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鄌郚文史通览概述
刘文安


  综 述
  鄌郚位于昌乐县境中南部,地处北纬36°19′~36°46′,东经118°43′~119°10′。东连红河镇,西与高崖水库库区、临朐县毗邻,南接安丘县,北交乔官镇。大沂路、潍九路和冶伦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鄌郚历史悠久,曾为莱国故都、郚国故城、春秋名镇,它来源于周朝初期鲁国的两个下邑:鄌国和郚国。鄌郚国存在的时间长达429年。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
  鄌郚距县城35公里,地域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耕地14.6万亩,辖153 个行政村,10.5万人,是省政府确立的“中心镇”。区位优势明显、人文底蕴丰厚、物产丰富、商贸繁荣,是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一)
  巍巍沂蒙山脉和广阔昌潍平原的融汇交接,造就了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一方宝地-鄌郚镇。鄌郚镇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先民就在白浪河、九曲河、潴河、孟津河等河流两岸建立聚落,繁衍生息,成为东夷部落的一个重要发源地。鄌郚属五帝少昊封司寇爽鹫之地,历史进展到商周中期,莱夷部落建立了莱国。其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一带,国都就在现在的鄌郚村。到了西周时期,莱国成为东方诸侯大国,是仅次于齐、鲁、莒的山东四大古国之一。西周初期,太公初封营丘,莱国久攻未克,迫于齐国的日益强大迁都胶东黄县以后,史称东莱。鄌郚地区便逐渐由齐国统辖。成为齐侯国郚邑属地。民国二十三年的《昌乐县续志.卷之四》载:“鄌郚,《春秋.庄公元年》齐师迁纪、郱、鄑、郚”。今县城西三里为古剧城即古之纪国,城南七十里为鄌郚,即古郚城。西周时期属纪国的郚邑。时郚邑的主人是唐尧的后裔,到春秋时期,郚邑便称之为鄌郚。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后,鄌郚地属临淄郡。宋建隆三年始置昌乐县,鄌郚属潍州昌乐县。明朝鄌郚地属青州,建制为昌乐县仁惠乡,清朝建制为鄌郚厂。民国初期由鄌郚、张庄2厂及北岩厂南部,北展厂西部合成第五区,并在鄌郚设立区公所。抗日战争爆发后鄌郚属山东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亦为日伪莱潍道所辖,1941年高崖属鲁中行政区沂山专属区。解放后鄌郚改称十公所,人民公社时期,鄌郚镇、时马乡、毕都乡合并成立鄌郚人民公社。高崖乡、漳河乡合并成立卫星人民公社。2000年北鄌郚并入鄌郚镇。2007年白塔镇、高崖镇的行政区域并入鄌郚镇,鄌郚从一个国家一直演变成千秋名镇,自古有“南鄌北都”之称。
  鄌郚的文物古迹多而全,从远古到秦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存都有。据文物普查,西李家庄村发现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商代遗址,遗址发现墓葬、灰坑、红烧土、陶片等遗迹遗物;北张村曾发现龙山文化遗址,采集到了工艺水平先进的黑陶鼎足、罐口沿等远古遗物;时马村曾发现春秋时期聚落遗址,发现墓葬、灰坑、陶片等遗迹遗物,遗址均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真观寺位于镇西南的金山。据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碑记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马元禄自崂山碧霞洞来到金山,“因见山势明秀,遂募化四方,创成修建”。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目前,一些珍贵文物得到了保护,部分神庙如玉皇楼、王母殿得以修复。每逢农历三月三日和九月九日是这里的香火会,届时,八方信众纷至,或烧香祈福,或游览赏胜,一派盛世景象。重点古迹还有高崖观音阁、石家河菩萨庙、高崖围墙、鄌郚“刁家古井”等。
  鄌郚镇境内分布大型汉墓十多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古墓葬有雨落山“九女藏夫冢”汉墓群,路家庄清朝进士墓,大王庄汉墓曾发现涂以红彩的汉画像石,上刻有“车马出行图”。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树有北村的槐抱榆,槐高10.3米,干高3米,榆高17.6米。树龄300年以上;枣园有两棵:龙爪槐,胸径55厘米,高5.5米,树龄600年以上;文冠树胸径17.5厘米,高6米;北冯的黄连木(楷树)从孔庙移来,树龄300多年,主干2.6米,胸径78厘米,冠幅12.5米;西水的桧柏(米粒松)胸径66厘米,高13米,树龄300多年,都是方圆之内的稀有树种。时马姊妹杨、孟家峪古槐,北鄌郚古槐、石家河古槐都有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刘家沟有古槐,曾有七株,其中居南沟畔,五株散落成林,成为一大景观。
  鄌郚地处沂蒙山区边缘地带,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密布。丘陵滩涂,坡麓梯田,近山阶地,为山区地貌,属丘陵侵蚀地带。沉积了寒武、奥陶系沙页岩和白垩纪凝灰岩。属沂沭断裂边缘山体,为沂蒙余脉。南有金山和高山-寺山连绵,东有大山-雪山和马驹岭巍然耸立。寺山海拔210米,相传,山前有一庙,早已拆除不存,寺名已佚,故名寺山。而大山,海拔250米,突立于白浪河和九曲河之间,显得分外高大,故名大山,后改名西大山,山体连绵不断,居北过冶伦国道的是卞山,卞山曾以吉祥嘉言取名福山。海拔200米,植有柏树和刺槐,郁郁苍苍。杏山子地势缓荡,绵延有形,因山北坡多杏树而名。鄌郚大山、杏山一带富藏石灰石,为奥陶系灰岩。是生产水泥和烧制石灰的优质原料。并勘测粘土矿藏达200万吨左右。鄌郚的山岭主要有马驹岭,是昌乐县境内东南部最高的丘岭,海拔249米,一岭横亘,沟壑延绵。远望似马驹,首南尾北,故名。又说,以山上有马蹄状印得名。马驹岭绵延数十里,翘首东南端。地势缓荡,物产富饶,岭下有石碑(已毁),碑文为“古郚以东曰岺马驹”。马驹岭的传说包括金马驹的传说、银子沟的传说、公鸡沟的传说、望海石的传说、大王庙的传说和金耙银捞的传说,一直在鄌郚地区历代流传,车罗顶九顶连环,海拔381米,为昌乐县第一高峰。潍坊大地的母亲河发源于于此的擂鼓山。 “一溪贯群山,两岸列仙岫。”金山居西南而望,望之蔚然神秀。因山形似元宝,故名。主峰海拔246.3米,著名的“金山西瓜”就产在此山周围。金山为道家名山,夹山平谷有金山金观。三月三定为王母娘娘蟠桃会,传起源于远古以祈求人口繁衍为宗旨的仲春之会。雨落山有讹传之嫌,实为云罗山,《安丘县志·山川志考》载,安丘城西“六十里雨罗山,崭岩秀出。云气罗布,则雨侯也”。 明嘉靖《青州府志·地理志·山川》载:“雨落山,俗传欲雨,则山云拥盖罗布,故名”。山前旧有发云寺,寺前有土冢十个。1988年公布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雨落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九女藏夫”、“神泉沟”、“发云寺”、“雨落观”、“贞观庵”、“凤凰台”、“仙人脚”等等,每年农历4月8日和9月9日,为“发云寺”香火会,“罗成与七女藏夫的传说-雨落山的传说”被列为昌乐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鄌郚四面环岭,地落平川,还有高山、雪山、打鼓山、荣山等十余座。
  鄌郚河流众多,光照青山,波映大地,倒映着古往今来的民俗影像,见证了鄌郚大地的历史风云,“随山千万转,声喧乱石中”,河流是一部流淌的历史。居南而流的汶河是昌乐和安丘的分界河,古称汶水,系潍河主要支流。是鄌郚的母亲河,“汶河”之名,最早见于史载是《淮南子·地形训》和《前汉地理志》。全长165公里,流域面积1873平方公里,水量充沛。居北蜿蜒的白浪河,是发源于鄌郚的一条最为重要的河流,横穿昌潍大平原,流经潍坊市坊子区、潍城区、奎文区和寒亭区,最后经寒亭区央子镇流入渤海莱州湾。全长127公里,流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是昌潍大地的母亲河。“劈开马鞍移龟山,腰斩汶河灌良田”,高崖水库建成于1961年,占地面积15000亩,库容1.2亿立方米,为国家大二型水库,被称为昌乐县的“母亲湖”。南水北调工程是以高崖水库为主体,调汶河、白浪河之水入丹、桂两河系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干渠自南向北,贯穿县境,横穿孟津河、漳河、白浪河、九曲河、猪河、龙丹河6条主要河流,全长62公里,使9条河流相通,42座水库相连,控制上游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总调水2000万立方米,担负着沿途各镇、街道的农业灌溉及城区工农业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的调水任务,是昌乐县的“命脉工程”。“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鄌郚多醴泉,有花沟岩、盆泉子、圣水泉等,为鄌郚街的饮水之源,车载取汲,熙攘于晨昏之时,不亦乐乎。花沟岩为鄌郚第一泉,有怯病消灾之效,为人称道。盆泉子居二,汲水最多的是海眼泉子,与圣水泉同脉。古老而多情的河流,一路滋润、一路养育。滋润着鄌郚这片富饶的大地。
  鄌郚主要河流还有九曲河、漳河、孟津河、小潴河等。
  (二)
  鄌郚人民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清末民初王家河洼村农民王法堂组织四乡农民抗暴,砸了北展厂税局,营救出因欠款被押的王钦宗。又率领数万农民与军阀武装、地主团练激战,坚持斗争数月。展现了鄌郚人民的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
  高崖村的秦明堂是鄌郚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11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在安丘中学招集同志赴青岛,随赵魏、邓天乙等揭义旗光复诸城。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联络党人赴青州运动陆军独立。垂成之际,为陆军所捕,同年遇害。南张庄的刘明铎是鄌郚早期的共产党人,1923年在青岛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被国民党昌乐统治当局杀害。还有时马陈昌 “七七事变”时,在宋哲元部任干训班中队长,驻守北京南苑,在卢沟桥重创日本侵略军,后在淮海战役中率部投向共产党。泊庄刘善本驾机起义,飞抵延安,开创了国民党空军驾机起义的先例。为新中国的空军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山东第八区抗日别动队第三十二大队大队长刘汉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两次拉起抗日队伍与日军、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曾几次被国民党、土匪扣押,都虎口脱险,后被国民党昌乐县长张天佐密谋杀害于临朐县小桃花村,时年32岁。还有八支队独立团团长秦伯兰。在抗日战争开始时,出于民族义愤,毅然抛弃家庭和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回到原籍自筹钱粮武器,积极组织抗日武装队伍,维护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参加我军后,接受党的领导,服从指挥,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积极完成上级所分配的任务,为人民军队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早在1929年5月,昌乐中心区委在钟家后沟召开党员会议,研究武装党员和积极分子,待机举行武装暴动的问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年春,鄌郚的钟家后沟、高镇、王家河洼等村庄建立了党支部,或有了党的活动。1935年中共党员赵西林等转入鄌郚开辟工作,建立打鼓山党支部,6月,党员刘克礼在打鼓山建立了党支部,刘克礼任书记。并以此为联络点开辟当的工作,使打鼓山周围的山村相继建立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建立的地下联络站。成为山东分局和胶东军区联系的一条重要交通线。1936年5月,赵西林在打鼓山联络站,发动农民开展反对土地陈报的斗争,减轻农民负担。随着打鼓山抗日区队、打鼓山抗日自卫队和打鼓山抗日儿童团相继成立,打鼓山成为鄌郚西部山区小小的抗日根据地。
