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出了不少大师级画家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潍坊出了不少大师级画家
  潍坊籍的古代画家,史有其名的当在数十人。潍坊籍画家人数最多、成就最大的时代,是在五代宋朝时期。元明清以来,也代有可观者,官史或地方史志多有记载。唐朝有与王维并列齐名的山水画家吴恬。五代宋朝有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大师李成,中国“文人画”重要先驱的燕肃,因创作《清明上河图》而享有盛誉的张择端,山水画大家翟院深,花鸟画大师郭乾晖、郭乾佑兄弟,“画鬼神第一”的李雄。
  五代宋朝时期出的名家最多
  很想考证出一个“潍坊画派”。但“画派”,是指由一批具有独特的相对一致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实践的画家,形成的一个不同于其他的“派”。
  通观潍坊籍(包括客籍)古代画家,很难硬把他们“派”起来,倒不如创造一个“潍坊画群”的概念,既比较适当,也能自圆其说。
  潍坊籍的古代画家,史有其名的当在数十人。
  唐朝有与王维并列齐名的山水画家吴恬。吴恬的名字,在正史的《新唐书》中可以见到:“吴恬《画山水录》卷亡。恬一名玢,字建康,青州人。”他的着作《画山水录》,在1060年宋仁宗时期《新唐书》编纂完成之前,就已经遗失不存了,可惜得很。
  潍坊籍画家人数最多、成就最大的时代,是在五代宋朝时期。五代宋朝有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大师李成,中国“文人画”重要先驱的燕肃,因创作《清明上河图》而享有盛誉的张择端,山水画大家翟院深,花鸟画大师郭乾晖、郭乾佑兄弟,“画鬼神第一”的李雄,以及李远、李永。
  其中,李成、燕肃、翟院深、郭乾晖、郭乾佑,被收录进官史性质的《宣和画谱》,可以称之为“《宣和画谱》潍坊五大家”。作品被北宋宫廷收藏并收录进《宣和画谱》的,李成有159幅,郭乾晖有104幅,燕肃有37幅,郭乾佑有4幅,翟院深有1幅。这在绘画艺术几乎达到中国历史巅峰的宋朝,是不多见的。
  李雄、张择端由于某种原因,未被收录进《宣和画谱》,但并不影响后世对他的艺术评价,就像《宣和画谱》的姊妹篇《宣和书谱》,没有收入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中的苏轼、黄庭坚一样。
  元明清以来也代有可观者
  潍坊籍画家元明清以来,也代有可观者,官史或地方史志多有记载。
  青州市。明代画家冯起震(1553-1644),号稷下门生,擅长画竹,今潍坊市青州高柳村人。其三儿子冯可宾,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少卿,也擅长画竹。
  安丘市。清初文学家、书画家、篆刻家张贞,号杞园,不喜仕进,隐居潍坊城东杞城村,拜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黄宗羲为师,北走燕赵南泛江淮,结交天下名人,与蒲松龄、戏曲作家洪升、书画家周亮工(曾任潍县县长)、刑部尚书王士祯等人交游甚厚。
  张贞的儿子张在辛,知名书画家、篆刻家,随父遍游大江南北,与“扬州八怪”过从甚密,喜画松竹梅兰,其“鹅翎画”被视为珍品,有人物画《九老图》传世。
  清代秀才王图,其家居汶河南岸牟山附近,是大雁栖息之处,善画牟山芦雁,栩栩如生,人称“王图雁”,名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临朐县。清朝嘉庆年间的崔廷桂,擅画牡丹,人称“崔牡丹”。中年时因家道中落,避居城南山中。有人来买他的画,他呵呵大笑:“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虽前修雅事,然吾岂卖画翁耶?”清朝道光年间的王明经,闭门读书,足不出户,画竹长杆浓叶,淡墨潇洒,自成一家,人称“王竹子”。其自题《风雨竹图》诗云:“静坐俄闻赴敌兵,衔枚疾走金铁鸣。出视方知风雨急,岂知人马肃行声!”可谓诗画俱佳。
