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名称出现、历代建制及市域形成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潍坊名称出现、历代建制及市域形成
  西汉景帝置平寿县,故治在今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道程符山(一名浮山,即今浮烟山)下平寿村,属北海郡,现潍坊市区附近始有县治。
  东汉光武帝(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平寿县归青州。
  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改北海国为北海郡,平寿县复属北海郡。
  曹魏时平寿县为北海郡治所。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郡又改国。当时北海国领有四县:平寿、下密、胶东、即墨。
  正始中(240—249),司马懿儿子司马骏封此为侯国;咸熙元年(264),司马骏徒封东牟。
  西晋初年,平寿先属齐国,隶青州,后归北海郡。
  东晋时,五胡乱华时,平寿依次归属赵、前燕、前秦、南燕、后赵诸国所辖的青州。
  南北朝时,平寿一带,一度属于南朝的刘宋王朝,称“北海郡平寿县”。
  北齐改北海郡为高阳郡,领下密、平寿、胶东三县,治平寿。
  天保七年(556),北齐文宣帝高洋废平寿县并入下密县,下密县治迁原平寿县治即今潍城西关。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胶东县改称潍水县,“潍”字首次出现于政区名中。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下密县置潍州,作为由胶东半岛出发攻打高丽的军事基地,取界内潍水为名(潍水,即今潍河),潍州之名始于此,州治所在下密。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潍州为北海郡,以郡统县,改下密县为北海县(谓之西下密),改潍水县为下密县(谓之东下密);西下密城在今之潍城区西关;东下密城,即后来的潍县城在今潍城区。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以北海县复置潍州,直属朝廷,治北海县。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青州总管府,潍州属之。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属青州。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昌邑县隶之。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北海城为其治所。潍州与北海县连续并存、实行州管县体制、潍州和北海县政权机构(俗称州衙和县衙)同驻潍州(北海)城,潍州州衙,位于今潍坊市潍城区向阳路的胡家牌坊街、城隍庙街至北马道段及其两侧,当地人俗称“衙门”。
  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诏令所有的州归中央直接管辖,潍州直属朝廷。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之上设“路”,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潍州属京东路。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潍州属京东东路。管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北海(今潍城)为其治所。
  北宋末年,潍州曾改称北海郡。
  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攻占潍州,仿宋旧制,仍置潍州,属金京东东路。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和固底镇,州治所仍在北海。
  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潍州属之,州治所仍在北海(今潍城)。
  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后,潍州为元领地,北海仍为潍州治所。潍州元初领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及司候司。
  宪宗三年(1253年)省司候司入北海。
  至元三年(1266年)省昌乐县入北海。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所不变,设在北海,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行省时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仍置潍州,辖北海、昌邑二县,州治所不变,设在北海(今潍城)。潍州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益都路设总管府,府治益都)。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潍州知州张萃在原地重建潍州州衙。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撤北海县并入潍州,潍州隶青州府。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属莱州府。
  洪武十年(1377年)撤潍州,改称潍县,属莱州府。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潍县由直属莱州府,改为莱州府治下的平度州管辖。
  崇祯十二年(1639年),潍县古城改土城为石城。
  清时潍县仍属属登莱青胶道莱州府平度州。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平度州降为散州,潍县归莱州府直辖。
  康乾年间,郑板桥倡修潍县古城,以白浪河为中心一分为二,构成东城、西城,白浪河西叫做城里,河东叫做东关。
  民国1914年裁府建道,潍县属胶东道。
  1925年改属胶莱道。
  1928年废道制,潍县直隶于省。
  1938年潍县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后,潍县划为潍北、潍南两县。当时;潍北县政府驻孙家杨孟村,潍南县政府驻涌泉庄。