  1938年,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号支队司令员率部驻高崖。留下了“高崖十姐妹”抗日救国从军的佳话。1944年,我鲁中一团解放了汶河以南的广大地区,随着形势的发展,沂山专署、沂山军分区和鲁中军区一团联合成立的武工大队,在鄌郚、高崖、平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基本上形成了汶河以南为解放区,以北为国统区的局面。到了1944年3月,鲁中一团4个连,冲破梁家官庄以北数百名伪军的阻拦,将盘踞在龙王河的反动道会门武装“茹素团”打垮,摧毁李家河据点。到了6月,鲁中军区一团,奉命攻打高崖日伪据点。25日夜间,一团向高崖发起攻击,摧毁伪军据点。高崖西北角的日军据点工事坚固,加上日军连续施放毒气弹,一团即撤出战斗,挥师临朐。12月14日,鲁中军区一团再次攻打高崖敌伪重要据点,首次使用缴获的日本侵略军“四一式”山炮轰塌村中敌人盘据的“明楼”,全歼守敌,解放了高崖重镇。鲁中三地委书记兼鲁中三军分区政委霍士廉,鲁中三军分区司令员单洪率鲁中区三地委、沂山专员公署及鲁中三军分区党、政、军机关进驻高崖一带,此前在中共高崖区委领导下,先后建立了13个民兵联防团。高崖、包庄、李家庄民兵联防团的60余名武装民兵,配合区中队在北起鄌郚、南至汶河南岸一带活动。中共昌乐县委为开展对敌斗争。在敌占区的张庄、鄌郚两区建立武工队,开展敌占区工作。区武工队在昌乐县委直接领导下,配合区人民武装部,带领民兵联防团,运用游击战术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坚持边区斗争。
  1945年6月9日,八路军鲁中、泰山、渤海三军区配合新四军一一一师、八路军一一五师2万余人,越蒋峪、安丘,分5路向张天佐部盘踞昌乐的高山、荣山、南张庄、邓阁埠、大官庄、枣杭、宋家老庄、仓上诸据点发起总攻。战斗激烈,双方均有伤亡。8月7日,鲁中军区前线指挥王建安率2万余人,渡汶河北上,分两路向张天佐部盘踞的高山、荣山、南张庄、高老埠、邓阁埠等据点进攻。战斗至9日晨,向柳山寨一带转移。高山战役总共打了三次,最后一次在北面炸开了一个豁口,由于天亮了,就撤了下来。
  在鄌郚大地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945年6月8日,在攻打杏山中英勇献身的“单臂英雄”曹世范,鲁中军区发布纪念战斗英雄曹世范烈士的命令,并决定将杏山子命名为“世范山”。在高山战役中舍身炸碉堡的“爆破英雄”董立亭。后在山巅树碑纪念,周围小学有清明登山为烈士扫墓的风俗,为爱国教育之地。
  为了新中国,鄌郚儿女前赴后继,有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支援革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据《昌乐县志》公布的《烈士英名录》其中鄌郚烈士127名。早期的革命烈士有刘明铎、刘汉三、刘克礼和秦伯兰等。其中72名捐躯在朝鲜战场。只有一名烈士北村的李景贵牺牲在对越反击战中,级别最高的是空军少将刘善本1969年被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
  (三)
  鄌郚物华天宝,自然条件优越。地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655.8毫米,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适宜。鄌郚有悠久的西瓜生产历史,是中国无籽西瓜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无籽西瓜之乡”。曾作为中央特需瓜运往北京,出口到香港、东南亚, 2007年,前泉村支部书记张兆田联合16位农民成立了兆田西瓜产销合作社,拥有社员200多人,分布在全镇26个西瓜种植村,涵盖了全镇大部分无籽西瓜生产区域,大大促进了鄌郚镇的西瓜生产。目前以汶河、漳河、九曲河流域为基地,以纪中、兆田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镇农安办为保障,重点建设了泉头、田家洼两处千亩无籽西瓜示范园。鄌郚无籽西瓜面积已达1.8万亩,其中秋冬西瓜达8000亩,年产优质无籽西瓜1亿多斤。2001注册了“鄌郚牌”无籽西瓜,现已成为山东名牌。2010年又先后注册了“田合牌”和“纪中牌”两个无籽西瓜品牌,并申报了两个300亩的绿色无籽西瓜示范园区。该镇通过为无籽西瓜进行绿色、有机认证,包装以及品牌建设,开拓了该镇无籽西瓜的销售市场,广大瓜农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户均增收2000余元。大大提高了鄌郚无籽西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现在,该镇的无籽西瓜畅销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厦门、东北三省等60多个大中城市及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并与他们建立了稳固的销售关系,有供不应求之势。
  鄌郚笤帚闻名遐尔,是全国闻名的"笤帚之乡",笤帚专业生产村已发展到30多个、加工业户800多家、从事笤帚加工的人数达到10000多人,从松散型手工生产发展到集约式机械化生产,年加工笤帚5500多万把,产值1.5亿元,在镇区设立了占地4000多平方米、容纳经营业户200多家的笤帚专业批发市场,与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200多家经营单位建立了购销业务关系,客户遍及青岛、淄博、河南、江苏等20多个省市,日交易量20万多把,日最高交易额42多万元。曾多次被国际风筝会农副产品博览会评为金奖,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
  鄌郚镇是昌乐县有名的果蔬之乡,鄌郚镇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光、热、气自然条件良好,又远离工业“三废”无污染,因而非常适合瓜菜生产。蔬菜生产量占据昌乐县半壁江山。形成了以韭菜、芸豆、大姜、圆葱、山药、菠菜、西瓜为主,面积近5万亩的特色种植业。分别是西瓜2.8万亩(其中,鄌郚镇大棚无籽西瓜0.4万亩,大田西瓜1.4万亩),“汶水”牌韭菜0.6万亩,“汶水”牌山药0.6万亩,“汶水”牌芸豆0.4万亩,“汶水”牌菠菜0.5万亩,大姜0.3万亩,圆葱0.3万亩,大蒜0.2万亩,香菜0.4万亩,总产量30万吨。全镇培植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东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田园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分别为我镇的大姜和山药龙头加工企业,以兆田西瓜产销合作社、大洛车埠山药产销合作社、清风岭菠菜产销合作社为代表的瓜菜类专业合作社和协会达到了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5家,农产品品牌13个,有机食品转换基地4处,有机蔬菜认证达到22个类别,“三品”认证总面积3万亩。