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俗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农业习俗
  旧时,境内居民以务农为主,重农桑,贱工商。清代乾隆年间,临朐人马益著编著的《农村日用杂字》,开篇就提出“人生天地间,庄农最为先”,充分反映出这里的人们以务农为本分的重农思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技术的落后,为度日、求温饱,养成了勤劳细作,节俭持家之习。农民家庭男女劳作有别,一般男耕种、女理家。妇女在家中日常多是“缝缝连连,推磨压碾,生孩做饭”,所以妻子习惯称丈夫为“当家的”、“外头的”;丈夫常常称妻子为“内当家”、“办饭的”。解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农村妇女也走出家庭,务农、从工、经商,成了“半边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的开放意识、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增强。舍得智力投资,学科技,学手艺。他们以农为主,兼作他业,或亦农亦工,或亦农亦副,或亦农亦商,或进城务工经商等。以勤劳致富,争当“冒尖户”为光荣。  旧时,农村生活节奏缓慢。农民一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习惯。在劳作中,无论春季、夏季,还是秋季,锄地时在中午休息叫“歇晌”,收割作物则不歇晌,称作“歇锄不歇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作跟着太阳转。勤快之家,一年四季“黎明即起”,谚云“若要富,鸡叫三遍离床铺”。早起后,或洒扫庭院,或背烘篮拾粪,有“勤上坡,懒赶集,出门背上烘篮子”的过家之道。一年四季,春、夏、秋3季劳作,冬为“冬闲”。农忙时节,地里的活一般分为五“拍”, 早晨“拍”,上、下午各两“拍”,从不懒作。歇勤了人说“懒”;歇少了人说“细作”。 境内庄稼人“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一年的生产活动一般过了“无宵节”开始。开冻就出烘,捣碎用车搬,俗称“送粪”。平原地区用车运,山区则人挑或驴驮,然后按农时适时耕种。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俗语说“春打六九头,遍地走耕牛”,反映出春耕春种的大忙景象。60年代前,春耕多沿用木犁。山区梯田,大地不上亩、小地两三锄的小块地,多用锨镢刨耕。春播习惯用“耧”,也称“耩子”。播种是门技术活,非常讲究。做到“耩子拾掇就,种金尖又尖,耧斗锤拴好,耧仓板休偏。下手种秫秫,早谷省的翻。黍子共稻,打砘不怕干。棉花严
  搪耢,芝麻咱须搀”。春暖花开时节,昌潍大地,呈现出一幅幅春播“牛耕图”  立夏之后,赶紧“剜苗”定苗,接着压荐迎麦收。一年四季,夏季最忙。俗话说:“三秋不如一麦忙”。农历五月麦收季节,常有干热风,麦子熟得快,农谚有“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因怕雨淋雹打,均把麦收称“抢收”。麦收天长干重活,往往天未明即起,半夜收工,早、午餐都送到地里吃,有的上午或下午间歇时加上
  一顿“贴晌”饭,上午叫“傍晌”,下午叫“贴晌”。送饭者肩挑一担,一头为筐,盛主食菜肴,一头为罐,盛稀饭或汤水。吃饭时,田间地头,一家一伙席地而坐。
  境内多数地区习惯以镰割麦,少数地区习惯用手拔麦。麦收之后,天气炎热多雨,夏种玉米、春苗生长旺盛,这时农民忙于锄地施肥,田间管理。庄稼人锄地习惯找“火口”,讲技术。讲究头遍刮,二遍挖,三遍四遍趟啷着耍。夏天锄过地来,即“挂锄歇夏”。  秋分过后,是一年仅次于麦收的第二个农忙时节。农民忙于割谷收豆掰“棒子”(玉米),拾棉摘果打高粱,倒荐种小麦,收种兼做,可谓“三麦不如一秋长”。人们习惯称秋季为“金秋”。金秋季节忙中有乐,收连着种,压荐进行,不违农时种小麦。谚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适宜”。种好小麦后,八月中秋,家家户户改善生活庆丰收。
  农历十月,坡里、场上拾掇完,粮食入囤。入仓时忌估产,期望囤里粮不见少、吃不完。全年吃、穿、烧、用及牲口草料都收藏起来,进入了冬闲。山里人们则不同,麦后“封山”,禁止放牧;秋冬忙“放山”,干到年下。入冬以后,勤快人家拾粪、拣柴;有条件的农户开展工副业生产,或抗纺织,或开油、粉、豆腐等作坊;或作小本生意,以添日月。对土地每年耕翻一至两次,耕翻时春天多从地两边开犁,称“交耕”,秋天耕地多从地中间开犁,叫“扶耕”,统称“春交秋扶”,目的使地中间和两边保持平整。
  50年代后期,集体生产,农业机械增加,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习俗。公社化时期,队长吹哨,劳力便到,指派农活,分头去搞。冬春治山、治水,不准搞副业。70年代,化肥为主要肥料,大部机械耕、种、割、运。上坡干活,间歇时喝茶水、下棋、打扑克、听收音机成习。80年代,实行生产责任制,习惯歇大晌,早上出工早,下午收工晚。不少农民利用农闲从事商品生产。多余劳力,进城务工经商,许多庄户人家成了“万元户”。农民富了,农忙过后,演电影、请戏班,庆贺丰收。不少老年庄稼人农闲进城旅游观光,开眼界,安度晚年。  旧时,庄稼人靠天吃饭。庄稼长的好谓之“神长”,产量高称之“神收”。二月二,“打囤”“上梁”,祈求五谷丰登。种麦前“夹糕”,意祈麦子长的高。割麦前改善生活,称之“润镰把”,寓意快割丰收。并常有“祈雨”、“贺雨”之举。解放后,破除迷信,提倡科学,此俗已无。养蚕者忌说“死”,蚕屎称蚕沙;忌说蚕长,而称作高;卧蚕出蚕时,忌戴孝人和产进入蚕室;出蚕后忌蚕室方向动土;蚕室内禁止睡觉。  旧时,农忙时节,富裕之家,地主豪绅,常常雇工生产。贫穷人家,特别无地之户,常出卖劳力,养家糊口。雇工有长工、短工之分。雇一年或几年者叫长工。雇长工谓之“雇觅汉”。雇一日或几日者为短工。雇长工,则双方签订合同( 多为口头合同);雇短工,每日到村头工夫市上领,称为“典工夫”。 此举土地改革后已无。
