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潍县城新式朝阳桥 质量经考验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老潍县城新式朝阳桥 质量经考验
  作者:丁永恩
  潍县当地工程公司成为大桥总承建商
  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潍县经济已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但城区两条最繁华的大街中山大街和东关大街(现两条街合为东风街),在白浪河上的衔接处,却是一座季节性木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当时恰遇一场洪水,冲毁了南北坝崖数十家商铺和沙滩市场上的大多数房屋,朝阳门外一片狼藉。1930年(?原文如此。),省政府发还了潍县以保安费名义垫借给驻军五十九旅的军费四万一千三百二十八元九角。有了这笔资金,促使县长厉文礼下决心从根本改善城中心区的基础设施。
  厉文礼谋划了相互关联的五大工程:一是拆除朝阳门瓮城;二是兴建高水位新式的朝阳门至庆成门之间大桥;三是垫高扩宽南坝崖街路面,在南头建大街门;四是兴建向县城内供水的自来水系统;五是拆除朝阳门上古城楼,兴建新式大钟楼。
  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县政府成立工程招标委员会,向社会发布招标公告。陆续收到德国、日本等国及国内几家工程公司的标书,本地参加投标的只有潘云亮工程师经营的“潍县工业工程局”。
  民国二十二年(1933)八月,县招标委员会在胡家牌坊街的“大礼堂”举行招标大会。“潍县工业工程局”以最受欢迎的创意和最低报价中标,成为这一工程的总承建商。
  特大洪水验证了大桥建造的异常坚固
  大桥设计为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桥桥面和西涵洞桥面标高与朝阳门下的路面平;东涵洞桥面西高东低斜坡底标高与庆城(成)门下的路面平;主桥为五墩四跨平梁;西头涵洞下是南北坝崖街衔接处;东头涵洞下是南北沙滩二街衔接处;西头桥上桥下道路互通。
  该桥长102米,宽6.6米;桥侧有护栏、灯柱。大桥工程于当年九月正式开工。所用钢材全部国外进口,所用水泥是国产质量最好的唐山启新水泥厂生产的桶装“马牌”水泥。所用大型施工机械由潘云亮工程师从青岛的一家德商港口工程公司借来。施工中潘工亲自指挥监督,亲自解决大小技术问题。经常与施工人员一起吃住在工地。从进度到质量,所有环节都严格按设计和标准操作,使工程质量得到确切保证。
  在大桥桥面即将铺筑完成,工程进入收尾阶段时,连续大范围暴雨使一场特大洪水汹涌而来,波浪几近桥面。
  潘云亮身披雨衣凛然走到桥上,查看在暴风雨和狂涛骇浪冲击下的桥面状况。他自信大桥的工程质量,但他也抱定与大桥共存亡的决心。当看到脚下洪水慢慢退去时,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潘云亮的壮举,很快传遍全城,人们更加信任他手下工程的质量。
  潍县第一座具有现代概念的城市桥梁
  大桥施工近一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八月十日竣工,取名“朝阳桥”。县政府举行了“潍县新建朝阳桥落成典礼”大会,会后,与会者和城乡居民相继走上大桥。潘云亮和工友们一起挤在人群中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
  当看到西桥头车马人流在桥上桥下便捷互通;看到造型大方的望柱与闪光的钢管护栏;看到满身“洋气”的桥灯柱,入夜桥灯大亮,照得满桥生辉。人们体验着这座大桥的新奇。因其高大,又被称为“天桥”。这是潍县第一座具有现代概念的城市桥梁,也是开放为商埠以来第一个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性交通建筑。
  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潍县历史上的第一条公交线路,火车站至朝阳门线试运行。公交车在大桥西涵洞从北旁弯道驶上朝阳门外广场发车点,验证了大桥西头的简易立交,也方便公交车上下互换。
  在解放战争中,这座桥成了国民党守军坚守县城与东关之间唯一通道。在桥两侧建起有射击孔的防弹墙,使大桥成为一座长型堡垒。在县城被攻破后,国民党守军最高指挥官陈金城率其残部就是经过这座桥退入东关的。这座桥是南北沙滩的分界。
  1948年解放后,改名为“若飞桥”,1965年又改名为“东风桥”。1973年将此桥拆除,在原址新建双曲拱大桥,仍名“东风桥”。此后,因亚星化工集团出钱加宽,更名为“亚星桥”。
  相关链接
  潘云亮
  潘云亮(1894-1985),名长孝,字云亮,潍县南胡住村人。参加过坊子火车站水塔、四方火车站3号支线过街铁路桥、大港站调度房的设计和施工。民国十二年(1923)升任桥梁工程处工程师。民国十七年(1928)日本人侵占胶济铁路后,他辞职回潍,在保安街租房开办了“云亮建筑工程行”。在投标朝阳桥工程时改为“潍县工业工程局”。
  潘云亮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有德国、法国和上海、青岛等地一些公共建筑与工商业建筑的资料、图纸、照片。法国巴黎塞纳河上“莫斯那大桥”照片所显示的该大桥与沿河市场街立体交叉结构,启发了他在“朝阳桥”西头的设计灵感,创新的简易立交,是现代交通理念在潍县的首次成功实践。在朝阳门上钟楼设计中,以简洁清秀的角柱线条,塔式梯级的挺拔形态,与朴素淡雅的水刷墙面镶嵌着直径2米的圆形指针式四面钟,加上四面三角形顶端立有3米高闪亮的钢管旗杆,给人以直插云天之感。与作为基座的原城墙城门在造型色彩上相匹配,象征“朝阳升腾”,和宏伟壮观的大桥相得益彰。他的好朋友滕虎忱曾指着钟楼问他:“这是什么样式的?”潘工笑答:“潍县式”。因为这是东西方现代塔式建筑外观的象征性融合。叫“潍县式”,表示潍县在吸收、包容、创新方面蒸蒸日上。坝崖大街南大门,则是欧洲双联柱式大门上加中国“新生活运动”标识的产物。
  1948年潍县解放。潍坊特别市建立后,市政府成立“潍坊特别市建设委员会”,姚仲明市长任主任,潘云亮被推选为副主任,为解放初期城市恢复重建和一系列城市基础工程建设,出谋献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