这些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社组织都建立了自己的基地,都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操作规程,基地户或社员都能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管理,严格用肥用药标准,特别是禁止了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确保了所产食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标准。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鄌郚镇通过政策推动、资源启动、典型带动、市场牵动,坚持发展镇村特色经济,培育经济“专业村”。目前,全镇逐步形成包庄村大姜、圆葱种植,泊庄村、南良村山药种植,泉头村大棚无籽西瓜,孔家庄笤帚加工、苇沟村白菜制种,清风岭懒水菠菜,台子村肉鸡养殖等40余个专业村,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多个大类。
  (四)
  由于鄌郚地处山东半岛南北交通要道,渤海的鱼、盐经过这里运往鲁南、苏北等地。所以,鄌郚作为这条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驿站,自古商贸业比较发达,素有“南鄌北都”之盛誉。
  清末民初,鄌郚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不前。农业是经济的主体,工业企业发展几乎是个空白。工业只有个体经营的小型手工业作坊,所占的比重甚小。自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德国修胶济铁路到昌乐县后,德国人开始在鄌郚高镇开矿采煤,直到1939年,民国县政府又经营开采,建立7个立井,雇佣当地农民开采煤炭,产生了昌乐最早的煤炭产业工人。1942年,民国县政府建设科在刘家沟举办毛织技术人员培训班,推广毛织技术,组成38处毛织生产合作社,发展毛织事业。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鄌郚镇抽调107人进行土法开采。同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定名为“昌潍专区青上铜矿”。地方国营企业,隶属县建材局。全矿开采完结,经省、地、县有关单位验收后,同意闭坑。共开采11年,实际产矿石85万吨,品位平均0.6%,产纯铜金属量为4676吨。因资源枯竭曾转产纤维板、水泥和铸钢件生产。矿产经济和手工业带动了鄌郚经济在全县的率先发展,成为全县乡镇经济的龙头。
  鄌郚是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由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束缚,农工商发展缓慢。解放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土地改革,走互助合作化道路,改革耕地制度,推广种植技术,农业发展迅速。解放初期,王家庙村的杜光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王家庙办起由20多户农民参加的金山互助组。继而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他联合附近12村,成立了金山高级农业社。撤区划乡后,杜光舟任金山党总支书记。根据本地特点,他带领全体社员大干一冬,建成了金山第一座蓄水7万立方米的水库,并建扬水站一座,渠道2000米,灌溉面积900多亩。他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到多种经营和工副业上,走以工补农、农副结合的道路。他组织全乡20多名有技术特长的农民进行专门培训,因地制宜,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办起石灰窑、胶补修配厂、织袋厂、打绳厂、磨坊、油坊等工副业,年纯收入4万多元,增加了集体和个人收入,调动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他是建国后的鄌郚最早的农副产业实践者。也为后来的庭院经济的勃兴播下了点点星火。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建立了不同层次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进入了商品经济的新领域。
  1980年,鄌郚副食品加工厂始产苹果汽酒和香蕉汽水。1987年,乡镇企业家吕凤祥,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创建了水泥厂,1989年,44万吨水泥生产线正式投产。产品出口法国、韩国等地。同时期的企业家有钟衍录、吕策、王欣美等。
  潍坊龙海民爆有限公司是国家定点民爆器材生产厂,现已挤身全国民爆行业50强。近年来,该公司抓住国家民爆行业拔点培强的机遇,果断决策,连 出重拳: 2005年,龙海公司兼并重组邹平八四工厂;2008年,又买断招远七六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整体资产,公司年民用炸药生产规模由原来的1.5万吨猛增到4.5万吨。一跃成为全省同行的“大哥大”。公司先后荣获山东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潍坊市“市级先进企业、明星企业、百强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现已发展成为全国50强、全省产能第一的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昌乐县宇通服装有限公司始建于1987年10月,是专业生产针织服装的民营企业,总资产700万元,占地4亩,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现有职工160人,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下设织布车间,裁剪车间,印花车间,3个成衣车间,整装车间。2003年被国家批准为进出口生产企业。