  公看义坡、亲友互助,为乡间古往今来传统良俗。旧时农忙季节,邻里亲友之间,常以“搿犋”形式,农具、劳力互通有无,合伙耕作;或劳力多的户自己的活忙完了,帮助劳力少的户,分文不取,谓之“穷帮穷”、“亲帮亲”。解放后,此俗发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此俗继承且有创新,叫做“富户帮贫户,大家同奔富裕路”。先富户对贫困户帮劳力或资金、科技。体现了社主义的一代新风尚。农事耕种收割,贫困农户多相互帮助,有的不计报酬,有的以工换工。耕地,多采取搭伙形式。春季搭好,秋季不另搭,叫“春搭秋不散”。
  商业习俗
  民国时期及以前,潍坊境内商业多私人经济,主要以店铺、摊贩和行商3 种形式经营。旧称经商为“做买卖”、“开店的”或“开铺子的”,也俗称“坐商”;称行商为“跑脚的”,叫走街串巷卖日用百货的为“货郎”。店铺有大小之分。本钱多,店面大的为“店”;钱少,店面小的为“铺”。店铺的经营场所称为“店面”、“铺面”、“门市”、“门面”、“门头”等。称店主为“掌柜”、“掌柜的”,称店员为“伙计”。店员等级也成定俗。入门先要学徒2年或3年,学徒期间,只管饭,不付工钱,或给少量零花钱,名为“鞋钱”,即“跑腿磨鞋的钱”。满徒后干
  得不错,可以留用者,则按月领取工钱。再过若干年,仍干得不错,年终还可以领到一部分奖励钱,称为“吃劳金”。再进一步,参与了重要经营活动,“买卖”做得很红火,掌柜的年终从盈利中拿一部分按比例分给伙计,称为“吃份子”或“吃
  红利”。  店铺的招幌,是传承已久的商俗。招幌或牌匾、或挑帘,因店铺大小、行业不同而异。旧时境内城乡店铺多以寓意“吉祥”、“兴隆”字样命名,或取“信义”、“德行”之意起“号”,或追求风韵典雅,或着力突出地方特点和经营商品的特点等。总之,用字考究,各有寓意新颖,构成了一首56字店铺牌号集诗:
  顺裕兴隆瑞永昌,元亨万利复丰祥;
  泰和茂盛同乾德,谦吉公仁协鼎光。
  聚益中通全信义,久恒大美庆安康,
  新春正合生成广,润发洪源厚福长。
  潍县(今潍城)有盛极一时的“八大祥”,即福聚祥茶庄、同祥绣货庄、德聚祥绸庄、端祥、惠祥织布厂、兴祥绸缎庄、蚨祥银号、隆祥钱庄。安丘县有号称“八大泰”的德元、元顺、德顺、同顺、重兴、德兴、义顺、汇元8大钱庄。 其他各县城镇,均有取“吉祥”、“信义”、“典雅”等意命名的店铺商号。  店铺名称、招幌均力求醒目,多求名人题写。有用门匾的,有用木牌、铜片的,有镌石于门首的,有用旗招的,还有以特殊标识为幌子的。如杂货业门口摆一捆“元书纸”,茶庄铺前放一原篓茶为标识;药店门口竖有“通天牌”,兼作广告;鞋业店铺的牌子下则画一只靴子作为标志。
  建国后,商业逐步发展。特别经过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私人商业变为公私合营、集体和国营,成为以国营商业为主体的商业体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成为国营、集体、个人、私营、合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经营体制,更加繁荣。原来的店铺已有新义,代之而起的有“百华大楼”、“商场”、“公司”、“商店”等,农村则为“供销合作社”、“小社”、“小卖部”等。称负责人为“经理”、“主任”,称工作人员为“售货员”、“服务员”或直称其职务员。理发的称“理发员”,管帐的称为“会计”、“出纳”,管物的为“保管员”……。
  旧时,无论饭店旅馆、布店茶庄,还是药铺、古玩、杂货店,都十分注重“门头”或“门面”。门面装饰醒目,店内陈设考究。特别那些寓意深刻的题联挂幛、文人墨迹更为店铺增辉。尤其逢年过节,开业庆典,巾联挂匾,宴请宾客,礼俗不凡。店铺开张营业之日,俗称“开市”。门面多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内容的门联。早上鸣放鞭炮,店主开门接待顾客,晚上设宴款待宾客,此俗沿用者多为个体户。春联则更为醒目,有“宝马驮来千倍利,钱龙引进四方财”、“大财源百川汇流,新生意六合同春”等。除贴对联外,所有店铺的钱柜、帐房必贴“招财进宝”、“黄金万两”或“日进斗金”大红组字斗方。
  旧时,店铺禁忌甚多,一般店铺扫地忌向外扫,谓之财水外流;忌坐门槛、钱柜,忌摔算盘、帐簿;还忌“散”字,称大蒜为义和菜。跑生意的忌早上出门碰见兔子,说见了则会全天一事无成。最忌说“黄”字,谓“黄”有倒闭之意。故称黄表纸为“吉表”,黄瓜称王瓜,甚至把黄金也要称为“元宝”。  店铺都有店规,即规章制度。旧时的店规,行业不同,繁简各异。一般遵循顾客进门首先站起打招呼、让坐,然后再问他买什么;一个顾客由一名店员陪到底,内部称为“人盯人”;店员为顾客取货要先取中次货,顾客嫌次再拿好货,避免“拿顶了”,先拿好货顾客要不起而受窘,“拿顶了”即为失职;店员不准与顾客吵嘴,吵嘴即犯铺规,即使顾客无理取闹,也要使之化为祥和;顾客出门,店员要站起来点头送行。
  旧时,没有固定“门面”的经商者,一为“行商”;二是“摊贩”,摊贩的门类很多,经营方式各有不同;三是走街串巷的,他们以各种独特的吆喝声或代声招徕顾主。如货郎或染布的,用小鼓代声,名为“货郎鼓”,碗口大的小鼓与小锣各一,锣在上,鼓在下,镶在一木柄上,左右各有线锤,摇动则锣鼓齐鸣,可摇出许多花点。算命的、卖糖的都打“铛铛”,声音虽差别不大,但乡间人一闻便知。卖
  豆腐的则敲木梆或吆喝“换大豆腐了”。卖山楂糖球的,潍城称为粒糕,吆喝“冰糖大粒糕”,在高密城则叫卖“糖球”。卖包子、烧饼、酱菜的,分别叫卖“烫面包,一包肉的”、“豆沙瓤的烧饼”、“辣酱辣菜萝卜干”。如此等等,特点各有不同。小贩中,有贩卖时装、布匹的,也有贩卖小百货、儿童玩具的等等,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贩卖不同的贷物,但多为小宗。他们或赶集赶会,或走街串巷。每到一处,或设摊摆货,或拉绳挂货,花花绿绿,琳琅满目,引人注目。
  手工业习俗
  从事各种手工业的手工业者,一般称为“匠人”、“手艺人”,称他们的生活动为“耍手艺”。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在各自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各自的习俗。 旧时,木匠、瓦匠、石匠尊鲁班为祖师,每年于农历五月初七日聚会纪念。金银、铜、铁、锡各匠,皆尊李耳为“老祖”,于农历二月十五日“老祖”生辰举行纪念仪式。鞋匠奉孙膑为制鞋之祖,农历十月初一日祭祀,这天必有徒弟向师傅“献鞋”的礼仪。染坊奉梅福、葛洪为“染布缸神”、“染色老师”,每年农历九月九日祭祀。纪念祖师,有的挂轴子,有的立神主牌,设供品,焚得纸祭奠,  木匠的工具很多,外出干活,备有工具箱子,最忌人乱动此箱。木匠有粗细之分。一般修房建屋,制做粗重农具的,称为“粗木匠”;做细致家具又从事雕刻的名为“细木匠”。要当木匠,首先从粗重活学起,循序渐进,叫做“千日斧子,百日锛,要学大锯一早晨”。旧时,测验徒弟的手艺或互相间竞争手艺高低时,就是做一对“四撑八拃”的方凳。做成后,一个仰放,另一个四腿放在仰放凳的四腿上,如果两相垂合,严丝合缝,则其人技艺称绝。 铁匠营业的地方称“铁匠铺”、“铁匠炉”、“红炉”。铁匠特别珍惜自己的手艺,所制产品打上印记。
