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河西岸倾听舜的传说
潍坊新闻网7月4日上午讯 舜是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之一,目前对于他的出生地有很多说法,其中大量史料都将他的出生地指向了一个地方,那就是位于潍河西岸的诸冯。记者7月3日来到诸城市舜王街道舜庙苑和诸冯社区,听老人们讲述了舜的故事。传说舜是经过尧的层层考验之后才即位成为皇帝,而第一项考验尧派出的竟是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
相传“舜生于诸冯”
舜是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之一,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着名的部落联盟领袖。对于他的出生地,说法不一。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史记》则曰:“舜,冀州之人也。”不过,近现代史学家多从孟子之说,如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郭沫若《中国史稿》等皆称舜的出生地为诸冯。
在诸城市诸冯社区东南方的潍河岸边,曾建有舜王庙。虽然无法得知建庙的确切时间,但是苏轼知密州时所作的《登常山绝顶广丽亭》中云:“西望穆陵关,东望琅邪台。南望九仙山,北望空飞埃。相将叫虞舜,遂欲归蓬莱……”由此可以看出在北宋以前,有关舜的传说已在这一带广为流传。
而《墨子·尚贤下》云:“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灰于常阳……”记者从舜王街道诸冯社区了解到,传说中的历山就在诸冯社区北面,是一条很长的岭,按照社区里老人们的说法,早先这条岭应该是很高的。后因附近村民耕地时不断对其进行平整,年复一年,岭的高度就不断降低,现在距离地面只有大约15米高。而距离诸冯社区10里路的雷家岭村南一块潍河边的洼地,则很像传说中的雷泽。综上可见,“舜生于诸冯”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在舜庙听舜的传说
7月3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位于诸城市舜王街道的舜庙苑,探访2004年重修的舜庙。工作人员臧家荣热情地带记者穿过门口的牌坊进入园中。他告诉记者,现在的正殿和东西两殿都是根据老人们对老庙的回忆,按照1:1的比例建造的。老庙的建造时间已经不可考,他们只在新庙建设时挖出一块残碑,推断是当时集资修庙所刻。当时诸冯有一位老人在自家的家谱中找到了上面的一个名字“庄耀”,他们才推测老庙在四五百年前可能进行过修缮。
在正殿至德殿内记者看到了舜王的坐像,两侧排列四个陪臣,分别是后稷、皋陶、伯益和契。臧家荣说据史料记载,这四人皆为舜之属下。后稷为农官,教民耕种;皋陶掌管刑法;伯益善于畜牧和狩猎,掌管山泽;契因助禹治水有功,被任为司徒,掌管教化。
之后,记者来到供奉舜的两位妻子娥皇和女英的东殿睿妃殿。臧家荣介绍说,相传舜30岁时,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四方首领全部推荐舜,说他可用。尧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决定试试看,于是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看他如何治家,观察他在外怎样待人接物,有无治国才能。结果舜既能治家又能治国,受到人们的爱戴,因此,尧就把帝位传给了他。
诸冯老人讲舜的故事
7月3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舜王街道诸冯社区,听社区两位老人讲述了口口相传的舜帝故事。
61岁的赵桂新告诉记者,听老人们说舜善耕地。而且舜待人处世方面不偏不倚,倡导和谐相处。在他继位之前,有一次尧到地头看见他使用两头牛在犁地,便问他“是黄牛好还是黑牛好”,他说“黑牛力大,黄牛力强”。
62岁的刘宣彩老人则告诉记者,舜庙的旧址就在潍河西岸边,为了防止水灌进庙中,庙的东侧挖有一条深沟,用于排水。“原来那个庙门槛很高,得有80厘米,我记得小时候爬的时候还磨腿,好不容易才迈过去。”刘宣彩说原来的舜庙有四根很粗的木头柱子。庙的三个殿全部建在一个由条石垒砌的1.5米高的台子上,看起来非常雄伟。“1974年发大水的时候,庙被淹了,遭到了破坏,后来庙就被拆了,里面的三四个老碑也没有了。”刘宣彩对记者说。(孙锦 王晓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