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杰出供献文化工作者”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潍坊市“杰出供献文化工作者”(132名)事迹简介
  (以下按姓名笔画排列,排名不分先后)
  一、社科理论(6人)
  1、丁子信,男,47岁,潍坊学院副院长,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聊城大学硕士生导师、博士、教授,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从事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出版专着3部,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3项,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2、王家忠,男,47岁,潍坊学院马列部主任,教授。参与创办《哲学杂志》并担任编辑部主任,完成山东省“八五”重点课题1项,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项,教育厅课题2项,参编着作多部。所发表的“中介思维与科学创新”系列成果、“社会潜意识研究”系列成果及《周易》研究等产生较大反响。
  3、刘献彪,男,77岁,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自撰和主编多部着作。获得全国、山东省多项优秀着作奖。曾先后荣获潍坊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称号。
  4、吴存浩,男,59岁,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中国农史学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中国农业史和民俗文化史,曾独立撰写《中国农业史》一书,填补了中国农史研究领域的空白,被中国农史学会评为一等奖。
  5、赵文禄,男,56岁,潍坊市政协常委兼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潍坊党风与世界观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员。先后发表100多篇论文和40余部着作,第一次提出了党风与用人科学和心理领导学说的定义。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拔尖人才等称号。
  6、滕锡尧,男,53岁,中共潍坊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先后编撰着作10余部,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承担并完成省和国家重点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项,其中1部专着获全国党校系统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篇论文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2次获潍坊市“精品工程奖”,潍坊市十佳理论工作者。
  二、新闻(24人)
  编辑记者
  7、于全义,男,43岁,潍坊日报社社长助理、总编辑助理。先后有180余件新闻作品分别获得山东省好新闻二等奖、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山东省好栏目一等奖等。获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潍坊市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潍坊市十佳记者等荣誉称号。
  8、王文志,男,45岁,潍坊日报社社长助理、总编辑助理。获省以上新闻奖60多件,其中山东省新闻奖7件,山东省新闻一等奖2件,2006年荣获潍坊市“十佳编辑”称号。是中宣部直接选派的我省首批、我市首位新闻援藏干部。
  9、王学元,男,34岁,潍坊新闻网副总编辑。获山东省地市报好专版专栏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优秀版面奖3次;山东新闻奖报纸版面二等奖、三等奖;山东省网络新闻奖三等奖;第九届山东对外传播奖网络作品奖二等奖。荣获“2005年度潍坊十大新闻人物”;潍坊市“宣传思想工作特殊贡献奖”。
  10、王祥金,男,43岁,潍坊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音乐频率总监、一级导演。编导的《情系渤海湾》、《又见彩虹》、《山那边的故事》等五部广播剧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广播剧《爸爸是座山》获中国广播奖二等奖;编导的广播剧《村支书王乐义》获中国广播奖二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歌曲《中国鼓》被中央电视台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采用并拍摄成MTV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1、王清林,男,31岁,潍坊日报社教育广告部主任。参与主编的《亲子共成长》一书获第八届山东省精品工程奖。获全国热点新闻大赛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全省晚报新闻奖、山东省地市报新闻奖、中国晚报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等省级以上新闻奖共18项。