  旧时,日常生活用品铜器不少,脸盆为铜制,不少地方称脸盆为“铜盆子”。水烟带为铜制,家具的饰件也都是铜制的。当时,铜匠是不可缺少的。由于许多铜器逐渐被别的器物代替,铜匠便很少见。还有银匠、锡匠。以金、银、铜制做金银首饰的,称为“银匠”。
  石匠也有粗细之分,粗石匠俗称“磨匠”,他们主要开山取石,雕琢碾磨。流传下来的细工石匠的技艺,多半发展为工艺品的制作。如青州、临朐的红丝石雕砚早已加入珍贵的文房四宝行列。
  其他经常活动在农村的还有剃头匠、锔盆锔碗的“锢炉匠”、磨刀磨剪子的工匠、扎纸匠、补鞋的“皮匠”及打桶打壶的“白铁匠”等等,以其传统的精湛技艺为社会服务。
  渔业习俗
  海洋渔业生产,一般称出海打鱼为“大海市”,称近海落潮时拾蛤捉蟹为“赶海”。昔日大海市多于春秋两季,故又称“春汛”、“秋汛”。 渔船起船称“出海”,返海称“收山”。出海时,讲究“待要走,三、六、九”。临出海时要放鞭炮,发纸钱,意求龙王保安、发财。出海脱鞋,鞋尖忌朝海,宜向家乡,寓意安全回家。解放后,移风易俗,出海前在村前作一番丰收的预演。即将出海的船在欢送人群的欢呼声中,行网出海,岩上齐声问“满啦? ”船上齐声答“满啦!”岸上船上交替欢呼。在锣鼓鞭炮声中渔民们收起渔网绕码头一周, 且行且将糖果抛向人群,在一片喜庆气氛之中,渔船驶向大海。旧时渔民海上作业,从不打“绝户网”。习惯打一部分放一部分,或打群尾不打群头,或留大放小。渔民的亲属,每逢农历初一、十五,要到村后海边为海上作业的亲人祈祷祝福。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渔民举行庙会,祈求“天妃娘娘”保佑海上平安。渔民在船上,中午喝酒要祭奠龙王。“翻”字,为渔民日常生活中一大忌。擀饼时忌言“翻”饼,谓之“调将过来”,吃鱼时禁用筷子翻身,放置器皿忌“扣”放,碗、盆、鞋、帽等物品都要口朝上。并且出海忌言“下海”,而称作“上海”。忌说“住”,因为航行中最怕船只停住,凡与“住”音同的字都不准说。渔民还忌停、破、漏之类的字眼,风帆称篷等等。一言一行,讲吉利。从前,渔船满载丰收,返船“收山”驶近家乡时,必在桅杆上挂红布“挑子”,远远向乡亲报喜。村中人一见“挑子”,即驾舢舨出迎,有的甚至游泳前去迎贺。
  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是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 “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过后,家家开始忙年。户户择吉日进行卫生大扫除,俗称“扫屋”,以示辞旧迎新。做新衣,办年货,购置用器务必添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羹肴必备鸡、鱼,意求“年年大吉”、“连年有余”;必蒸年糕,做豆腐,以借“年高”、“都福”谐音,祈求“年年高”,全家幸福;家家蒸饽饽。西部地区做团圆饼,取意“合家团圆”;东部地区制做“合菜”,红、白、绿相间,鲜美可口,象征吉祥如意,全家和睦。 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过门笺、糊窗户、贴窗花、裱糊灯笼等。春联用柿黄喷金纸,俗称对子纸,联语多表达春意并讲究门第。打满一缸水,备足三日柴。下午在堂屋悬挂家堂轴子或“财神爷”,设香案摆供品。一切停当之后,男子衣冠整齐,到墓地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奠后,放鞭炮庆贺。傍晚,提着灯笼香火供品到街头接“财神”。接财神后,大门、二门放置拦门棍,亦
  有门旁插桃枝,均示以防邪魔反祟入宅之举。院内撒谷草,意取备财神、祖先喂马。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通夜不眠,称“守岁”。旧时穷人为躲债外出,俗称“藏年”。穷人过年如过关,故春节亦有“年关”之称。解放初期,仍沿旧俗。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欢乐乐。午夜子时,辞旧迎新,长辈带领子孙“发纸马”,祭天地,祀祖宗,保佑老少平安。西部地区,女主人同时在灶王像前祭奠。“纸马”发过之后,全家老少,围坐炕头,喝团圆酒(有在上半夜者),吃年夜饭,多吃素馅水饺。饺子里放入花生米、红枣、栗子、铜钱等,谁吃到这种饺子,分别意味着谁
  的福气大、来年发财、有钱花、能长寿、早立子、百事顺心、有甜头。煮饺子不拉风箱,保持年夜肃静。年夜要说吉利话,饺子煮破了不说“破”,而说“挣子”;饽饽裂了不言“裂”,而说“笑了”,禁忌说不吉利语。饭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叩头钱,称“压岁钱”。拜年有尽早之俗,天亮前结束。现年初一城乡拜年均以互相问候祝福代替叩头之风。  正月初一,有婆婆做饭媳妇吃之俗,媳妇不用做饭。每顿饭必留豆腐、年糕、饽饽于锅内,谓之“压锅”。傍晚,在潍城、坊子、寒亭一带,有收拾家堂轴子再上祖坟之俗。有的则保留到初二、初三。初一夜来早,家家闩门早寝。初二,放鞭炮,谓“开市”,男女劳作不再禁忌,开始带上礼品走亲戚。旧时正月礼薄如纸,
  现时日趋礼厚。走亲戚旧有“初二姥姥初三姑,初四初五看丈母”,也有“初三姥姥初四姑,初五六里看丈母”之俗。现多为“初二初三先丈母,初四初五再看姑”,走亲戚之风渐盛。同时,各种民间杂耍,高跷、旱船、龙灯、狮包、小戏等开始活动,节日气氛到正月底。 初五,叫“五马日”,俗有一鸡、二狗、三蚕、四麦、五马之说。“五马”吃
