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区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寒亭区志


  潍坊市寒亭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徐艺园 孙乐堂 主编 谭家正 于兆岁
黄曙光 副主编
  济南齐鲁书社 1992年 3200册 1103千字 838页 彩图 14码 55.00元
  ISBN7-5333-0300-8

  寒亭区修志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现存有万历、康熙、乾隆、光绪四部志书;民国
时期两部志书;新中国成立后一部志书。新编《寒亭区志》自1982年始修,搜集各种
资料2000多万字,1992年出版。本志记述时限上限为1840年,下限原则止于1988年,
少数跨越下限的事物,为见其始末,作适当延伸。全志除卷首概述、大事记和卷尾附
录、编后记外,设: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工业、盐业、
交通·邮电、商业、粮油、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城乡建设、党派群团、政权·政
协、司法、民政、侨务·外事、人事·劳动、军事、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杨家埠
木版年画·风筝、卫生·体育、风俗·宗教、方言、人物共30编。
  寒亭区地处山东中部偏东,北濒渤海莱州湾,为潍坊市的市辖区。寒亭,古为寒
国。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历经沧桑,至秦属齐郡,汉称平寿,隋、唐、
宋属潍州。明洪武十年(1377)降州为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3年潍县撤销,
其大部辖域组成寒亭区。 至1988年,境域面积810平方千米,耕地3.85万公顷,人口
34万,主要为汉族居民。
  1988年,全区有区属企业48家,乡镇企业79家,村办及个体工业项目3686个,产
值3.9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0.1%。境内东南部为缓岗埠岭,面积63平方千米,是
粮食、烟草、花生、林果的重要产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膨润土、沸石等矿藏,尚待
综合开发。 中西部为平原,面积321平方千米,土质肥沃,交通方便,是粮棉生产基
地。 北部紧临渤海莱州湾,面积426平方千米,自然资源丰富,滩涂面积广阔,地下
卤水开采储量近9亿立方米, 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5000万立方米。经过开
发,防潮大堤、海港、通港公路均已投入使用。一个具有海洋捕捞、对虾养殖、原盐
生产、冷冻储藏、畜牧放养、饲料加工、海陆运输的大规模立体型开发结构已见雏形。
区内人均土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内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于省人均量。
  寒亭自春秋至明代,沿海盐民煮海水为盐,至清代中叶,全为晒制。1988年,全
区有盐田4812公顷, 年产原盐15.2万吨。原盐质量一级品率达到100%。特级品率达
到50%,产品由原盐发展到洗粉盐、加碘盐等三个品种。盐税占全区总税额的23.9%。
  “潍风牌水煮鬃”在国际上被誉为“王牌”产品,木版年画、风筝、布玩具、草
编制品蜚声海内外,还有近10种产品分获省优、部优。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和风筝,是
中国民间艺术的的两支奇葩,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特有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杨家
埠的木版年画,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并称中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坊
是“世界风筝都”,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主要产地。这对姊妹艺术成为促进国际间文
化体育交流及吸引国外客商游人、发展潍坊及寒亭区外向型经济的纽带。1986年,西
杨家埠村被定为“潍坊市千里民俗旅游线”旅游点。
  1924年,在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共产党员庄龙甲,回乡传播马列主义,1925年在
庄家村建立第一个党支部。1926年,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在茂子庄成立,领导人
民进行了“农运”“工运”“学运”斗争。此间,王尽美、邓恩铭、刘谦初、任国祯、
关向英曾来潍指导工作。1926年,境内中共党员发展到百余人,党支部10个。中共潍
县县委领导劳苦大众与反动派展开殊死斗争,先后组织了捣毁大柳树税局、组织数百
名绑鬃女工罢工,领导数千名农民参加的“吃坡”斗争,震动了鲁东。1931年中共潍
县县委组织领导了“桥西暴动”“固堤暴动”和震惊胶济全线的坊子煤矿工人大罢工。
1938年,领导蔡家柱子武装起义成功,千余名农民群众组成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
支队, 挺进胶东,开赴抗日战场。1941年开辟了抗日根据地。1948年4月,组织境内
数十万群众全力支援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发起的潍县战役,全歼国民党军队4.5万人,
潍县全境解放。
  寒亭境内,古来人才济济。东汉“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著有《中论》;训诂
学家刘熙,其《释名》被誉为汉语语言之经典;五代时期官至中书侍郎的韩熙载、宋
代官居兵部侍郎的綦宗礼,均以著述彪炳国史之苑;明代曾任刑部尚书的刘应节,清
代先后任过户、兵、礼、工、吏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陈官俊,或以武略或以文治,闻
名海内;著有《周易解》、《中庸解》、《大学解》的韩周,其《养蚕成语》是国内
最早的养蚕专著;金石学家陈介祺,开创国内仿古青铜器和铜印商品化的先河;清末
潍城南关新巷子,先后出了曹鸿勋、王寿彭两名状元。仅清代,名标汗青的志士名流
即达百余人。此外,外邑留足于境内的名人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六载北
海相;唐代大书法家李邕,开元年间在此当过多年太守;宋代文学家苏轼,数次游览
境胜,写下多首诗词;明代历史学家顾炎武,考察寒国遗址流连忘返;清代“扬州八
怪”之一郑板桥,连任七年潍县县令。
  新编《寒亭区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三等奖。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