  鄌郚乐器产业发端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1972年,山东大学教授姚文姗被打成右派下放到鄌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直爱好小提琴又有制琴技术的姚教授,尝试做乐器。一开始做的京剧用乐琴30元一把,在青岛卖得很好,姚教授便成立乐器厂。当时搭的是工棚,只有七八个人,随着规模逐渐扩大,开始生产大、小提琴、月琴、琵琶、二胡、柳琴等民族乐器, 80年代末期,韩国客户权海龟与当时的镇乐器厂合资成立了缪斯乐器公司,生产木吉它和电吉它。后来镇里又创办了一家百灵乐器厂,这两家企业成了鄌郚乐器产业的“孵化器”.现在鄌郚七成以上的乐器企业厂长、经理,都是从这个企业走出来的技术、营销骨干。目前,全镇的电声乐器生产企业和配件企业发展到80余家,其中22家有自营进出口权,乐器产品包括电吉他、电贝司、电钢琴、音箱、木吉他、木贝司等6大系列360多个花色品种,产品销往美国、德国、俄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09年乐器产量达到400万把,产值35亿元,有2个企业产值过亿,10家企业纳税过百万元。2007年,鄌郚镇被评为首批“山东省特色产业镇”,2008年被评为“山东省电声乐器产业基地”,2009年被评为“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为给乐器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鄌郚镇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集“乐器展览展示、产品研发、质量检测、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乐器产业发展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鄌郚镇党委政府将继续加大力度,依托乐器行业协会,规范电声乐器产业,提高乐器产业运行质量,膨胀乐器产业规模,努力打造集乐配加工、乐器制造、成品包装、物流商贸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电声乐器产业园区。成长中的鄌郚镇乐器产业成为山东省特色产业的一朵奇葩,近年来得到了省市内各级领导关注,香港《文汇报》、《大众日报》、《中国乐器年鉴》等知名刊物对鄌郚乐器产业发展情况作了详细报道,进一步放大了“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的品牌效应。鄌郚镇的吉他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
  鄌郚镇在全县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2006年以来,鄌郚镇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统筹城乡发展,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招商,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县前列。鄌郚、高崖、包庄3个项目区齐头并进,乐器、化工、塑料、针织服装、旅游用品、食品加工、蔬菜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形成了以大沂路、沙丁路、高包路为框架、辐射带动全镇经济的“金三角”.龙海民爆、金凯利化工、宇通服装、百灵乐器、东宝食品等一批骨干重点企业膨胀迅速,乐器、化工、塑料、针织服装、旅游用品、食品加工、蔬菜加工等特色产业优势日益明显。培植壮大机械制造产业,以亨斯特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全不锈钢消声器专利技术为依托,新引进了凯利达汽车配件、赛伦特汽车配件、正友汽车配件和奇安特汽车不锈钢消声器等4家企业,形成了全国知名的全不锈钢消声器生产基。地截至2006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23家,工业经济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镇内有世纪美联、康佳等连锁超市近20家。
  引领农民产业致富,唱响新农村建设“和谐曲”。以鄌郚汶河、漳河、九曲河等流域为辐射范围,以卢氏牧业、齐鲁星牧业、东宝农业科技开发、清风岭肉兔养殖四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4万亩鄌郚西瓜、优质大姜、懒水菠菜、汶水韭菜等省级无公害农业品牌生产基地为基础,通过兆田西瓜、泉头韭菜、汶河大姜、清风岭菠菜等4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推动全镇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专业村”引擎农村“经济列车”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鄌郚镇通过政策推动、资源启动、典型带动、市场牵动,坚持发展镇村特色经济,培育经济“专业村”。目前,全镇逐步形成包庄村大姜、圆葱种植,泊庄村、南良村山药种植,泉头村大棚无籽西瓜,孔家庄笤帚加工、苇沟村白菜制种,清风岭懒水菠菜,台子村肉鸡养殖等40余个专业村,涉及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服务等多个大类。苇沟村通过白菜制种,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比附近村庄高出2000余元。在苇沟村的带动下,不仅附近的时马、白浪河等村做起了白菜制种,就连与之交界的临朐县的一些村庄也开始“跟风”,带动了附近40个村庄的800余户农民共同发起了白菜制种“财”。像苇沟村一样,泊庄村山药种植辐射十余个村庄形成了5000亩的山药种植基地。泉头村大棚无籽西瓜种植带动附近10余个村庄的瓜农走上了致富路,“专业”经济有效地起到了带富一方的作用。
  (五)