  “供养”,是潍城昔日商界的一件要事。这天上午10点前后,喝酒、燃烛、烧香,奠过茶、酒,店铺掌柜恭执纸糊的元宝串和吉表,三绺香,率店夥到庭院或门前焚烧,祝发福生财,然后鱼贯回室,撤祭品,请起财神像,掌柜率众饮福酒,吃福供。被召参加的店夥表明留用,没叫吃“供养”的就是被辞退的暗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为法定节日,各行各业放假3天,以示庆贺。 并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其他慰问活动也多于节日前后进行。群众对祭拜神灵等迷信活动已是敷衍应景,渐趋淘汰。但节日欢乐气氛有增无减。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也称过正月十五。城镇及平原地区居民吃元宵盛行,象征举家团圆;乡间则以饮酒吃饺子,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元宵节,又俗称灯节,包括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各街市肆,多张灯火,举办灯会,舞彩龙、耍旱船、踩高跷、跑小毛驴、玩车子灯等民间文娱活动。尤以潍城、高密镇灯会为盛。沿街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五彩缤纷,争相观看,叫做闹元宵。 城乡有挂灯照灯之俗。在城镇,正月十四日前,纱灯应市。有麒麟、狮子、鹿、猫、金鱼灯,还有儿童喜爱的莲花灯、扇子灯、桃子灯、蒺藜灯等,亲友争相购买,馈赠给孩子。街道两边,悬挂骨牌灯、墙壁上挂转灯(亦称走马灯),内容为西厢记、白蛇传、翠屏山等故事。富家大门挂宫灯,院中挂纱灯,影壁挂壁灯。一般城镇居民家多挂纸糊的灯。晚间,儿童提灯四照,俗说“照照老猫不害眼”之俗。在乡间,晚上家家上灯,并提灯四照,意为不生虫孳;三晚无风为“收灯”,象征五谷丰登。并有“头灯芝麻末灯黍,中灯收了菽粟谷”之说。白天就地搭台,唱小戏,演杂耍,到处呈现一派节日气氛。正月十六日,是元宵节的最后一天,男女老幼尽兴玩耍,俗称这一天为“耍日子”,一直玩到深夜。东部城乡的姑娘有“扎水姑姑”之俗。这天夜间姑娘们倒坐门槛,劈开一节秫秸,嵌进12粒黄豆,以表示12个月份,用红线捆好,投入水缸,次日清晨争相验看预兆旱涝,豆涨主涝,豆不涨主旱。西部晚间有到河边放河灯,大闺女在河边用河水煮“巧巧饭”之俗。以上习俗已渐绝迹。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多组织文艺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彩灯、焰火晚会,锣鼓鞭炮齐鸣,宛如白昼,热闹非常。以潍城为盛,深夜方止。农村则集资购买或自制焰火,居街燃放,高声祝福。闹元宵之俗今胜昔,年胜一年。
  二月二
  俗语“二月二,龙抬头”。本日俗呼为龙抬头日,或称“青龙节”、“春龙节”。一则意为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一则龙主雨水,雨足则年丰。于是早起,家家在院内、街门口和场院,以草木灰划地作大圆圈,俗称“打囤子”。圈内画“十”字,放五谷,圈外画梯子,叫“上粮”,意祈五谷丰登。此俗沿袭至70年代。是日为“土地爷生日”,旧时,百姓到土地庙摆供、烧香、烧纸,为土地爷过生日,祈求风调雨顺。 城乡家家户户以黄豆、黑豆、地瓜块、年糕块炒豆吃,称“蝎豆”,寓炒死蝎类毒虫以除害之意,此俗历久不衰。
  清明节
  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旧时人们多食冷饭。又是“一百五”( 自上年冬至算起的第105天),是添坟土祭祖的日子,称“春祭”,以对祖先的悼念。解放后,城乡添坟土一举虽无,但象征性“春祭”活动仍存。机关、学校、工厂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节日期间,传统的文体游艺活动,丰富多彩。有荡秋千的,有踏青、放风筝的。旧时城镇还有说评词的,唱大鼓书的,唱莲花落的,打拳卖艺的,玩戏法的,耍猴的,拉洋片的,卖糖稀、糯米人的,热闹非常。 节日早上吃鸡蛋卷单饼,喝稀饭。家家户户折柳枝和松柏枝,或插于大门口,或头戴柳枝、松枝郊游。郊游俗称“踏青”。这天,男女老幼多踏青游玩,祈求一年不生脚疾。此俗沿至今日。 荡秋千之俗盛行。荡秋千是清明节的娱乐活动之一。秋千有两种,一种是前后摆动的秋千;一种为形似伞状的“转秋千”。尤以转秋千为佳。打秋千者多为青少年妇女,穿红着绿,各展技艺,有“童子拜观音”、“鸭子浮水”、“凤凰展翅”、
  “二郎担山”、“猴子坐大殿”等,彩带纷飞,翩翩起舞,煞是可观。此俗年胜一年。放风筝,是境内居民清明时节传统的活动习俗。潍坊风筝历史悠久,驰名遐迩,素有风筝之乡美名。节日期间从城镇到乡间,普遍放风筝,且越来越盛。风筝式样繁多,尤潍城、寒亭见长。1984年4月1日潍坊举行首届国际风筝会以后,潍城被誉为“风筝城”;1988年又命名为“风筝都”。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节日早饭吃角黍,俗名“粽子”。相传,一则纪念屈原而为;一则有“吃了端午粽,一夏不生病”之说。现城乡仍有吃粽子的习俗。是日,家家门口窗前插艾蒿,或放于炕席底下,或塞于耳内,意为避邪驱虫。小孩手足系以五色线,胸佩长命锁。妇女佩带内装雄黄、艾叶等物制做的“香荷包”;或制做赠送给至亲好友的儿女,以示心灵手巧,此俗山区尚存。成人喝雄黄酒,意为消瘟避邪。 端午节时值麦忙,在西南山区有看丈母之俗,称“看夏麦”,并相机帮助“麦”。麦后,乡村新婚少妇回娘家“住夏麦”,其间有为婆家成员做布鞋之俗。民未婚男子有送女方一布料之俗,俗称送“夏麦褂子”,此俗少数地区仍存。
  夏至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民间传统节日。其时,气温升高,作物生长旺盛,急需中耕除草。农谚谓:夏至棉田草,胜似毒蛇咬。是日,家家食面条,于今有“冬至包子夏至面”之俗。 夏至节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这一天是初伏的开始,入伏意为夏季进入高温季节。是日城乡居民吃凉面,名曰“吃入伏面”,意为防暑降温,有“吃了入伏面,夏天少流汗”之说。此俗相沿至今。旧时,城里商贾有晾晒货物,犒赏伙计之俗。
  六月六
