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乡土历史资料
1、新石器时代,潍坊的“东夷人”创造了“青州桃园遗址,诸城呈子遗址,寿光边线王遗址,安 全景芝遗址” ,在明清时期潍坊属于青州莱州二府管辖。
2、鲁台经贸洽谈会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性对台、对外招商活动,是山东省的三大经贸 活动之一。每年的鲁台经贸洽谈会成为海峡两岸企业界沟通的桥梁。潍坊的三台大戏指的是风筝会、 鲁台经贸洽谈会、菜博会。
3、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是我国“蔬菜生产革命”的发源地。1989 年,寿光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 王乐义带领村民率先试验成功了日光温暖蔬菜种植生产技术(塑料大棚技术) ,引发了寿光乃至全国的 蔬菜革命。王乐义被誉为是“中国蔬菜大棚之父” 。1992 年,寿光又在全国率先推行无公害蔬菜。把推 行标准化生产体系、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蔬菜产业化的“二次革命” 。2000 年第十七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期间,寿光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蔬菜博览会。寿光市决定每年 4 月 20 日至 5 月 7 日举办一届国际蔬 菜博览会。从第五届菜博会开始,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成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 国际蔬菜专业品牌展会。
4、经学大师郑玄,东汉北海郡(今潍坊)人,是当时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对于诸 子百家的学说无所不通,他留给后世的最大贡献是编辑、注释了“三礼, ”存世的作品有《三礼注》 《毛 诗笺》 。郑玄平时和弟子们问答五经的言论编辑为《郑志》 。
5、刘墉,清朝政治家、书法家,山东诸城逄戈庄(今高密)人,曾编撰《四库全书》 《西域图志》 等书,刘墉为官清正廉明, 《诸城县续志》“墉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赂, : 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皆望风畏之。 ”是对刘墉为官清正廉明,雷厉风行的真实写 照。刘墉的墨迹有《清爱堂石刻》 。
6、郑板桥,江苏扬州人,清朝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又分别列为“楚阳三高” “雍嘉七子” “潍县三贤”之一,曾担任潍县县令,他为官期间,最大的历史功绩是赈济灾民。他以“诗 书画三绝”闻名于世,最喜欢画兰、竹、石,做《难得糊涂》横幅。
7、陈介祺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家,潍县城里人,他将收藏钟鼎、印玺、古陶等珍宝的楼命名为“万 印楼”自号“万印楼主人” ,万印楼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收藏的毛公鼎,驰名中外,所作的“毛 公鼎考释” ,对研究西周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著《十钟山房印举》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 。
8、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与《农政全书》等并称为“中国五大农 书” ,并被冠以“中国五大农书之首”的美誉。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魏著名农学家,今寿光 人。 这部书不仅总结了汉族人民的生产知识和技术, 也记录了各兄弟民族宝贵的生产经验。 “齐民要术”就是为平民百姓提供谋生的方法。唐宋时期, 《齐民要术》传到日本,成为“贾学” 。明朝时人们称它 是“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术” 。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就参阅过这部“中国古代百科 全书” 。贾思勰被人们称为“农圣” 。
9、张择端,诸城人,北宋画家,名作《清明上河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清明上河图》记录了清明时节宋徽宗时代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绘画最突出 的代表,成为研究我国宋代社会历史的及其珍贵的形象资料。 《清明上河图》成为集艺术性、历史性和 思想性三者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这里的一代巨匠指的是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享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美誉。
10、赵明诚,密州诸城(今诸城人) ,北宋末年著名的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与李清照合著的《金 石录》是研究我国古代文物的史学名著。
11、赵秉忠(明朝万历间)的状元卷 1983 年在青州发现,状元卷是古代科学考试中殿试第一甲第 一名的试卷,状元卷体现出的民本思想、法治和德治主张,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状元卷被定 为国家一级文物。
12、 “寿比南山”的“南山”指的是古代青州的云门山,云门山是古代青州的象征, “寿”字是云 门山的象征,云门山的“寿”字高 7.5 米,宽 3.7 米,为明朝嘉靖年间周全所作。云门山与西边的驼山 石窟造像共同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誉为是齐鲁石窟之冠。云门山在 1985 年被山东省列为省级风 景区。
13、十笏园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其主人原为清末潍县人丁善宝,十笏园融南北建筑风格为一 体,因而享有“鲁东明珠”之美誉。它建于明代,是潍坊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明清园林 建筑。它为研究明清园林建筑、金石学及潍坊历史人文提供了宝贵资料。1988 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
14、潍坊的杨家埠以盛产木版年画而名扬四海,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并成为我国民间 的三大画市。乾隆年间杨家埠年画发展到鼎盛。2002 年杨洛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 术大师”的荣誉称号。潍坊历史上“家家雕木刻版,户户描绘丹青”指的是杨家埠年画。
15、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鲁国思想家墨翟制作“木鸢” 。1984 年潍坊举 办了第一届国际风筝会,1988 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主席团确定潍坊为世界风筝都。今天潍坊风筝已 成为当代潍坊的文化象征物、城市名片。风筝会使潍坊找到了一条“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的成功之路。1985 年,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 4 月 1 日定为潍坊“风筝节” 。今年是 第 27 届国际风筝会。2004 年,潍坊风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 2005 年非物质文化遗 产及民间艺术保护工程,从而成为国际文化品牌。
16、1919 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9 日,益都县(今青州)数 千师生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点燃了潍坊五四运动的烈火,以青州为中心的五四运动达到了高潮, 省立第十中学、省立第四师范学生涌上街头,高呼“打到倭寇,打到卖国贼” “收复胶济铁路,还我山 东”等口号,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等领导了潍坊的五四运动。
17、王尽美,诸城人,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潍坊五四运动的领导者。董必武诗句“四十 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的君指的是王尽美,恩铭指的是 一大代表邓恩铭。
18、马保三,山东寿光人,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马保三积极投身抗日救国 活动,创建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 ,马保三任总司令,创建了沂蒙山抗日根据地,领到了潍坊 抗战史上的抗日大捷——五井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由八支队扩编的部队成为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中战 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9 年 11 月 3 日的《大 众日报》誉为是“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战斗”就是指的八支队参加的五井战役。
19、潍县攻坚战,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在潍县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城市攻坚战, 又称胶济路中段战役,潍县攻坚战是华东战场上的第一个攻坚战。1948 年 4 月 2 日山东兵团在司令员 许世友、政委谭震林指挥下打响了潍县攻坚战,4 月 27 日潍县战役胜利结束,历时 25 天。潍县战役胜 利的意义:使胶东、渤海、鲁中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进一步孤立了济南、青岛的国民党军队,有力 的推动了山东乃至全国的解放。潍县攻坚战,是华东解放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毛泽东高度评价了潍县攻坚战。潍县攻坚战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潍县攻坚战的攻坚战术:连续爆破;坑道作业;近迫作业;抛射炸药包;集中兵力和火力突破一 点;实行穿插分割等“尖刀战法” 。 选加
2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庄龙甲率先建立齐鲁大地的第一个重工县委—中共潍县县委,陈少 敏投身革命,成为潍坊历史上的女革命家,毛泽东曾称赞她是“白区的红心女战士,无产阶级的贤妻 良母” 。当日寇侵犯山东时,马保三揭竿而起,举起抗日救国的大旗,八支队威震敌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