  鄌郚镇遵循“北控南优、西拓东展、功能分区、组团建设”的城镇发展定位,科学定位、高标准规划,通过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组团式城镇体系正在迅速形成,小城镇的承载力和拉动力日益显现。2007年鄌郚镇聘请潍坊规划设计院对镇区进行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建设了笤帚商业街、服装商业街、乐器配件商贸城,中心幼儿园、漳河户外用品商贸街、鄌郚产业园等。2009年鄌郚镇在旅游规划中,根据镇域内的景观特点,聘请山东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确定了“一心一轴两点三区”的总体旅游发展框架。一心,即鄌郚镇驻地旅游景观核心,包括电声乐器产业景观区和城镇古城风貌景观区;一轴,即大沂路旅游经济发展轴;两点,即漳河社区和白塔社区两个新型社区建设示范点;三区,即打鼓山风景旅游区、金山特色农业观光区、仙月湖水利风景旅游区。鄌郚镇注重体现乐器产业特色,在城镇功能布局、节点建筑、人文景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根据总体规划,整个城镇建筑采用了“烟灰色”主色调,体现了鄌郚镇的古镇风貌;镇区南北入口、音乐文化广场的变形吉他、音符雕塑和商业广场等重要节点建筑用“中国红”表现音乐的律动和活力,充分展现出了鄌郚城镇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增强了视觉冲击力。潍坊盛唐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鄌郚镇区先期开发的盛唐现代花园·南鄌商业街售销得很火爆,引得外资纷至沓来。目前,鄌郚社区·龙海花园项目,作为迁村并点建社区的示范工程,投资1.5亿元,建设多层住宅楼、连体别墅和社区服务中心,总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容纳社区居民800户,建成后可将南刘家沟、前孔、后孔、郑家庄四个自然村整体迁入社区,实现农民变市民、平房变楼房的目标。同时,为紧密配合全县教育布局调整,这个镇规划设计了教育组团工程,项目总投资3.2亿元,分二期进行。全部工程结束后,三处中心学校全部达到国家级建设标准,可将全镇的中学、小学、幼儿园合并到教育组团内,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鄌郚镇的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鄌郚镇不断加大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教育组团、群众服务中心、道路等配套设施相继完成,城镇的辐射力、集聚力和吸纳力明显增强。鄌郚镇为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和企业,按照“集约用地、组团开发”的原则,集中建设了“行政服务大厅、计生服务中心、农电服务中心、消防站”等四大建筑为一体的行政服务组团。“鄌郚镇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设立了党群服务、社会事务、综治维稳、建设规划、劳动保障等多个窗口,实行“一站式”服务,抽调镇机关业务精通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在大厅集中办公,最大限度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间。建立完善了首问运行机制。在显眼处公开服务事项、政策依据、办事程序、申报材料、办结时限等内容;公示领导分工、办公人员、管区干部、惠农政策等。最大限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到目前,全镇共建立镇镇群众工作服务中心1处,社区服务点8个,便民服务队26支,3700余名镇村党员干部参与为民服务,发放便民服务卡近1.8万张,鄌郚镇消防站的建成启用,进一步提升了昌乐县南部地区灭火救灾和抢险救援能力,鄌郚中心卫生院是全县镇级医院中硬件最好、服务最优、效益最佳的卫生院,医疗服务范围涉及周边3个县(市)10多个乡镇,近年来,鄌郚镇大力实施医疗保障惠民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的就医、养老问题。先后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鄌郚、高崖两处卫生院8000平方米的病房楼,新上了自动生化分析仪、CL、胎儿监护仪等大型医疗设备50多台(套);投资700万元建设了62处农村标准化卫生室,打造了镇域15分钟就医圈。投资300万元,对敬老院进行全方位改、扩建,硬化道路500米,新建高标准住房24间,新上了集中供暖设备,太阳能浴室、餐厅、娱乐室一应俱全。入院老人生活基本实现了居住公寓化、环境公园化。并计划投资300万元新建一座集生活、娱乐、健康、医疗于一体的高标准老年公寓,使集中供养率达到90%以上,把敬老院建设成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生活舒适的乡镇一级敬老院。政府积极打造服务平台,切实转变行业工作作风,努力为群众提供一流的服务。全镇新农合参合率、困难群众帮扶率、大病救治率连续3年达到100%,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鄌郚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作业精细化、机制长效化的“五化”标准,努力创造“清洁、优美、文明、和谐”的镇村人居环境。
  全镇义务教育普率达到100%,中考成绩连年稳居全县前列,日前,投资2000万元的镇中心小学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新建教学楼2座,实验楼、学生公寓楼各1座,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先进教学设施,所有工程8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可进一步改善当地办学条件,昔日辛勤耕耘,今日桃李芬芳。近年来,全镇有8处中小学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镇中学、镇小学等四处学校被评为潍坊市语言文字示范校, 5处中小学被评为潍坊市美化绿化先进单位,高崖中学、高崖小学被评为潍坊市图书使用示范校,包庄中学被评为潍坊市传统体育项目学校,鄌郚镇中学、镇小学、镇中心幼儿园年年被评为昌乐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昌乐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昌乐县校本研究先进单位等,获得潍坊市教育创新奖、燎原奖10多个。优秀教育人才脱颖而出,涌现出了山东省教学能手一人、潍坊市教学能手26人、昌乐县教学能手180余人等优秀教育人才。中小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电脑制作、机器人比赛等活动中有12人获得省以上成果奖。