  是时麦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包子、饽饽等食品,喜庆丰收,兼敬天地、祭祖之俗。馈赠亲友,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炒熟磨成粉,用糖水拌合食之,谓之“吃炒面”,此俗现存。旧时,有晒书、晾衣之俗,称为“晒龙衣”,不生早蠹。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又称“七巧日”或“乞巧节”,俗称“七夕”。旧时,是日是姑娘们向织女秘求智巧的日子。白天看巧云,夜晚看星星。传说这天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少女们深夜躲在瓜棚架下能听到他们的悄悄话,以预测自己的婚事。有的姑娘设香案于庭院,向织女乞巧。潍坊中部地区,是日闺阁少女以碗盛水,曝晒日下,各投小针,使之浮在水面,观看水中的针影。有的散乱如花,动荡如云,细或如线,笨或如锥,还有如笔,如剪等状,用以卜巧拙,俗叫“照巧针”。还有的向七家邻居,乞求七种杂粮,几人一组做乞巧饭。熬饭时放入针一枚或小木棒一根。稀饭熟后,由一人眯着眼用碗盛出,妇女们各喝一碗,喝着针的能成为“巧人”;喝着木棒者则为“笨人”。解放后乞巧遗俗渐被淘汰。
  七月十五
  又称“中元节”,是乡间祭祖的日子。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或带上瓜果供品上坊祭祖。至今尚存此俗。 此日又称“鬼节”(有的地区以十月一日为“鬼节”)。旧时个别地区居民于夜间在河流湾塘放灯,或摆祭品于路旁燃香焚纸舍施“纸钱”,祭祀“亡灵”。解放后此俗无存。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谓“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有“八月十五过小年”之说。节前以月饼馈送亲友,互祝全家团圆。是日晚,合家聚宴,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全家分食月饼,称“圆月”,以庆全家团圆欢乐之意,中秋节有“蒸月”之俗。50年代,潍县城乡在中秋时节,家家用面蒸做月型食品,谓之“蒸月”。夜晚儿童争相端于街心巷口,置放矮凳上,齐声呼喊对唱,谓之“念月”。其词多样、诱人,有“念月了,念月了,一斗麦子一个了”等。洋洋盈耳,邻近接唱,此起彼伏,直至深夜方止。此俗尚存。此“月”有的作礼品相互馈赠。在早只是外婆送给外甥,而后逐渐亲友之间都可相互赠送。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称之“重阳节”。旧时文人名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重阳节,因九与九相重,视为大不吉利之日。因此,乡间有插艾蒿、佩香囊、喝菊花酒以避邪之俗。境内东北地区,习惯烧辣萝卜汤,全家共饮,谓之可祛百病。谚云:“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此俗尚存。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俗称“秋祭”,民俗称之“鬼节日”。农村至今尚有上坟祭祖遗俗。出嫁妇女,仍依旧例,回娘家祭祀已故长辈。是时,农事已了,旧时长工下工,同主人议定辞留合同。新中国成立后,庆贺丰收,是日居民改善生活。
  冬至
  意为寒冬已到。冬至交九,进入严寒,由“一九”到“九九”,“九九”则春回大地。旧时,有乞丐将印制的“九九消寒图”分送各家的习俗。画9行81格, 供人们逐日用墨填涂一圈于格内,上阴下晴,左风右雨,格满寒消。民间,是日上坟祭祖遗俗尚存;“冬至扁食,夏至汤(面条)”,吃水饺之习,城乡盛行。 旧时,是日家长宴请私塾教师,一则表示对教师敬意;二是商定来年聘酬事宜,称为“定学局”。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境内居民,是日有早晨喝多种杂粮加大枣、花生米等熬煮的粥之俗,称为“腊八粥”。也有制做腊八蒜的,以备春节之用。即以醋浸蒜,取其酸辣味浓,谓做“腊八醋”的习俗。 传统习俗认为腊八是济贫的日子。这天,无论贫富之家,只要乞讨者上门,有求必应。旧时,和尚、道士、尼姑也于是纷纷赴各村化缘,居民乐于施舍。 旧时,出嫁女子,有忌在娘家过腊八日的旧俗。
  辞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俗传送灶君上天禀报的日子,故称“辞灶”。又因近春节,故又称“过小年”。旧时,民间多买些麦牙糖果,于是日晚间供奉灶君。用糖果作供品,寓意要粘住灶王的嘴。烧纸马送灶王上天,祈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然后,全家分食供品糖果。现仅存买糖分食之俗。 城乡居民认为“过小年”之后至春节,天天都是“吉日”,俗称“好日子”,有大扫除的习俗。此俗历史悠久,相沿不衰。
  新兴节日
  新兴节,指以公历纪年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多为国家和地方统一规定。节日活动由基层党委、政府、党派群团、机关、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等各界统一组织。其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热烈隆重,相沿成俗。
  元旦
  公历1月1日为“元旦”,又称“阳历年”或“新年”。在城镇,节前各单位大扫除,亲友互赠贺年片。机关、团体、企业、工厂、学校、部队,悬灯结彩,大门口均悬挂“庆祝元旦”大字横幅或匾额,挂彩旗。是日,升国旗,组织拥军爱民,举办各种文娱活动。职工放假一天,组织游园,走访亲友,欢度新年。乡村农民多改善生活,以示庆祝。
  国际劳动妇女节
  境内妇女将其列为自己的节日,始于40年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后。节日来临,城镇各界妇女休假半天,举行纪念活动。召开报告会、座谈会、联欢会等。农村多在乡镇驻地组织活动,各村选派代表参加。
  植树节
  1982年,国家公布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届时,党政机关、群众团体、部队、学校、企业等,进行义务植树活动,绿化、美化家乡。
  潍坊风筝节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4月1日为潍坊市风筝节。每到风筝节,当地群众放风筝,或观看风筝比赛。
  国际劳动节
