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骨刻文座谈会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昌乐骨刻文座谈会
  时间:2012-11-29
  自左起:张光明、王宇信、刘凤君、滕建军
  2005年春天刘凤君教授在济南见到一块上面刻着花纹的小骨头,当时他就认定:“这是史前的一块骨头,上面刻划的应该是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物,是中国早期的文字。” 当时他的发现给周围人很大震惊。2007年7月12日他又发现和鉴定了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刻文,当时他进一步确认并公开宣布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000—45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 高永瑞和肖颖在2007年7月30日《潍坊日报.昌乐新闻》发表《昌乐收藏者所藏甲骨文通过鉴定》、高祥森在2008年7月13日《齐鲁晚报》发表《神秘东夷甲骨文惊现潍坊》、卞文超在2008年9月5日《大众日报》发表《刘凤君:解码昌乐骨刻文》等较早的有关骨刻文报道文章,比较详细记录了刘凤君发现与认定骨刻文的过程。
  又经过一年的努力,刘凤君教授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认定结论。在2008年7月30日,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在昌乐县政协的协助下,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宇信教授、淄博市文物局副局长张光明教授,以及李来付和朱月萍两同志聚集昌乐。首先观看了昌乐县摄影家协会副会长张新杰拍照的骨刻文字图片。图片经过荧幕放大,人工刻划特点非常清楚,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几位专家又仔细地、长时间地观看和分析刻字骨头实物,并进行了一次较深入的座谈讨论。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刘凤君的认定结论:认为这批文字是比安阳甲骨文更早的一种原始文字。并强调了发现这批文字的重要性,认为它是继安阳甲骨文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应把它作为中国的一件文化大事来做。县委王树华书记、县政府曹晓楠县长、县政协滕建军主席等对这次座谈研讨会非常关心,给予多方面帮助。在会上,刘凤君和其他专家都认为这批文字与安阳占卜的甲骨文不同,是一批记事骨刻,它主要出土在昌乐袁家庄遗址。所以,称为“昌乐骨刻文”。王宇信为《昌乐骨刻文》题写书名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