  12、吕熙祥,男,70岁,潍坊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获山东省首届泰山新闻奖;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3、刘传琳,男,42岁,潍坊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高级编辑。曾获中国新闻奖。获省级以上作品奖30多次,作品《棉花为什么收不上来》获中国电视奖三等奖、《盐碱联合引出的话题》获中国电视奖二等奖、《李洪儒互联网上开花店》获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4、刘敬尧,男,45岁,潍坊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总监、主任记者。主办的《道德与法制》栏目获山东省评比“五连冠”,受到国家广电总局,司法部特别表彰,主办的《聚焦》获全国优秀电视栏目一等奖、“山东省名牌栏目”、“山东省十佳栏目”,是“国家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主创的100多部(集)电视节目获得“中国电视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山东新闻奖”等政府奖项。多篇研究文章获山东省新闻奖、全国论文奖。
  15、张世新,男,65岁,原潍坊人民广播电台台长、高级编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40年,199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报业协会评为先进个人,2001年被省委宣传部、山东省人事厅授予二等功,获泰山新闻奖提名奖。
  16、张树德,男,47岁,潍坊日报社日报编辑中心主任。15件作品分获山东省新闻奖一、二、三等奖,20多件作品获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山东地市报新闻奖。荣获潍坊市新闻出版十佳人才等荣誉称号。
  17、张爱莲,女,40岁,潍坊人民广播电台经济生活频率总监、主任编辑。主要播音作品《我爱我家》、《大写的爱》分获全国经济电台广播奖二等奖、三等奖;《新潮老农黄容明》获山东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我要工作》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地节目展播一等奖;《保护水资源》获全国公益广告评选二等奖等。2000年被评为潍坊市“十佳青年播音员主持人”。
  18、范亮,男,54岁,潍坊广播电视报社社长、总编、高级编辑,山东省广播电视报研究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城市广播电视报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等。主要作品有雕塑《天山的鹰》、摄影《谁让我爱上广播了》等。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山东省广播电视工作三等功。
  19、周杰三,男,52岁,寿光日报社、北方蔬菜周刊社社长。创办了《北方蔬菜报》,搭建蔬菜种植技术传播新平台,打造服务“三农”新模式。创建中国寿光网,建造寿光与世界交流的首选综合门户网站。2003年获得第四届“泰山新闻奖”提名奖,2004年作品《限制与突破---寿光日报的市场化战略初探》获山东省第五届新闻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20、庞立臣,男,45岁,《文广传播》总编辑,省作家协会会员,省青年诗人协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业余时间进行创作。获全国、省级奖励10余次,第16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银奖,中国记协报纸副刊优秀作品奖,文学作品《睫毛雨》获百花文艺出版社年度优秀图书。
  21、郝汴军,男,39岁,潍坊电视台台长助理兼广告中心主任,主任编辑,从事新闻工作15年。参与创办电视台首个新闻评论节目《周末聚集》,参与创办新闻栏目《社会报道》,并担任制片人。新闻作品多次获中国电视奖一等奖、二等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山东电视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22、侯同祥,男,45岁,潍坊日报社日报新闻中心主任。8件作品获山东省好新闻一等奖;12件作品获山东省好新闻二等奖;17件作品获山东省好新闻三等奖;5件作品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二等奖;5件作品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三等奖。
  23、姚伟峰,男,潍坊电视台新闻频道副总监,《潍坊新闻》栏目制片人。积极创新对上宣传思路,每年在中央台《新闻联播》和山东台的《新闻联播》发稿量不断创出历史最高水平,主创的《监督,呼唤力度》、《百年开埠》、《“零土地”引来四项目》等20余部作品,获得国家政府奖和省政府奖。
  24、甄士光,男,43岁,潍坊日报社摄影美术中心主任。7次获山东省新闻奖一、二、三等奖;1996年获潍坊市精品工程奖;第二届山东省十佳摄影记者提名奖;中国地市报百佳摄影记者;新华社特约摄影师;《大众日报》特约摄影记者。
  25、路军,男,潍坊电视台新闻部副制片人。共有20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省、市的奖励,每年都为上级台提供十几部反映潍坊发展的专题片。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主要担负时政新闻的采访拍摄,参与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多位省部级领导来潍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圆满完成任务并保留了珍贵资料。
  26、窦锦平,男,48岁,潍坊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荣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多次获山东省新闻奖一、二等奖,荣获首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记者称号,获泰山新闻奖提名奖,被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给予二等功奖励,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播音主持
