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昌乐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千年古县昌乐
  今闻:昌乐县改名昌都区或昌城区,已报国务院待审。特作此昌乐文化系列,增加昌乐人的自豪感。
  昌乐县历史悠久,已发掘出的55处原始社会遗址和石斧、石锥、圆锥形鼎足、敛口钵等文物表明,早在六千年以前,先民就在这里繁衍定居,为少昊时爽鸠氏、虞夏季则(读li,则字上加草字头)、商逄公伯陵的辖区。
  西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都营丘,故城在今县城东南25公里处(今马宋镇古城村)。历六世,至胡公,徙都薄姑(今山东省博兴)。春秋时期营丘改称缘陵,为齐地。战国时期属田齐。
  秦朝(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36郡,缘陵属齐郡。西汉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封从兄刘泽为营陵侯,从此缘陵改称营陵。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从齐郡中分了北海郡,北海郡辖26县,在今昌乐县境内的有营陵、剧等,治营陵。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营陵为北海亭。东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复称北海郡。光武帝二十八年(公元52年),改北海郡为北海国,剧为治所,辖剧、营陵、朱虚等18城(县)。三国时期属魏青州北海郡。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郡为国;青龙元年(公元233年),改国为郡,营陵仍属北海郡。晋属城阳郡。南北朝刘宋时期,营陵属高密郡,剧属北海郡。北魏剧属青州北海郡,营陵属胶州平昌郡。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5年),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八年,剧县省废,辖地归都昌县。承光元年(公元577年),营陵属北周。隋朝初,改高阳郡为北海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营陵县归密州管辖。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潍州,辖县营陵改称营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废潍州;同年,改青州为北海郡,营丘县属之。大业八年,省营丘县入北海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复为营丘县;同年,再置潍州,辖北海、营丘等17县。六年,留北海、营丘、下密3县,余14县废。八年,潍州废,省营丘、下密入北海,为北海县。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北海县属河南道青州。五代相沿。宋朝属京东东路潍州,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升北海军为潍州,改昌乐县为安仁县。寻复昌乐县。金属山东东路潍州。元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潍州,至元三年(1337),省昌乐县入北海。明洪武初,复置昌乐县。九年(1376),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沿明制,属山东省青州府。中华民国三年(1914),裁府设道,属山东省胶东道;十四年(1925),改划胶莱道;十七年(1928),裁道存县,昌乐县直属山东省。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9日,日本军队侵占昌乐城,国民党县政府以仓上为中心,属第八督察专员公署。193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昌乐县委员会成立,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临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属鲁中区沂山专署。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8月底,撤销临东县。9月,在尧山区大桃花村成立昌乐县民主政府。1948年5月,昌乐县解放,昌乐县民主政府改称昌乐县政府。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昌乐城。7月,昌潍专署在昌乐成立,随后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移驻乔官区梁家庄。1949年7月13日,昌潍专署迁益都。7月15日,中共昌乐县委、县政府迁回昌乐城。建国后,属昌潍专区。1970年,属昌潍地区;1981年,属潍坊地区;1983年属潍坊市。
  昌乐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内地名词语颇多各村镇名称或依环境,或托人文,多有丰富地蕴,深刻内涵。如唐吾爱古唐图之地,词典解释为“地名、在山东省,即专指此地。”营丘古城周围的营丘、城前、城角头,古城店显依姜太公的各都古城而命。钓鱼台之村名更是缘太公作为而生。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