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党组织创始人—张玉山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寿光党组织创始人—张玉山
  作者:丛书莹
  寿光市档案馆从中央档案馆得到了一份珍贵资料——《寿光地方团员调查表》,这份调查表形成于1924年9月1日。翻阅调查表,张玉山等人名列其中,经考证这是马列主义在寿光传播及寿光党、团组织建立的见证,按照时间推算,张玉山建立的寿光的党组织是在山东省最早建立的。团员调查表中的张玉山正是寿光台头镇张家庄村人,他就是寿光党组织的创始人。
  10月19日,记者走进张玉山的家乡台头镇张家庄,全面了解张玉山建立党组织的经过。
  乡间村落中的
  张玉山故居
  张玉山去世了,但是他的故居还保留着,这所小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年7月份台头镇镇政府出资10多万元,将张玉山故居进行了修缮。在张玉山孙媳妇马云玉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张玉山故居。
  在张玉山故居里还摆放着张玉山生前使用的桌椅、衣橱、茶具、书等物品。另外,工作人员还根据张玉山生前的故事做成了漫画,挂在墙上供市民观看。
  马云玉告诉记者,生于1898年的张玉山在1927年就去世了,他的故事都是从父亲那听来的。张玉山原名张振儒,字玉山,当时成立党组织的时候,家里人都不知道,家里原先是开药铺的,来来往往很多人,有一些人来到家里便进到张玉山的书房,有的吃完饭或是睡一觉就走了,家里只知道是他的朋友,而张玉山什么都不说。
  马云玉说,张玉山心地非常善良,最早在村里开了一间学校,接收了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记者从马云玉的叙述中了解到,张玉山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父亲开着中药铺,他1909年至1912年在村塾读书;1913年至1917年在本县高等学堂读书,毕业后,即考入济南山东第一师范学习。这时“五四”革命运动的怒潮深深影响了张玉山,他开始有了参加党的要求。1922年师范毕业返回家乡,开始了他的办学生涯。
  张玉山办学的宗旨十分明确,就是培养革命人才。他在济南时受过师范教育,又参加过“五四”运动,组织过“青年互助社”,学习了一些马列主义理论。他认为工农大众是革命的主力军,用革命理论武装群众是革命的起点,办好革命学校是教育群众和青年一代的最好方法。因此,他就从办学着手,培养革命人才,开展农村革命。那时寿光的学校有两类:一是在县城和较大村镇办起了一些学堂,学习新文化;二是在广大的农村还是以私塾为主,尊孔读经,宣扬旧礼教。张玉山认为这些学校是培养不出革命种子的。他立志创办新学校,学习新文化,灌输革命思想,培养无产阶级的革命人才。
  1923年他邀请了进步青年王云生到张家庄教学,1924年他与王云生一块入了党,便着手把张家庄学校办成一所革命学校。他很注重贫苦农民的孩子上学,可是这些孩子受生活所迫,上学有困难。张玉山就不用他们交学费。同时他注重办平民夜校、女子夜校,吸收一些受压迫、受剥削的贫苦群众入学。
  创办学校
  培养革命人才
  马云玉告诉记者,张玉山在很多地方办了学校,张家庄学校是第一所,但是其他的学校她就不清楚了,只知道当时来往张家庄的人很多,他办学的影响很大,全村有500户人家,5天一个大集,周围几十里的群众都来赶集,每年两次在这里唱大戏赶大会,远地客商都来做买卖,村中还有5家中药铺,附近村中的群众来看病取药的人也络绎不绝,张家庄学校建成后,周围村庄群众都前来参观学习。
  记者从寿光市档案馆副研究馆员葛怀圣处了解到,张玉山把张家庄学校办好以后,他接着到外村办学。南台头、崔家庄双凤小学、陈家马庄、王高、崔家庄、芦家庄、北台头、马家庄、牛头镇、三座楼、东城根、南河村、王胡城等都建立了革命学校,一时,革命的学校遍及寿光西部和北部。
  葛怀圣说,张玉山办学有坚强的毅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败志,不气馁,千方百计排除困难。他办学主要依靠党组织的力量,团结进步人士,发动青年学生一块创办新型学校,所以遇到困难也容易克服。一开始在张家庄办学时缺少桌凳,他提出把村内大庙院里的松树卖掉,用树款购置桌凳。当买主来刨树时,村里有部分人起来反对,张玉山就挺身而出,反复说明办学校的好处,并提出存在的困难,使对方无理可讲,终于把树卖掉,解决了桌凳问题。
  1925年要在南台头凤凰台上盖学校,张玉山就组织党员褚方塘、张子明、张心斋等把台上大庙里的泥塑神像扒掉,从此掀起了扒庙毁神高潮。张玉山等把神像扒掉,震动很大。有些进步青年也都起来毁神办学,两天以后,张家庄西头大庙里的神像也被扒掉了。几天后村东头的庙内神像也被一些青年学生扒毁了。这时张家庄好像沸了锅,有的人拍手称快,有的惊诧莫名,有些人竟公然起来反对。晚上他们把扒掉的神像泥头、胳膊、腿部都搬到张玉山家的药铺门口,故意给张玉山难堪,并借此来要挟张玉山停止毁神。可是这一些并没有动摇张玉山扒庙办学的决心。他更大力宣传破除迷信办好学校的好处。结果扒庙运动,由点到面越来越猛,不多天,寿光西北部的神像几乎全部扒掉。