  27、丁方,女,39岁,潍坊人民广播电台一级播音员,《潍坊新闻》首席主播。作品《女税官日记》获“山东省广播电视奖”广播剧奖一等奖。作品《独辟蹊径,大胆实践》获“山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论文奖”一等奖。先后主持过纪念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等大型晚会。在山东省委宣传部举办的山东新闻出版质量行活动中,被评为“十佳主持人”;潍坊市十佳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28、王燕,女,40岁,潍坊电视台一级播音员。先后担任过《潍坊新闻》、《良宵万象》、《良宵吧台》、《生活顾问》等栏目的播音、主持。两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唯一首席播音员。作品《山楂树被砍的启示》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新闻短消息《李洪儒,互联网上开花店》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短消息类一等奖并入选北京传媒学院教科书。
  29、刘丛刚,男,潍坊电视台首席主持人,多年从事播音主持工作,多年来主持了近百场大型活动,成功主持第十一届全省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2005年潍坊国际风筝会的开幕式晚会和风筝小姐三场大赛,主持的晚会多次获得全国、全省的好名次。2005年获山东省最佳主持人奖。
  30、张泓,女,一级播音员,潍坊电视台首席主持人。担任《潍坊新闻》主播、电视台大型综艺晚会和市重大活动的主持工作。已主持包括国际风筝会开幕式在内的各类晚会200余场,新闻、社教类节目数千期。多次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有50多件在省级以上评比获奖。2007年制作的主持人节目《美丽人生》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的播音主持“金话筒”爱心传播系列活动最高奖项“特别示范奖”,个人荣获“爱心使者”称号。
  三、艺术(61人)
  书法
  31、王家斗,男,63岁,潍坊毛泽东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毛泽东书法艺术博物馆总策划。从事毛泽东书法艺术学习研究30余年,用毛体创作出版了《毛泽东诗词仿毛体书法作品集》、《毛泽东选集手抄本》(1―4卷)等着作。其作品多次参加海内外书法展并获奖。
  32、纪君,男,45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二级美术师。作品获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书画类一等奖,全国楹联书法展创作一等奖等,有近百幅作品参加全省全国重要展览,出版《纪君书法艺术》。被评为2006年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中国文联“99全国百杰书法家”。
  33、陈衍绪,男,92岁,北海书画院名誉院长。北海书画院创始人。书法作品曾获国家级奖项5次。
  34、贺惠邦,男,70岁,书法研究员,炎黄书画院院长、教授。从事毛体书法研究创作40多年。曾在《红旗画刊》、《中国书画家》等报刊发表作品数百幅。已出版各种有影响的专着12部。创作的2008米迎奥运书法长卷,创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在北京等地展出。
  35、高宝庆,男,64岁,潍坊市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弘扬楹联文化先进个人”称号、评为中国楹联界最高奖―――梁章钜奖提名奖,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电视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在全国楹联书法大赛中获奖60多次。
  36、蒯宪,男,54岁,潍坊市艺术馆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书艺委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潍坊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曾担任全国第四届刻字展、全国第五届篆刻展评委。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篆刻作品参加中国当代篆刻艺术大展。潍坊市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
  美术
  37、王和平(笔名玮平),男,46岁,中国美协会员、山东漫画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书画百杰。在《人民日报》等数百家报刊发表作品7000余幅,100多幅作品在全国性漫画大赛中获奖,作品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结集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风筝漫画集、中国第一部电脑漫画集等21本漫画专着。
  38、孙立荣,男,82岁,潍坊市书画研究院院长、原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书画师。1986年受国家文化部委托,率团赴意大利参加“世界和平年”文化交流活动。1999年为中南海创作国画《蝶恋花》,《孙立荣画猫》电视片曾在中央电视台等播出。着有《风筝简论》、《潍坊风筝》、《风筝情忆》等,出版画集《孙立荣画选》、《潍坊古典年画》等。
