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知侠与高密任家庄的深情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刘知侠与高密任家庄的深情
  作者:丛书莹 李承义
  提及电影《铁道游击队》,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而对于其作者刘知侠或许大家知之甚少,翻阅历史,在上世纪60年代任省文联主席时,刘知侠曾下乡到高密搞社教。期间,刘知侠与高密任家庄的群众结下了感人至深的不了情,至今在当地依然流传着有关他的佳话。如今刘知侠走了,但任家庄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他,仍在怀念他,他永远活在任家庄父老乡亲的心中。直到现在,只要你来到任家庄,许多乡亲就会告诉你一些有关刘知侠的故事……
  《铁道游击队》作者刘知侠。
  小村庄来了大作家
  19日,记者一行来到地处高密市东南角,胶河东岸,紧邻胶济铁路的任家庄村。刚一进入村头,一块黑底红字的村碑便映入眼帘,“任家庄”三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沿着平坦的水泥硬化路,缓缓进村,房屋整齐划一,绿树成荫。伴随着阵阵微风的吹来,混杂着特有的乡村泥土气息沁入心脾,让人精神显得格外振奋清爽。
  在高密市档案局工作人员的引领介绍下,眼前的一幕仿佛又回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1965年10月,高密县被山东省委确定为“四清”运动重点县,刘知侠被派到高密小任家庄大队驻点。刘知侠和工作队员们进村的那一天,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涌向村头,争先恐后地想一睹大作家的风采。刘知侠同陪同他一起进村的公社干部们见到迎接自己的乡亲们,一面与乡亲们热情地打着招呼,一面在大队干部的帮助下安顿下来。与刘知侠乍一见面的乡亲们无不咄咄称奇,议论纷纷:到底是大干部,有“官相”,身材高大魁梧、面额宽阔、浓眉大眼。
  很快,乡亲们发现,这位很有“官相”的大作家、大干部不但没有什么官架子,而且是那样的朴实和平易近人。待人热情、处事公道、幽默风趣的刘知侠,很快就受到了全村父老乡亲的认可和信赖,大家有事无事都愿意朝他跟前凑,跟他说道说道。他居住的那间简陋的小厢房经常人满为患。
  刘知侠和驻任家庄的“四清”工作队员进村后,进家入户,访贫问苦,扎根串联,组织贫下中农队伍,听取社员对生产队干部的意见和反映,查找大队干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动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尽快解脱过关。
  白天,他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夜晚则走东家、串西家,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对社员群众反映的问题,他不偏听偏信,找到有关人员一件件查证落实,对确有其事的立即予以解决;对事出有因的一些矛盾和误解,则耐心地予以解释说明;对确有缺点和问题的干部,他也不无原则地上纲上线,只是实事求是地予以指出,既解除了生产队大、小干部怕挨批挨整的恐慌情绪,又心悦诚服地解决了生产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生活上,刘知侠和驻村的“四清”工作队队员们,坚持到社员们家中吃派饭,并一直嘱咐和要求派饭的农户平时吃什么就做什么,不准做两样的。有些社员感到过意不去,见他执意如此,也不好搏了他的意,粗茶淡饭,刘知侠吃得津津有味。为便于同社员们接触和联系,他还谢绝了村里为他安排的住处,独自一人搬到老贫农张新茂家一间四面透风的厢房里住下来。
  闲暇之余,他不是在那间四面透风的卧室兼办公室的厢房里同乡亲谈天说地,就是坐在老贫农、老党员的炕头上一边抽着自卷的旱烟,一边听他们讲村史,讲家史,东家长,西家短,小儿斗口,姑嫂勃谿,逸闻趣事,说到开心处,无不开心大笑。任家庄的村民说,刘知侠是领导,但更是他们的朋友。
  自掏腰包带领村民致富
  任家庄100多户人家,虽然户户都能勉强吃上饭,不饿肚子,但到年底分配时,大家辛苦一年劳力多的户才能分到一百多元钱,大部分只能分到几十元钱,还有很多户连一分钱也分不到。农村的贫穷现状和社员们的拮据生活,经常使刘知侠眉头紧锁,坐立不安,彻夜难眠。他决心要为改变任家庄父老乡亲们的贫穷面貌和贫困生活做点什么。
  刘知侠经过考察决定上一个织麻袋的副业项目,但新的困难和问题又出现了,办麻袋厂需要购置一些纺织设备和垫底资金,钱从哪里来?当时的生产队基本没有剩余资金,上级发放的生产贷款连维持简单的生产再生产都很紧张,到哪里去弄钱搞副业呢?刘知侠毅然决定办麻袋厂的垫底资金由他解决,他返回济南家中,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妻子刘苏,刘苏对刘知侠的做法非常支持,立即从刘知侠多年积存的稿费中拿出5000元,让刘知侠带回交给村里使用,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任家庄第一个队办集体副业项目就顺利开工了。开工那天,全村的男女老少无不兴高采烈,他们从这个项目上看到了改变贫穷面貌,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