  张玉山的心血并没有白流,汗水和毅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办起的这些革命学校,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他们个个有理想有才干,在各个时期、各条战线上作出突出的贡献。为了迎接北伐军,各校学生贴标语、撒传单,印发了《告全县父老书》、《告青年学生书》、《告农民书》、《告士兵书》,深刻揭露军阀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号召全县人民动员起来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迎接北伐军。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张家庄的学生群情激愤,把挂在屋里的蒋介石头像用箭射得千孔百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带受过革命教育的青壮年都纷纷参加了牛头镇起义,远离家乡奔赴抗日的战场。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后,这里教育出来的学生有的成为战斗英雄,有的成为模范人物,有的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这些干部很大的一部分是张玉山办学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据了解,张家庄那时参军参政的人百分之九十五都是由这些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建立党组织
  关心百姓疾苦
  1924年2月,张玉山赴青岛,经邓恩铭介绍,与王云生同志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回县后以张家庄为基地积极开展工作,举办平民学校,组织植树会、抗粮社、互助会;宣传马列主义,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鼓动宣传中,张玉山经常讲到“穷人的白骨,富人的白银;穷人的黄脸,富人的黄金”。同年8月与王云生同志转为共产党党员,建立了寿光支部组织,张玉山任党支部书记。
  1925年,他根据党的指示,以崔家庄双凤小学为重点,以教员的职业作掩护发展党员。不久,双凤小学、崔家庄、张家庄、台头以及广饶延家集等地都先后建立起党的组织。在他的领导下已发展到十余名党员、几十名团员。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又以双凤小学、崔家庄、王高、张家庄、台头为重点,分别建立了党小组,并在周围地区建立了秘密联络网,以便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壮大党的革命力量。
  1926年,寿光党组织已逐步扩大到寿光城和城南的范于庄、王府庄子、阳河一带。是年冬,根据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中共寿光县委在崔家庄的双凤小学成立,张玉山同志任县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为革命奔走,亲到上海、济南、青岛、高唐等地参加过党的数次会议。外省外县的同志也化装成学生、教员或商人等不同行业的人物经常来张玉山家开会,都是黑夜集合白天走人,举止慎重,最多时竟聚集到200余人。1927年,寿光县的党组织在县委和张玉山同志的领导下,已遍及全县各地60余村,计有党员300余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已深入人心,革命浪潮波及全县每个角落。
  张玉山同志在积极发展党组织的同时,并处处注意群众疾苦和关心人民生活,使党的影响深入人心。当时在张家庄等地的地痞流氓,常依仗恶霸地主的势力,以看护庄稼地为名,不论庄稼丰收与否,便向农民索取巨额的看坡捐,这种野蛮勒索行为,激起了张玉山的愤怒,他便提出了严厉的谴责,迫使这批吸血鬼停止了这种无理的捐税。
  当城里派兵来地方剿匪时,土豪劣绅常以农民打头阵,因而群众死于非命者甚多,张玉山同志见到这种情形无限愤慨,便出面阻拦,力逼当时劣绅在县城官兵来剿匪时,不准再逼徒手百姓打头阵无故断送生命。
  麦秋季节,穷人因吃不上饭常到田地里拾庄稼。张玉山同志每遇此种情形,都将自己的庄稼送给他们,让他们满载回家。遇上衣不遮体的穷人,就将自己的旧衣服送给他们。此外,发动群众抗捐抗粮之事,张玉山都是站在前头,迫使官府减粮免税,为穷苦百姓一再争得不少利益,广大群众无不衷心感激。
  张玉山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为革命到处奔波,劳累过度,身患肺病,不幸于1927年12月18日病故,时年27岁。1965年中共寿光县委和寿光县人民委员会在烈士陵园为张玉山重立纪念碑,以表永远怀念。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