  陈向荣善画墨竹,人称“陈竹子”,冶源老龙湾有其碑刻画竹。魏方初善画墨牡丹,人称“魏牡丹”。李作绅喜画工笔花鸟,擅长画蝴蝶,人称“李蝴蝶”,卒年仅19岁。以上几位都生活于道光年间。而清朝后期的张兰泽,则喜画山水人物,擅长画驴,因排行第五,人称“张五驴”。
  昌乐县的王泰真,生活于清朝嘉庆年间,专写淡墨葡萄,人称“王葡萄”。平日经常拿烟袋锅在地上勾画葡萄,铜烟袋头磨残数只,恒心学画数十载。他画的葡萄水墨淡青,栩栩如生。其传世作品巨幅《百岁图》,布百穗葡萄于画面,画幅长达数丈。他与“秦虾”、“季雁”、“姜山水”,并称为清代“营陵四大家”。
  潍城区的书画家于祉,生活于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好书画、富收藏、精鉴赏。其画作清新含蓄,别具一格,因不乐于交际应酬,作品外传较少,有《揽古轩书画册》4卷。
  清末画家刘嘉颖,花卉以清代大画家恽寿平为宗,山水学“清初画圣”王翚。
  其他县市区还有许多,不再枚举。
  ◎相关链接
  吴恬:唐朝的山水画家与王维并列齐名
  唐朝的山水画家吴恬可与王维并列齐名,吴恬又名吴玢,在唐朝张彦远的《历代名画家》中,则有比较完整的记载:“青州吴恬处士(一名玢,字建康),已上并画山水。……吴恬险巧。[吴]恬有《画山水录》,记平生所画,在绢素者,凡百余面传之。好事自云‘初梦寐有神人,指授画法’。[吴]恬好为顽石,气象深险,能为云而气象蓊郁。”
  吴恬的《画山水录》,记载着他自己平生在素绢上画的100多幅作品,公元907年张彦远去世时尚存。吴恬平生最喜欢画顽石,他画的顽石特点是“险巧”,景象深奇幽险,给人以云雨陡生、气象蓊郁之感。据他自己说,最初是在梦中,有位神人传授给他的。明朝朱谋垔(yīn)的《画史会要》,也记载说:“吴恬,处士,青州人,……善山水,……险巧。”
  不知是想做官而未得,还是根本就不想做官,总之从史料记载来看,吴恬到死也是“处士”,终生没有进入官场。其实这也不是坏事。杜甫说李白“文章憎命达”,苏轼安慰被罢官的朋友说“遣子穷愁天有意,吴中山水要清诗”。
  冯起震:父子都擅长画竹,人称大小冯竹子
  冯起震(1553-1644年),号稷下门生,明代画家,擅长画竹,今潍坊市青州高柳村人。生育4子均有名于当时,其中三子冯可宾,进士出身,官至太常寺少卿;四子冯可宗,官至掌锦衣卫事、左都督。
  冯起震是元初官员冯彰(曾任元帅右都监、同知益都府尹、兵马都督总管)的后裔,一生“不希仕进”不愿为官,隐居乡里,当了一辈子老师。有《竹石图》、《雪竹图》、《墨竹图》等传世,着有《无声诗史》、《图绘宝鉴续纂》、《榆园画志》等。
  冯起震的竹子人称“大冯竹”,冯可宾的竹子人称“小冯竹”。“冯竹子”与“冀雁”(冀旭的芦雁)、“王葡萄”(王曰叟的葡萄)并称为“青州三绝”。他画的墨竹册页,曾在2007年嘉德拍卖会上,以7.48万元成交。
  冯氏父子合作的《竹石图》,最受人追捧。潍坊博物馆藏有冯氏父子的《竹石图》条屏10幅,刻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有董其昌、邢侗等十几位名公巨卿的题跋。
  清朝宰相、潍坊市高密人刘墉,曾为《竹石图》摹本题诗4首,予以高度评价。
  青州博物馆收藏的冯起震《晴竹》,翠竹挺拔,竹节挺劲,枝繁叶茂,叠而不乱,焦墨点苔,坚硬苍润。青州范公亭公园也藏有冯氏父子合作的石屏一块,并有董其昌题诗并记。题记感叹,“文(同)、苏(轼)之后,竹石一派属东海矣”,把冯氏父子与北宋的画竹大家文与可、苏轼这表兄弟俩相提并论。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