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崖名门望族
秦家合美堂秦纠非曾任安丘县议会议员。生子四人,秦文中(字正之)、秦文彬(字质伯)、秦文蔚(字伯兰)、秦文斗。
秦文中生子四人,秦西灿、秦西耀、秦西焕(彼得)、秦西炫。
秦文中 (1886-1877年)字正之,男,高崖村人。毕业于青岛礼贤书院、青岛大学,历任上海德文报馆编辑,杭州医科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著有《中文德文文法》一书。该书是我国第一本中国人用中文编写的德文文法专著。
秦文彬(1891-1953年)字质伯,毕业于同济大学,后去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曾任胶济铁路工程师,机务段段长。
秦文蔚(1895-1939年)男,字伯兰,高崖村人。自幼勤奋好学,学业名列前茅。192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在山东济宁河务局任职。1925~1927年在交通部水利工程部门任职,兼任平绥铁路工程师;1927~1 929年在国立医科大学任教德语;1929~1937年在山东省建设厅任水利专员。1937年毅然放弃优厚的物质生活待遇,回原籍高崖自筹粮款武器,组织抗日武装队伍。后任八支队独立团团长,1939年春,秦伯兰调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司令部参谋科任联络参谋。1939年秋,秦伯兰以“托派”罪名在临朐被捕。不久被“山纵”调往青陀寺以西丝阿遭杀害,时年44岁。1984年12月2日中共昌乐县委为秦伯兰同志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秦文斗(略)
秦西灿 生于1914年5月 男,高崖人,著名寄生虫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39年齐鲁大学生物系毕业,1947年初至1948年秋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齐鲁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山东师范学院副教务长,院务委员会副主任、生物学主任、教授等职。曾任山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山东省政协第六、七届常委,济南市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现任民盟中央参议院委员会委员、民盟山东省委顾问、民盟济南市委名誉主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50年,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教学、科研成果卓著,是我国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著名学者。
秦西耀(1918-1981年)。1945年毕业于日本金泽医科大学,留任助教,获日本医师开业资格。后回国在济南医专教书。1949年参加北京军管会工作,接受北京市各医院。曾任铁路医院外科大夫、市立第一医院外科主任、抗美援朝北京医疗手术队队长、回民医院外科主任、哈尔滨市立第二工人医院医务主任兼外科主任。黑龙江政协委员,哈尔滨市人大医疗事故签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文革期间,调到陕西三线某工厂医院任大夫,1979年退休。
秦西焕 男,1920年生,中国同盟会员,194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后在北京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外汇局等处从事翻译工作,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青岛第二中学、济南铁路机械学校等单位任教,1966年调入山东大学外文系,1987年晋升教授。1977年曾参加了“联合国资料”的翻译工作,与人合译《二十世纪欧洲史》。
秦西炫 男,1922年生,当代作曲家、音乐著译家。1940年至1944年,先后于北平燕京大学、辅仁大学数学系肄业、毕业。并在北平、青岛举办个人小提琴演奏会,随后考入于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作曲系,1949年毕业同年加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文工团,后调总政文工团任创作员,1970年任职于四川省军区,1976年专业至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离休。曾任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审,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解放军艺术学院作曲客座教授。组要著作有《秦西炫艺术歌舞集》、《音乐基础》、《韵的奥秘》、《作曲技巧浅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