  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建国后开始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是日,放假一天,各单位升国旗,举办座谈会、联欢会、游园、球类、棋类比赛等各种庆祝活动。建国初期还连年举办大型集会游行庆祝活动
  中国青年节
  一般称五四青年节。为纪念1919年发生的五四爱国运动,把青年节定为5月4日。解放后境内开始举行纪念活动。届时,各级共青团组织组织团员、青年、学生举行庆祝会、报告会、演讲会等,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护士节
  5月12日为护士节,届时组织活动,以示祝贺。
  国际儿童节
  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是日,各中小学举行庆祝活动,组织演唱会、联欢会、电影专场、营火晚会。社会人士为儿童捐款捐物,赠送图书、体育用品、乐器、电化教学器材;为托幼单位送去各种玩具等礼品,以示对儿童的关怀。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每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各级地方或基层组织,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每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部队,举行庆祝活动。与地方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举行联欢会,开展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活动。
  教师节
  国家规定1985年开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是日, 社会各界开展尊师重教活动,为学校和教师办几件实事。各级政府举办庆祝活动,召开优秀教师表彰会,教师代表座谈会,并向执教满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开展各种形式的尊师爱生活动。
  老人节
  198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以传统的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老人节。届时,社会各界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城镇举办离退休老人表彰会、座谈会,老年体育表演、竞赛活动。乡村办起了敬老院,节日期间慰问“五保”老人。
  国庆节
  10月1日国庆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机关、部队、学校, 厂矿企事业单位放假7天,各单位升国旗,张灯结彩,悬挂“庆祝国庆”匾幅, 举办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节日气氛热烈隆重。
  服装
  境内居民受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以及经济条件的制约,不同时代、地域、阶层、职业之间,在衣着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清末民国时期,无论城市农村,还是山区沿海,一般说来“穿衣吃饭量家当”。广大贫穷民众,求遮体暖身,耐穿实用;官绅富豪则讲究新颖华丽,摆阔显富。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衣着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城镇、胶济铁路沿线及市境东部地区的居民较为开放,由满足于穿好,到追求时髦、美观、新颖。西部、南部山区和北部沿海地区的居民,较之其他地区的居民显得保守,仍注重耐穿实用。 旧时,农村居民多着自家手工织制纯棉土布服装,色泽多为白和自染的黑、蓝3色,或蜡染蓝印花布。款式为传统中式,宽松肥大,穿脱方便。 在农村流传着“一张狗皮一个袄,定是乡里人差不了”。城镇及铁路沿线居民,多着机织棉织服装,少数富绅之家,有着丝绸、裘皮者。清末民初,男子上穿对襟褂,布扣,缀两个口袋,下着直裆带腰宽腿裤;夏季光背披披布,穿短裤,冬穿棉袄,有的穿棉袍,腰部束黑色扎布。女装样式除上衣为右偏襟外,下身与男装相同。男女均用扎腿带扎住裤脚。富人男穿长袍马褂,女穿元宝领、袖上绣花的宽袖上衣,下着绣花长裙,或穿旗袍。
  民国时期,衣着习俗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城镇,乡村无大变化。城镇男子多穿对襟短袄短褂,下穿长裤不扎腿。外出时有的外套长袍或大褂。女子夏着短袖上衣和大褂,冬穿旗袍。20年代后,城区有穿制服的,学生穿操衣或学生服。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广泛,视野日渐开阔,求美的衣着观念逐步增强。服装的花色日渐增多,质料日趋高档,款式日趋新颖,除少数乡村外,人们一般不再自做自穿,大都选购。质料由传统的纯棉布、丝绸,逐步发展到各类化学纤维、混纺和毛料。60年起,化学纤维护及混纺面料,深受中等以下收入的广大城乡居民欢迎,而麻、毛、羽绒、裘皮、人造革及进口化纤面料等中高档质料,则受到城镇居民和农村有较高收入的家庭青睐。 款式,50年代初期,传统中式上衣、直档裤、棉袍等,在农村中仍流行,而城镇随着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着列宁服、中山服等制服的流行逐渐被淘汰。随后,各种款式的外套、单棉制服、棉大衣等流行起来。各种花布受到女青年的喜爱,特别农村青年妇女中流行自己缝制的花布裤褂、花棉袄、花棉裤等。60年代起,传统的中式上衣,除农村中的老年人仍有穿着外,在多数地区已经淘汰。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款式新颖的服装被视为“奇装异服”。草绿色的军装在学生中和城镇青年中成为时髦服装。此后,草绿、蓝、灰色的国防服在城镇农村广为流行。 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之后,经过拨乱反正,人们思想得到解放,在衣着上冲破了“青一色”观念的束缚。