优化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规划设计了投资3.11亿元的鄌郚镇教育组团项目,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建设中心小学新校,项目占地60亩,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7月31日前交付使用。二期工程,投资2.81亿元,建设中心中学新校、中心幼儿园新校和教师公寓,于今年3月29日开工建设;教育花园项目,占地110亩,总投资1.8亿元,主要建设多层住宅楼27座,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职工活动中心等健身娱乐场所,可容纳800户教职工入住,大大改善全镇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鄌郚镇大力实施文化教育惠民工程,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先后投入1200万元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和综合文化体育中心,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漳河、鄌郚、枣园、包庄等12处农村社区和26处农家书屋,68支庄户剧团活跃在农村舞台。通过开展和谐创建、文明单位争创等文体活动,宣传了党的富民政策,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了和谐融洽的乡村文明新风尚。形成了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鄌郚镇以建设生态鄌郚为目标,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加化宣传教育,细化任务目标,强化工作推进,严格考核奖惩等措施,大力实施“水系绿化、山区绿化、路林建设、企业绿化、镇区绿化”等五大绿化工程,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城镇。目前已完成白浪河、九曲河、汶河、漳河等水系绿化1300亩;完成打鼓山、高山、雨落山等荒山绿化900亩;完成上河洼、鄌郚、包庄等8个村和龙海民爆、利华乐器、东方乐器等11个企业的企业、村庄绿化;完成西水、丁家庄等村的墓地绿化10亩;完成2600米的平包路绿化;新建杨庄、沙沟、南良、大岔河等农田林网2000米,完善农田林网8000米,完成四旁植树15万株。全镇林业合作社发展到4家,林木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35.9%,其中镇区高标准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金银花、板栗、核桃、蜜桃、甜柿等特色经济林面积800亩,林业的经营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提高。
  (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鄌郚在商周时期历经了莱夷部落的历史进程,一直为莱夷国国都,是整个胶东半岛的经济文化中心。早于伯禽封埠鲁国,太公封地营丘。自孔子杏坛讲学,收授三千门徒,开启了教书育人的先河,鄌郚地处齐鲁边缘地带,时为郚国古城、鲁国下邑,浓厚的文化教育气息一直浸润着鄌郚大地。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公冶长就在郚国开办书院讲学,学风蔚然盛行。
  鄌郚文学艺术繁荣,鄌郚最早的鄌郚文化名流是东汉末代名士管宁和邴原,在科举取士年代涌现出了刘恒、刘潆符、秦勷、秦登云、秦登龙、于良弼等古圣先贤。曾任浙江东阳县令刘潆符卸任归来后至东武设帐教授,著有《四书制义》,刘树卸任湖北宣恩县知县后主营陵书院讲习、著有《松月庐制义》《松月庐制义》,明朝鸿胪寺天坛主祭赞礼秦勷著有《桧阳讲义》四卷,主修《密县县志》等
  李家庄的秦佩珩是我国较有影响的经济史专家、著名的历史学家。除主修经济学外,兼修文学、史学。大学期间,他写了散文集《椰子集》教授其间,他发表了《经济史研究的昨日今日和明日》、《辽代货币新考》等学术论文,并出版了《埋情记》、《春蚕集》等诗文集,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明代经济述论丛初稿》、《明清社会经济史论稿》等专著,在国内史学界享有较高声誉。著述丰富,出版发行《爱庐梦影》《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宋诗话辑佚》《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照隅室杂著》《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艾青春著有《力》《热》《机械》等学术专著,毕业于黄埔军校十七期步科的郑琏,主持撰写和编辑少数民族五种丛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概况》、《塔吉克族简史》、《新疆维吾尔族社会调查》《腾飞的哈密绿洲》等20余种书籍。大王庄的王法彦 在任职潍坊市教委主任期间主编了《潍坊简史》,高崖村的秦晓鸣担任过《昌乐县志(1992年版)》主编。先后出版了《回首高崖街》(原《高崖村琐忆》)《营陵诗略》《昌乐现代名人》等个人专著。大王庄的朱彬占先后有报告文学集《丹水撷英》、文艺作品集《五彩石》散文集《榆树枣树》、《汶水月光》等4部专著出版。同时,还主编了《浩然与昌乐 》、《 昌乐县政协志》等。中辛庄人秦汶民任职昌乐一中校长,主编了《昌乐一中70年》和《昌乐一中校志》,编著了《传统节日》《校园金曲》《钢笔书法》等,东庄刘超先后有100余篇文章在国家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编著了《巴金论》《论美的实践性》,程家漳河的刘玉平出版了《易学思维与人生价值论》和《周易与人生之道》两部专著,主编了《学校文化策划--理论与实务》《思维学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徐家庙村的石明庆出版学术专著《理学文化于南宋诗学》一部,中河疃村的侯京友先后在省、国家级刊物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撰写)教育理论著作、教材及学生读物50多部。邢家庄村的邢同渊主编、参编教材、著作8部。南良村的辛作义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辑参编教材5部。高崖村的秦景林创作了《扯不断的姻缘》《绿潮》和《唐太宗》,钟家庄的钟华主编了《秘书辞典》《政务信息科学概论》《办公室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上东山的田恒枫著有《高校德育概论》,曾任昌乐县人大主任的张克泰生前留下了的《张克泰读史札记》也出版发行。
