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忽——不保二主的齐国忠臣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艺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召忽不保二主的齐国忠臣 召忽,春秋时代人(?—公元前686年),齐国攻占纪国的郚城(今安丘市凌河镇李家西郚村东处)时为领兵。后任齐国大夫,齐公子姜纠的师傅,与管仲共同辅佐公子纠。因公子姜纠被杀而自杀身亡。死后葬于今安丘市石埠子镇召忽村。 相传,春秋时代,纪国为齐国所灭。时齐国王子城父带兵攻打郚城,管仲、鲍叔牙同为先锋官,召忽为主攻部队的领队。由于郚城王命道生(纪国大司马嬴仲夷的谋士,名公孙不明)摆下“五行阵”,战事相当紧张。最终,郚城被齐国吞并。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94年),齐国政局动荡,公子姜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莒国,公子姜纠在管仲和召忽的帮助下逃到鲁国。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宫廷政变,襄公被杀,国内无君。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为齐桓公。桓公为巩固政权,迫使鲁国处死了公子纠。管仲被囚回国,后成为齐国名相,辅佐桓公建立霸业。召忽看到其主被杀,无比痛心,悲愤交集,遂触殿柱而献忠,死后葬于此处。后人为了纪念召忽,将他自杀及所葬之地以召忽命名。东召忽村与西召忽村皆因此而得名。 召忽墓,位于安丘城西南37.5公里、石埠子镇东召忽村西北100米处。该墓封土高约3米,直径约6米,墓前有清代安丘籍学者(清雍正五年进士)马长淑立的墓碑,上刻“齐召忽墓”四个大字及碑文(究竟该墓为衣冠冢还是墓葬,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1979年,安丘县将召忽墓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