特别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衣着观念从实用耐穿逐步转向求新求美。服装的质料、款式、花色日趋新颖繁盛。人们衣着观念的更新,在青年男女中最为强烈,市区及东部城镇青年男女,追求流行款式的风气日益浓烈,服装款式翻新换代的节奏日渐加快。从近年来的着装习惯看,青年男女喜欢着运动式、浪漫式服装,中老年人则多喜爱穿运动式和古朴式服装。当前,在老年和青年的衣着上表现出一种“逆反”心理。即老年人着中青年款式的服装,以款式新颖、色调明快来显示老年人“年轻”;而青年中,则喜穿中老款式的服装,以其庄重的色调,来显示青年人的成熟、老练或学者风度。服装新潮多从少数青年中兴起,然后从城镇逐步波及乡村。目前在城乡青年男女中流行的服装有:男女西装、夹克衫、羽绒服、棒针毛线衣、毛呢制服、毛呢大衣、牛仔裤、裘皮外套、皮夹克、连衣裙、西服裙、旗袍、直筒裤、喇叭裤、健美裤,以及各色各式章装。
  鞋帽
  清末民国时期,城乡富豪之家,男子随着季节与场合不同,选戴红顶帽垫、礼帽等。冬穿毡靴,平时喜穿礼服呢布便鞋,粗细线袜。女子戴软帽,穿绣花便鞋。农村居民,男子冬季戴毡帽头或土耳其线帽,俗称“一把撸”。夏季戴草帽、苇笠,穿自制的纳底纳帮布鞋、布袜。冬季男女都穿一种用蒲子编制的草鞋,俗称“薄袜子”。女子喜戴自制的绣花布质柳叶帽,穿割花布鞋,老年妇女冬季一般戴遮头箍帽。青年妇女冬季戴绣花无耳头箍帽,或以长巾包头。儿童穿戴自制的虎头鞋、虎头帽。新中国成立后,在城镇渐兴穿皮鞋,传统的布底鞋、女式绣花鞋、布袜曾延至60年代。尔后,逐渐由城镇至乡村被淘汰。胶底鞋、胶鞋、塑料底鞋等流行起来。农民惯穿胶底五眼鞋,学生喜穿球鞋,职工多穿工农鞋、皮鞋。帽子式样繁多,有苏式棉帽、工人帽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军用鞋时兴,以军用“解放鞋”最受欢迎,其次军便鞋、塑料底鞋、男女皮鞋;夏季男女塑料鞋、拖鞋在城乡广泛流行。80年代以来,青年多穿旅游鞋、运动鞋、皮鞋,冬季多穿高腰棉鞋和皮棉鞋,青年妇女穿高跟鞋。夏季老幼惯穿凉鞋、拖鞋等。袜子花色品种有蚕丝、锦纶、尼龙等长短筒袜。男青年喜戴鸭舌帽、大盖帽。女子喜戴各式无沿帽,冬季自织毛线帽,农村惯用方巾蒙头防风寒。夏季,中青年、儿童喜戴时兴的太阳帽、旅游帽。入冬以后,不分男女多围围巾御寒。 青州回民聚居区,男性回民有戴礼拜帽的习惯。夏秋为白色,冬春为蓝黑色。女性服饰与汉民无异。
  首饰
  清末民国时期,妇女佩戴的首饰,用料多为金、银、铜或镀金点翠,玉质者很少。花冠、发卡、项链、手镯、发簪、戒指、耳坠、翠玉蝴蝶结、珠花等,均为妇女喜爱。脖锁、百岁钱等为幼儿所用。 建国后,妇女佩戴首饰的几近绝迹。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群众生活日臻富裕。80年代城镇妇女又开始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镯等。城镇青年男女喜戴变色眼镜。
  饮食
  境内居民饮食习惯,受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东部与西部,山区与平原,沿海与内地,城镇与农村虽有差异,但从总体上看属北方型。传统餐制,一般全家共桌,一日三餐。但传统的家庭有饭食分等级之习,即老少、男、女3个层次, 叫一个桌上三样饭。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此俗已无。农村,过去在生活困难的时期,每年秋收秋种之后,至春耕之前的农闲时行2餐。但在正餐之间有“吃零食”、“垫补”的习惯。城镇居民对晚餐较为重视。早餐加稀饭或米粥,佐以咸菜;午饭常有蔬菜,兼有鱼肉;晚饭一般加稀饭饭、蔬菜和小菜。饭食素以节俭;无铺张
  浪费、大吃大喝之风。但待客则丰盛实惠。传统的饮食,多以地瓜(或地瓜干)、饼子(或煎饼)、小豆腐为家常饭。城区居民多吃馒头、面饼、窝窝头;农村多食饼子、窝窝头、煎饼。多以小麦、小米、玉米、高粱、大豆、地瓜为原料制做。建国前,白面饭食为富贵人家的主食,贫困人家只有待客、逢年过节食用。东部地区,居民为了节约柴草,多吃“地瓜、饼子一锅饭”。即在一口大锅中间炖上一罐水(有称汤者),水罐周围煮上地瓜或地瓜干,锅的上部贴上饼子( 俗称烀饼子),最后在地瓜上面炖一碗用咸菜、鸡蛋、虾酱、大酱等配制的小菜, “一锅煮”开锅后,饭、菜、水齐备,即可用餐。 煎饼是境域南部、西部最喜食的食品。临朐人爱吃用发了酵的糊子制成的酸煎饼。青州有用柿子和杂粮配制而成的煎饼,甜香绵软,别有风味。寿光人吃煎饼,常卷上特产大葱。另外还有以粮、菜(常用菠菜)制做的菜煎饼等等。 小豆腐是家家户户的家常饭,是以豆子泡胀、入水磨磨成浆,再入锅煮沸,加入切碎的菜叶熬制而成。它饭菜兼备,营养丰富,家家喜食。 旧时,面粉做的水饺(包括各式包子)、面条、单饼(包括双、三层饼)、火烧等人人喜食,富人家常用。农村居民人人爱吃,但因生活困难,不能常食,只有过过节、出门远行或招待客人时才食用。有“出门包子,还家面”之俗。 境内居民口味,以酸、甜、辣、咸兼备,多数人以咸为主。因此,旧时多以咸菜、虾酱、大葱、大蒜、大酱、咸鱼、虾皮下饭。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副食品的增加,居民口味渐趋清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居民主食均以细粮为主。主要以面粉制做食品,爱吃“发面”蒸馒头,不爱吃“发面”则擀单饼、切面条,间食各式火烧、水饺及各类包子等。昔日的小豆腐、咸菜、地瓜、饼子、煎饼等已成为居民调剂口味的传统饮食。饮水。农村居民多饮井水或河水,山区有饮用“囤水”(夏季蓄存的水)的,城镇现多饮用自来水。早年,只有待客或富裕之家方饮茶,平时广大农民只饮白开水或用小杂粮熬制的汤,故有的称喝水谓之“喝汤”。70年代后,城乡居民不仅以茶待客,而且饮茶已成嗜好。多喜欢饮“花茶”(以茉莉花茶为主),饮茶且有“茶肴”
  ,一般备有花生、瓜子、水果等。城区有吃萝卜喝茶之习。各种冷饮及低度饮料酒。已逐渐进入城乡家庭。