  泊庄的刘天鹏专业从事文学创作著有报告文学集《首阳山的后代》,纪实文学《宝石城之光》、《雨落山下泊庄村》、《从泊庄走出的将军》,散文集《情愫》,长篇小说《浮生》、《浮雕》、《古槐泪》、《雨落山》,《风·雨·雪》三部曲,主编营陵儿女丛书《中国西瓜第一镇》、《昌乐党校正规化教育二十年》、《民营企业家传》、《汶阳作者素描》《魏家庄村志》和《中国商界·齐风》杂志等。散文集、纪实文学7部,结集作品集1部,约500万字。孔家庄的吴汉宾出版诗歌、散文、戏剧、中短篇小说、文学评论、文艺理论、报告文学等作品三百余万字,作品和论文多次在国内获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顺遗恨》、《夏日拯救》、《上帝无言》等,长篇纪实文学《记忆浩然》等,电视剧本《蓝宝石之恋》、《家事国事》(合著)等,短篇小说结集出版《笼中人》《北晨短篇小说选》
  还有王立庆的散文集《曾经沧海》《岁月留痕》,刘美堂的诗集《梅堂诗选》《杏雨轩诗汇》,刘长胜的散文集《六顺图》,张克奇的《在黑夜里醒着》,张克刚的《穿越太阳雨》,徐一波的诗集《深耕》《抛物线》(与人合作),赵志刚:《我的母亲》,刘胜民的长篇小说《丰碑》王华一的《岁月行吟》等
  鄌郚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在境内广泛分布,又受古老齐鲁文化的影响,历代文事昌盛。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鄌郚文学开始萌芽。著名作家浩然曾在生活极其困难的时期,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结识和熏陶了很多文学爱好者。他的很多作品如《车轮飞转》、《送菜籽》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秦晓鸣先生形象地称为:“浩然老师在汶河岸边,不仅仅是送来了菜籽,更重要的是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鄌郚文学爱好者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大多局限于通讯报道。再后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一部部文学作品像蚕蛾一样破茧而出,一个个文学新人也略显名声。鄌郚籍作家的文学成果丰硕,文学之花绽放汶阳大地,成为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鄌郚籍的文学作家主要有刘天鹏(长篇、报告文学)吴汉宾(长、中、短篇)秦景林(长篇)秦晓鸣(诗歌)朱彬占(散文、报告文学)刘玉平(理论、学术)路来森(散文、书评)刘胜民(散文)王立庆(散文、诗歌)张克奇(散文)李庆锋(散文、诗歌)等
  鄌郚的文人学者受前辈影响,书画艺术各具特色,杨庄的杨振环一直从事美术编辑。创作、发表连环画五十余套,插图、速写、宣传画两千余幅。包庄的李瑞兴现为中国国画艺术家协会会员、台北故宫书画院名誉院长,国画以山水为主,兼花鸟,尤精牡丹。获奖无数,入编典籍几十部。中辛庄的秦公民尤其爱花鸟。作品被多家刊物登载,并被外国友人收藏。青石河的石兴亮现为山东省老年书画院士,被予“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百杰”称号,尤擅工笔花鸟,仕女图,东水的李光艺被誉为“乡野怪才”,为“中国漆画第一人”,北村的刘文正喜书画、善鉴赏,临帖摩画有天分。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是潍坊当代十大著名书画家之一。师家沟王全战是山东民间工艺大师,是中国烙画艺术第一人,石家河秦晓楼书法作品行展中多次获奖,其硬笔书法被用作本校书法教材。韩家新高庆峰师法二王,追求其作品多次获奖。赵庄的张克刚为“中国易书第一人”
  鄌郚籍书画家主要有杨振环(版画)秦公民(写意)李瑞兴(工笔)石兴亮(工笔)李光艺(漆画、书法)刘文正(写意、篆刻)高庆峰(书法)秦晓楼(书法)
  鄌郚群众有爱好娱乐的传统,民间的娱乐活动,多为群众自发形成,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的是职业“鼓乐班”,有的是曲艺团体,跑旱船,扭秧歌,吹拉弹唱,载歌载舞,活越在逢年过节、集市庙会,极大地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
  民国时期,高镇村的刁宪丰年轻时,拜安丘县吴家庄鼓书艺人吴连庆学艺,出徒后,来往于诸城、沂水、日照、临朐等地,以说唱大鼓书为业。解放后,继续从事曲艺工作。他的说唱曲调具有到山东东路大鼓特色,乡土味浓,旋律流畅、吐字清晰,大开板、小开板、紧流水、串子口、四平腔等6种曲调具备,深受听众欢迎。在昌乐曲艺史上独成一家,久享盛誉。代表书段《血手印》、《江宁府》等。1955年、1962年,曾两度代表昌乐县参加昌潍地区代表队出席山东省曲艺汇演。由他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炮打高崖村明楼的故事创作并演唱的《功劳炮》,在山东省曲艺汇演中被评为二等奖。先后被吸收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教育工会会员,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
  泊庄村刘感照组织业余京戏班,先后请3位寿光艺师教戏,演出《双蝴蝶》、《玉堂春》、《孔雀东南飞》、《甘露寺》等大型传统剧目30余出。除在当地演出外,还到安丘县南邵、凌河和临朐县柳山一带演出,名噪四乡。刘感照一家祖孙三代同台演出,被传为佳话。1959年,主要演员参加了公社文工团,主排新京剧《三世仇》、《风雷渡》和《夺印》等。 包庄乡泊庄子弟班,1949年由刘培兰等30余人组成。演出小剧目《东京》、《西京》、《小姑贤》、《桂花庭》等,1950年改演京戏。此外,比较知名的子弟班还有高崖的师家沟、时马、鄌郚、牙庄、高三、师家沟等12个村的庄户剧团、秧歌队。
  鄌郚知名的民间艺人有徐士温(坠琴、京胡)李庆锋(吉他、二胡)曹志隆(唢呐、笛子、京胡)李庆收(坠琴、京胡)吕范(京胡、琵琶)
  回顾历史,倍觉鄌郚古老文明;总结现在,深感社会发展迅速;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鄌郚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用心血和汗水,努力打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