  39、时振华,男,50岁,潍坊市艺术馆副研究馆员,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美协理事、潍坊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擅长山水、花鸟画。10多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举办的各类展览,获金奖、银奖各1次;曾6次获山东省各类展览一等奖。被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评定为“97中国画坛百杰”,获山东省美术创作荣誉奖,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40、何丽,女,52岁,潍坊学院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省美协理事、市美协常务副主席。出版专着《当代工笔人物画谭概》、教材《中国工笔花鸟画》、编着《潍坊民间美术与工艺》。入选全国美展21件,获银奖1件、铜奖2件、佳作奖1件。在《美术》、《美术观察》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美术作品数十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艺术教育工作者、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
  41、范德昌,男,52岁,山东省美术协会会员,漫画协会理事。已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漫画世界》等全国14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件,其中80余件作品入选全国漫画大赛,34件作品获奖,9件作品被收入6本漫画辞书或专集。出版《中国当代漫画百家―――范德昌漫画集》《中国当代漫画家画库―――范德昌漫画》、《书的幽默》等。
  42、周赤舟,男,44岁,潍坊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山东油画学会理事,山东包装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潍坊市美协副主席。组织了《潍坊情》等多次大型油画展及综合性展览,近三十幅作品入选省级以上美展,并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等。先后出版《具象、感受》等8本专业着作及专业技法书籍。主持和参与了《山东省民俗村落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
  43、赵修道,男,74岁,中国美术家协会年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协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长期从事美术教学研究与创作,主要作品有年画《四季娃娃乐》、《春曲》,国画《长空传香》、《春潮》,论文《民间美术之延续》等。多件作品参加全国级美展并获奖。出版有《赵修道美术文集》。
  44、胡有民,男,62岁,北海书画院院长,北海书画院创始人之一,国画大师何海霞的入室弟子。山水画作品先后在全国级比赛获奖10余次,在美国和日本成功举办山水画个人展。
  45、曹和平,男,56岁,潍坊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一级美术师。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及美术组织工作,擅长中国山水画、年画。曾获得过由文化部、中国美协、省文化厅、省美协等主办并颁发的30多个专业奖项,在全国级、省级报刊出版社发表出版过大量论文、着作和作品。主要代表作品有年画《少喝酒多吃菜》,中国画《东土》等。
  46、鲁鸿恩,男,67岁,潍坊市艺术馆研究馆员、原美术部主任,现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美术创作、工艺美术设计、民俗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出版发表美术作品100余件;挖掘整理民间艺术精品10000余件。论文、装潢及展示设计屡获国家级奖项。潍坊市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
  音乐
  47、杜华峰,男,57岁,市音协主席、中国音协会员、省文联委员、国家一级编导。1999年省十佳新闻工作者,2003年省政府记二等功。歌曲《中国鼓》、《相信未来》获省精品工程奖,被中央电视台1999年春节晚会采用。主编有《潍坊音乐名人名作选》。参与组织策划了全国、省、市数十次大型音乐演出和比赛活动。
  48、吴超凡,男,66岁,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学会会员,潍坊市音乐协会名誉主席、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潍坊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作曲。40多年来创作的数千余件(部)声乐、器乐作品及理论文章,分别汇集在电影、电视、广播、书刊之中。在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正式出版发表、演出、作品400余首(部),其中200余首(部)作品分别在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比赛中获奖。
  49、郭志刚,女,56岁,潍坊市歌舞剧院一级演员。长年坚持在演出第一线,多次在省市的专业比赛中获奖,多次在潍坊市国际风筝会开幕式中,担任独唱演员。
  50、郝漫生,男,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会员、潍坊市音乐家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在省以上文艺媒体发表歌曲作品600余件,出版《海上日出》、《绿野飞歌》等个人歌曲专辑8部,拍音乐电视18部,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的《世纪之声全国歌曲大赛》、《中国首届黄河口杯歌曲大赛》中,2首歌曲获金奖,5首歌曲获银奖。在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举办的1―4届《中国群众创作歌曲大赛》中,7首歌曲获金奖,8首歌曲获银奖。