  1948年4月27日,潍县解放,由潍城、坊子镇及二者之间的望留等毗连地区(一说老潍县、坊子合并)设立潍坊特别市,治所在潍城,直隶于山东省政府。
  1948年6月25日,中共昌潍地委、昌潍行政专员公署在昌乐县城成立,隶属中共华东中央局,辖昌乐、寿南,安丘,后又划入益临、潍县。
  1949年3月,中共华东中央局南下,昌潍地委改属中共山东分局。
  1949年6月,由安丘县析出的丘南县、淮安县,由原属鲁中南三专署改属昌潍专区,同属鲁中南三专署的临朐县也划入昌潍专区。原属华东局直接领导的益都县也改属昌潍专区。昌潍专区时辖:昌乐、潍县、安丘、丘南、淮安、寿南、益临、益都、临朐9县,昌潍专区为省直辖专区。
  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名潍坊市,为省辖市,直辖于山东省。
  1949年7月13日,中共昌潍地委、昌潍专员公署由昌乐迁驻益都县城关镇。
  1949年8月,撤销沙河镇,并入潍南县。
  1950年2月,潍南县并入潍北县,县政府仍驻孙家杨孟。
  1950年5月25日,昌潍专区机关由益都县城迁至潍坊市博古街,改为中共昌潍地方工作委员会、昌潍专区行政专员公署。原属胶东行政区西海专署管辖的昌邑、昌南、潍北3县划归昌潍专区;原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署管辖的羊角沟并入寿光县,寿光、益寿两县划归昌潍专区;潍坊市建制撤销,原定潍坊市区并入潍县,但未实行,暂由昌潍专署代管;淮安县改为潍安县;经调整,昌潍专区共辖潍县、昌乐、安丘、丘南、益临、益都、临朐、寿光、寿南、昌邑、昌南、潍安、潍北、益寿14个县。
  1950年6月,潍北县政府迁至寒亭。
  1951年1月,重建县级潍坊市,属昌潍专署。
  1952年6月,益临县撤销,分别并入益都、临朐、昌乐3县;益寿县撤销,分别并入益都、寿光、寿南3县;潍安县撤销,并入安丘县、丘南县;寿光县羊角沟镇改为羊角沟特区(县级),直属昌潍专区。
  1953年7月24日,临淄县划归昌潍专区;潍北县撤销,并入(新)潍县,新潍县政府原驻望留,两县政府合并后,随即迁移寒亭;丘南县撤销,并入安丘县;寿南县撤销,并入寿光县。至此,昌潍专区下辖益都、寿光、安丘、临朐、昌邑、昌南、昌乐、潍县、临淄、潍坊、羊角沟等11个县(市)区。
  1953年9月,寿光县驻地由上口迁至城关镇。
  1954年10月,潍坊市由昌潍专区辖市改为省辖市(县级)。
  1955年3月,淄博工矿特区的博山县划入昌潍专区。同年撤销羊角沟直属区改设寿光县羊角沟镇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昌邑、潍县、昌南、寿光、昌乐、益都、临朐、安丘、临淄、博山10县。
  1956年3月,胶州专区撤销,其所辖高密、诸城、胶南、胶县、五莲、藏马6县划归昌潍专区,同时莱阳专区的平度县也划入昌潍专区。4月1日,昌南县撤销,并入昌邑县。年内藏马县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胶南、诸城、五莲3县。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和潍县、益都、昌邑、寿光、昌乐、临淄、临朐、安丘、诸城、高密、五莲、博山、胶南、平度、胶县15县。
  1958年10月,昌潍专区的胶南县、胶县划归青岛市,博山县划归淄博专区,潍县和潍坊市合并为潍坊市,临淄县和益都县合并为益都县。昌潍专区时辖:潍坊市(县级)、益都、昌邑、安丘、高密、诸城、五莲、寿光、昌乐、临朐、平度11县(市)。
  1961年4月,青岛市的胶县、胶南两县划归昌潍专区。10月,潍县由潍坊市析出,临淄县由益都县划出,恢复原建制。
  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易名昌潍地区。辖潍坊市(县级)和益都、昌邑、高密、诸城、昌乐、临朐、寿光、安丘、潍县、五莲、平度、胶县、胶南、临淄14个县。
  1969年12月,临淄县划归淄博市。
  1977年增设黄岛区,属昌潍地区。
  1978年胶南、胶县及黄岛区划归青岛市。昌潍地区时辖:潍坊市(县级)和益都、昌乐、安丘、临朐、潍县、寿光、昌邑、高密、诸城、五莲、平度11县。
  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所辖县(市)不变。
  1983年10月,撤销潍坊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潍坊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同时,平度县划归青岛市,原潍坊市(县级)和潍县析置为潍城、寒亭、坊子3个区。潍坊市时辖:潍城、寒亭、坊子3区,益都、寿光、昌乐、临朐、昌邑、高密、安丘、诸城、五莲9县。
  1986年3月1日,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87年7月,撤销诸城县,设立诸城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92年12月7日,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辖。
  1993年6月1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寿光县,设立寿光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94年1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安丘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昌邑市(县级),归潍坊市代管。
  1994年5月23日,由潍城、寒亭划出部分村,增设奎文区。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
  2003年7月4 日,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
  2007年,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
  2008年,将高密市双羊镇的27个村、井沟镇的7个村及原诸城市相州镇的8个村划归坊子区管辖。
  2009年,将昌邑市饮马镇的48个村,北孟镇的横路屯、大陈、大石门等3个村,高密市阚家镇的27个村,井沟镇的7个村,相州镇的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将安丘市景芝镇的14个村划归坊子区赵戈镇管辖。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