和嫂子商量后,便悄悄地向市委负责人作了汇报。
  1929年3月,中央派特科“红队”(红色恐怖队的简称,即专门采取行动惩办叛徒的机构)队员张英从上海急赴山东,协助铲除叛徒丁惟尊。张英根据青岛市委的决定来到云南路与傅家姑嫂见面,共同制定了处决丁惟尊的计划。
  关于傅玉真丈夫丁惟尊的死,历史资料上这样写道,一天丁惟尊已经睡下,张英叩门而入,笑道:“快起来,中央来人了,在前海栈桥等你,有重要工作和你谈。”丁惟尊心里有鬼,借口已经睡下不愿去。傅玉真一边帮腔道:“既然上面来人准有要事,你还是去一趟吧,天怪热的,反正也睡不着,谈完了快回来。”丁见妻子神情平和,又想到中央来人,可能有重要机密,可以刺探向主子献媚,领功加赏。遂穿好衣服跟张英而去。走到滋阳路口,丁惟尊忽然发现张英神色严峻,猛然扭头往回跑。张英却冷笑举枪,这个可耻的败类就地倒毙。
  皮鞋店内击毙王复元
  丁惟尊死后,傅玉真、李淑秀抓紧准备下一步的应对,王复元要傅玉真到国民党市党部工作,“替夫报仇”。玉真应付道:“像我这样一个年轻寡妇,丁家不能准去。”后王复元又要李淑秀到济南去住,由他养活。并说:“快叫大杠子回来吧,把你们扔在家里活受罪。苏联也是牢笼政策,在那里也是受罪。”王复元走后,玉真、淑秀将王复元的言行向青岛市委及时报告了。
  王复元虽已成惊弓之鸟,但张英和王科仁始终未见过其面,只是见过王复元的照片,那是青岛市委委员徐子兴借职业之便在分检信件时获取的。为了核准,必须目睹其人。8月12日,张英又来到玉真家,说:“组织决定立即处决王复元,但我还未见他真人。”玉真向张英说明了王复元这几天来她家的规律。第二天上午,王复元果然又来到玉真家。李淑秀先和他搭上腔,玉真拿起壶去茶馆提水,见青岛市委安排的人员牟洪礼已在那里等候。相遇后玉真说了声“来了”,提上水就回家了。一会儿,淑秀和玉真出门送“客”,牟洪礼摇着草帽跟在后面,张英就近早已看清,只是机会条件均不得当而没出手。
  丁惟尊的毙命早已使王复元心惊肉跳,他深知党组织对叛徒的态度是坚决的,因而,次日凌晨便急火火地逃回济南。他与胞兄商量,决定再也不回青岛。但这个贪利忘义而又爱耍小聪明的家伙,忽然想起在青岛定做的西服和皮鞋尚未取回,灵机一动,便决定秘密潜回青岛,神不知鬼不觉地取回西服、皮鞋立即返回济南。他的决定秘不透风,连青岛同党也不让知道。
  尽管王复元行踪诡秘,但他的怪癖早已为我打入敌人内部的徐子兴所掌握,他回济南的车次、时间以及在青岛定做西服、皮鞋的事,徐子兴尽知。徐子兴断定王复元还会回青岛,只是时间难定。徐子兴将自己的判断通报了青岛市委,市委遂做部署,昼夜监视火车站,组成秘密信息传递线,并请张英和王科仁在店铺守株待兔。
  8月16日上午,王复元回到青岛。他已变得有点神经质,身佩双枪还是处处留神小心,右手始终插在裤袋里紧握手枪。出门即坐上黄包车,大热天还得放下车帘,生怕被人发现。下午,他先去四方路“日需实业所”取回西服,接着又去山东路110号新盛泰皮鞋店取皮鞋。下车后贼眼环顾,见无异常才进了鞋店。店老板是他的熟人,不知他心中有鬼,故一面分咐店伙计包装皮鞋,一面沏茶敬烟,劝他休息会儿再走。他却无心喝茶,两眼直盯着店门口。忽然王科仁走进店来,直奔货柜与店员侃着鞋价。王复元不由一惊,觉得来人有点面熟,遂握紧了裤袋中的手枪,见来人若无其事,才起身告辞。他左手拎着包装好的皮鞋,右手抽出正要推门时,王科仁举枪向他背部射击,王逆应声倒地。王科仁又向他头部连击两枪,结束了这个恶贯满盈的叛徒的一生。
  傅桂兰为锄奸丧命
  “其实姑嫂锄奸并不只是傅玉真和李淑秀两个人的事情,在小姑傅玉真和嫂子李淑秀姑嫂联手大义灭亲,大姑傅桂兰也为锄奸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记者在与高密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交流中也知道了关于傅桂兰的事情。
  张英到达青岛开展锄奸计划,青岛市委负责人考虑到,为了利于张英开展工作,便于隐蔽,想给张英找一个“媳妇”。但在当时,这样的人选并不好找。市委负责人就去找傅书堂的妻子李淑秀商议。此时,李淑秀带着年幼的儿子与新婚不久的二妹傅玉真、丁维尊夫妇租住在云南路的一个院子里。李淑秀和傅玉真仍然秘密地为党组织做掩护和联络工作。恰好这时,傅书堂的大妹傅桂兰来看望嫂子和妹妹,市委负责人觉得,让傅桂兰扮做张英的妻子挺合适。李淑秀、傅玉真也劝她跟张英一起去济南。
  傅桂兰这年21岁,还不是党员,平时受哥哥嫂子的影响,对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打天下,推翻旧世界是非常拥护的,也为党组织做了许多联络工作。听了大家的话,虽也羞怯,但想到是去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就答应了。市委负责人给她起了个化名叫单娟,叮嘱她在行动之中,一切听张英的安排。
  傅桂兰解开大辫子,梳成发髻,挎个小包袱,扮做媳妇,和张英从青岛火车站乘上了去济南的火车。张英、傅桂兰到济南后,先住在了经一路的一家客栈。张英去秘设在八卦楼的省委机关联系。当时工作人员不在,张英就写了个条子留下,写上了自己来济南经商,住在何处。但第二天,此处的省委机关被王复元带去的人包围,抓捕了工作人员,发现了张英留下的字条。敌人如获至宝,立即去经一路客栈抓捕张英。此时,张英外出找地下组织接头去了,敌人就抓住了傅桂兰,逼问她叫什么名字,来济南干什么。傅桂兰只说自己叫单娟,是个农村妇女,跟丈夫来做买卖的,别的什么也不知道。傅桂兰想出去寻找张英报信,已不可能。敌人又守候了一阵子,张英回来时,没有防备,被逮捕了。
  敌人把张英、傅桂兰押到一个警察所内,让他们交代是什么人,来干什么,谁派他们来的,二人只说是来做买卖的。敌人对张英二人大肆用刑,把二人分别关了起来。
  傅桂兰始终咬定名叫单娟,张英是其“新婚丈夫”她被囚禁数年后又被警察局长役使在家,最终抑郁而死。这个纯朴的年轻姑娘,为了保全一个素昧平生的人,献出了青春和生命。
  傅氏一家为了革命做出了很大的奉献,为后代留下了一批宝贵的精神财富,傅氏姑嫂三人的不惧困难、勇敢锄敌,展现了中国人的巾帼风采。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