  刘知侠帮村里办起麻袋厂后,又把目光投向了田野。他发现村东北角靠近铁路的地方有一片荒地,因不便耕种,荒废多年。刘知侠询问大队干部。这么一大片土地,既然不适宜种植粮棉,何不改成林地,种上树木,几年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大队干部告诉他,村里几年前就有把这块地改成林地的打算,但因无钱购置树苗,年年打算,年年落空。刘知侠得知这一情况后,又立即拿出500元钱交给村里,让村里购置了2000多棵优质杨树苗,并同社员们一起栽植好。刘知侠为村里办的好事,使任家庄的父老乡亲深感动不已,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认为他们遇到了“贵人”,逢人便说省里给他们派来了一位好干部,老八路。
  落入困境牵动村民心
  1966年离开任家庄回到省城的刘知侠却遭到批判,任家庄的父老乡亲全被惊呆了,他们不相信这样一位好人会成为罪人,乡亲们的心被提到嗓子眼,他们祈盼着这场运动尽快结束,刘知侠尽快逃过这一劫难。
  一天,刘知侠从监禁他的楼房里逃出了,因刘知侠曾在任家庄驻过点,因此任家庄也成了搜捕刘知侠的重要目标。一大群从省城来的红卫兵涌到任家庄,拿着造反组织签发的通缉令来抓捕刘知侠,听说刘知侠的遭遇后,任家庄的乡亲们既为刘知侠的处境捏一把汗,又为刘知侠的顺利出逃松了一口气。
  在与刘知侠失去联系的日子里,任家庄的乡亲们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刘知侠,千方百计地打听有关他的消息和下落,1971年,他们才打听到了刘知侠被下放到泗水县茶厂劳动的确切消息,大家一致决定去看望走访仍在劫难中的恩人。
  1971年腊月二十七日,已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的任怀臣和大队长侯希代带着生产队特意宰杀的半匹猪肉、麻袋厂积累的5000元钱以及乡亲们精心准备的花生、馒头、年糕,带着乡亲们的嘱托和深情厚意,登上了去看望刘知侠的火车。到济南后任怀臣和侯希代两人辗转打听,直到第二天傍晚才在好心人的指点下找到刘知侠的家。
  任怀臣发现劫难和厄运虽然给刘知侠留下了累累伤痕和岁月沧桑,并且仍处困境之中,但屈辱和苦难没有消靡掉他的意志,他还是那样自信,那样的乐观,他还是那样地感谢和挂牵他战斗和生活过地方的人民,还是那样地相信人民,相信党。他几乎还能叫出任家庄全村每个社员的名字,熟悉每一个社员的家庭情况。他反复属咐任怀臣要想方设法搞好生产,让群众吃饱饭。
  村民得知刘知侠安全的消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得知他还记挂着村里的每个人,很多人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重回任家村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刘知侠终于结束了流离颠沛的生活,从下放劳动的泗水农村回到了省城济南。不久,又恢复了他被剥夺了十年的写作权利。
  任家庄的父老乡亲听到刘知侠重新复出的消息后,心里十分高兴,他们一致要求支部书记任怀臣立即前往济南看望刘知侠,并请他回任家庄看一看,让任怀臣转告刘知侠,任家庄的乡亲们想念他。
  得知村民的思念,刘知侠一直想回去再看看乡亲们。1979年,刘知侠有机会重新回到阔别十几年的任家庄,看望他日思夜念的乡亲们。回到任家庄的刘知侠就象外出多年的游子回到母亲的怀抱一样,显得非常激动和兴奋。他走东家,串西家,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他在老房东的炕头上一坐就是大半夜,同乡亲们叙亲情,啦家长,谈生产,谈笑风生。乡亲们带他去看他当年为乡亲们买树苗栽植的杨树林,当年的草荒地现在变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树林,带他去看他垫资办起的麻袋厂,麻袋厂的生产十分红火。乡亲们告诉他,村里几次碰到困难,但一直没舍得卖他带领乡亲们植下的树,凭着村里的麻袋厂,全村的经济收入比周围村高出一大截。
  刘知侠被眼前的一切,被任家庄父老乡亲们的纯朴感情感动着,兴奋着,他把这里当成了家,当成了心灵的故乡。从此,他一有机会,就会回到任家庄走一走,看一看,与乡亲们相聚一番。特别是1986年他主动辞去省文联主席的领导职务,定居青岛专心写作后,他来得更勤了。他来到乡亲们中间,一方面亲身感受党的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一方面静下心来收集和丰富自己的创作素材。
  他的每次到来,总能给乡亲们带来一些新的惊喜。期间,他创作出版了《沂蒙飞虎》和《芳林嫂》两部小说,他告诉乡亲们他为写好这两部小说,如何到当年铁道游击队活动的枣庄、微山湖一带故地重游,走遍了当年战斗地方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至今仍然健在的老铁道游击队的队员们;他还告诉乡亲们他的生死之交、“芳林嫂”原型人物刘桂清如何在病危弥留之际三天三夜未合眼,直到得到消息从外地赶回的刘知侠来到她的床前,在刘知侠亲手喂她吃了几口稀饭之后,才面带微笑,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他还多次表示,他将来有机会,他要写一写任家庄,把任家庄父老乡亲对他的情谊写进他的作品中。
  谁知,这竟成了他未了的心愿。1991年9月3日,刘知侠在青岛市政协召开的老干部座谈会上发言时,猝然倒下,一颗文坛巨星就此陨落。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