  旧时,农村居民走亲访友,俗称“出门”,多上午去下午回。礼品多为馒头、瓜果、肉鱼,富有人家加点心糖果。正月里给亲友拜年礼轻,并有不收礼之俗,有“正月的礼,薄如纸”之说,一棵白菜一刀(指一块肉)肉,便可走完全部亲友。通常客人进门,待客皆盛情,先以荷包鸡蛋招待,然后送上茶水。主家待客以午饭为主。乡间居民待客,粗茶淡饭,大盘大碗,讲求实惠;城乡富户人家宴席则讲究花样,佳肴美酒,海味具备。 城乡居民,遇重大节庆、婚丧嫁娶或招待贵客,有摆宴席的习俗。宴席坐次格局各地差异较大,一般客厅在北屋,用方桌,左(或东)为上席,右为次席,主家坐在下席。东部农民家宴设在炕上,用炕桌,以客对房门者为上席,上调节对面席,主或陪客者坐次席或炕下。宴席力求丰盛,但席面铺排各地不一。饭菜有四、六、八、十个冷菜和炒菜不等,盛者有“四四到底席”,即“四凉、四热、四炒、四汤”共16个菜。也有酒菜与饭菜分上的,酒菜用盘,饭菜用碗,分别一次上齐。
  四菜者名曰“四喜”或四季(发财)平安,六菜者称为“六六大顺”,再高层次的或八盘八碗,或十盘十碗不等,所上饭菜盘、碗或碟有宜双忌单之俗。上菜的顺序和放置位置各有定俗,一般最后一道菜上鱼,寓“有余”之意。上鱼,要放到客人“左手掐头,右手掐尾”的位置。宴席上的礼俗很多,斟酒倒茶,习惯酒要满,茶要浅,酒满代表盛情,茶浅表示礼貌。敬酒让菜礼尚各有定俗。敬人喝酒,有自己先喝的,叫做“先喝为敬”;也有同饮的,还有晚辈对长辈双手举杯敬酒的。但敬酒必饮双杯或3杯,双杯意为吉利,3杯寓意友谊。敬酒之后,主客礼让慢饮,无暴饮暴食、速战速决之风,让客人酒足饭饱为度。解放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宴客饭菜逐渐在花色品种和味着上提高档次。近年,讲究炒菜与汤菜并重,海鲜与土产并举,外来菜与地道菜同上。席间礼让之后,多采取“对饮式”、“推磨式”,使宴席节奏加快。少数民族的饮食各随其俗。满族,过去喜食小米、黄米制做的干饭和黄米饽饽,逢年过节吃饺子,除夕之夜必吃手扒肉。满族风味的“萨其玛”仍为其爱食的点心。农村中的满族居民有喜吃粘食、酸查子、白肉血肠的。满族居民饮食均讲究营养,粗粮细做,善烹精制,无大吃大喝之习。  回族饮食遵循教规,禁食动物血、自死兽禽或猪及不反刍动物、凶禽猛兽。所食畜禽须健壮无病,由阿訇代刀,按规程断喉屠宰。食用时有以手抓吃的习惯,意为纪念仿效穆罕默德圣人。因不卫生,现已不倡。有关食物的忌讳很多。如“牛肉”、“羊肉”须冠“牛羊”音,否则就引起反感;说“宰”不说“杀”,肉要用纸包,禁用绳拴提等。喜饮酽茶,禁烟酒(现只限于丧事、礼拜和阿訇面前)。回族伊斯兰教民所制做的食品称清真食品,如糕点和传统的熟食小吃,油而不腻,清香可口,独具风味。
  炊具
  旧社会,居民用土灶安锅,手拉风箱鼓风。金属炊具多用铁制。建国后,城镇居民改为火炉、蜂窝煤炉、回风灶、拉炉等。70年代末,职工家庭添置了液化石油气罐、电煲锅等。1986年起,潍城一些居民楼安装了煤气。金属炊具多用铝合金制品。
  餐具
  旧时,惯用葫芦制做的水酎盛水,盘、碗、盆、罐多用陶制品,多为黑色,有黑碗、大陶瓷碗、瓦盆、盘、陶罐、四鼻罐等。富裕人家,茶具、酒具,或瓷或铜或锡。惯用竹筷,汤菜用羹匙。60年代后使用细瓷、搪瓷、合金餐具,式样新颖美观。
  卧具
  旧时睡土炕者多,间有用砖面火炕的。富豪家多用罗汉床、藤床、木床,被褥华丽讲究。农村多睡土炕光席,被褥用土布缝制。  建国后,城区多睡木床、铁管床,铺盖讲求美观舒适。一般都有花绸被褥、毛毯、绣花被罩、枕巾等。80年代后,沙发床、电热褥、鸭绒被等相继应市。农村多把土炉改用木床,被褥也日渐美观整齐。
  婚姻嫁娶
  清末和民国时期,境内婚姻嫁娶沿袭封建的传统习俗。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和生辰八字相合,男女婚事自不能主。婚前互不见面,全靠媒人从中说合,父母包办,因而有的酿成悲剧。女子出嫁,必须从一而终,丈夫夭折也不能改嫁,男子可以续娶。一般七八岁即由父母包办订婚,甚至有的指腹为婚,结“娃娃亲”,十五六岁即结婚。贫穷人家多是男大女小,富户人家一般是男小女大,故有“十八的姑娘九岁的郎”之说。 新中国成立后,婚姻嫁娶,移风易俗,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喜事新办的新风尚。只要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由“红娘”牵红线,搭鹊桥,便可为伉俪。旧时,境内婚姻习俗,繁文缛礼,仪式很多。一般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还6步,称为“六礼”。实际上主要经过通媒相亲,传柬定亲, 请期定日子,迎娶合婚4步,即可大礼告成。
  通媒相亲
  男到十五六岁,甚至八九岁,父母就开始央媒求亲。媒人多半是中老年妇女,叫“串百家门”的。因婚前男女双方不能相见,媒人多乘机谎骗哄瞒,以其能说会道,向双方父母互相揄扬。如双方父母同意,便可提亲。亲戚朋友间,有了解男女青年及其家庭情况的,经人请托提亲叫请“大媒”。若女方聘媒向男方求亲,名曰“倒提媒”。如女方要求男方条件高,习称“攀亲”。双方有意成亲,由男方备两份红帖,到女方“请庚”、“回庚”。双方将子女的出生年、月、日、时辰,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看冲克”。如无冲克和不中意处,便可成亲。也有派亲人到男家亲自看的,叫“相亲”。如若相不中,则不吃男家饭告辞。旧俗,男女通婚,年龄以女方大为贵。
  传柬定亲
  多称“投契”。男方选定黄道吉日,将四折红柬(即定婚书)装入拜匣(木盒),及衣料、金银首饰等聘金、礼品,由男方尊长带喜夫送至女方换回许婚的柬帖。女押柬回敬鞋帽及文房四宝等。中等以下户多用小柬,礼品及仪式一切从简。定亲柬帖一式两份,换柬为据。传柬定亲后,亲友邻里相贺,男方则备席答谢媒人和亲友。

返回首页红河频道营丘频道乔官频道昌乐街道高崖库区昌乐传媒:鄌郚新闻报道
潍县文史 潍县春秋 文史资料 人文潍坊 昌乐文学 在线读书 临朐文史  百年大事 青州文史 莱夷文明
马进文集 安丘文史 安丘资料 金山真观 高崖文史 牡丹文化 昌乐文 昌乐文史 潍坊名吃 雁鹅养殖
鄌郚企业 魅力鄌郚 鄌郚报道 鄌郚风物 鄌郚艺文 鄌郚文史 鄌郚人物 鄌郚西瓜 鄌郚文学 鄌郚作家

创建时间:2009-3-1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徽图文社(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地址:山东省 昌乐县 鄌郚镇 刘文安  ★ TEL:0536-6619338 
为你服务:家庭理财 电脑维护、网站建设、打字复印印刷、广告 、CIS策划、商标设计、影视编辑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