  51、梁晶,男,51岁,奎文区文化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潍坊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有70余件音乐作品在全国、省、市级各类评比活动中获奖,获得省级表彰3次,获得全国、省、市级辅导奖27次。
  52、韩志洪,男,53岁,潍坊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中国音协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市音协常务副主席、市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2007年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并担任领奏,是我市大型文化活动的主要策划和组织者之一,曾担任第七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总导演。
  戏剧
  53、马春阳,男,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艺术表演家。9岁入茶春社学戏,17岁随师登台演出,发起组织成立了“坊子光明京剧团”、“安丘县京剧团”,从艺60余年。
  54、王长生,男,51岁,潍坊市京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1991年在中国京剧演员邀请赛中获最佳演员奖。1992年,在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汇演中荣获优秀表演奖。1998年,在第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专业演出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表演一等奖。
  55、张小忠,男,66岁,原市吕剧院团长、党支部书记,一级演员。长期从事吕剧表演、编导工作,在近百出戏中塑造了几十个主要角色。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戏曲短剧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并主演的吕剧《李二嫂后传》获中国电视戏曲《金三角奖》第二名(第一名空缺),获省第六届艺术节一等奖。
  56、张亚宁,男,52岁,潍坊市吕剧院院长,率领吕剧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吕剧《碧水长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潍坊市吕剧院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市委、市政府为吕剧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个人荣记二等功。
  57、李淑兰,女,44岁,潍坊市京剧院一级演员。1991年荣获全国京剧演员中青年演员荧屏奖;1992年10月荣获潍坊市京剧演员比赛最佳演员奖;1994年4月荣获山东省“双凤杯”京剧演员一等奖;1997年10月荣获山东省京剧演员比赛金奖;2001年荣获全国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58、杨洪德,男,70岁,原市文艺创作室一级演员。5岁登台从事京剧文武老生兼演猴戏,导演过京剧《三升官》,获山东省戏剧月调演8项奖,并载入1982年中国文化年鉴。1984年执导的儿童剧《聪明的铅笔头》获山东省儿童剧调演“导演奖”。执导的大型现代戏《盼儿记》被文化部特约晋京演出(吉祥剧院),并获1992年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华奖(飞龙杯)戏曲二等奖。
  59、秦霞,女,49岁,潍坊市吕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获山东地方戏中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省吕剧汇演表演一等奖,广电部“星光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山东省“精品工程奖”等多项大奖,6个主演剧目及个人演唱专辑被中央电视台,电台录制播出,两个戏被录制VCD光盘全国发行。
  60、夏美华,女,51岁,高密市艺术剧院职工,国家二级演员。从事茂腔表演艺术30余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具风格的老旦唱腔功力。主演的茂腔戏曲《红灯记》、《对花枪》《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等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先后获得山东省“精品工程”戏剧奖、山东省地方戏曲邀请赛获表演一等奖等。
  曲艺
  61、庄悦广,男,57岁,市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曲协会员,山东曲协理事,中国快板艺术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曲艺创作、表演,出版专着《庄悦广曲艺集》,相声快板小品等多次在央视及潍坊电视台播出。创办潍坊曲协演艺社及少儿培训基地,编辑《风筝都》杂志10年,创作了潍坊电视台《30故事汇》主题歌。
  62、宋新民,男,68岁,小品演员。小品《小两口编节目》获全国大赛金奖;小品《大榆树和驴》获全国小品大赛二等奖;小品《电业扶贫到我家》、快书《福田媳妇夸福田》、山东快书《刘家庄保卫战》等5件作品获山东省表演一等奖。
  摄影
  63、张吃,原名张驰,男,53岁,2002年签约瑞士阿尔帕相机全球唯一荣誉摄影师,出版《一弄集》、《二弄集-坝上》,《二弄集-坝上》荣获第五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画册大奖,获2005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最佳设计奖、评委奖,坝上作品入选2006中国摄影年鉴。
  64、唐国志,男,46岁,潍坊市高新区新闻中心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在全国各种报刊、摄影杂志发表作品2500余幅。2002年3幅摄影作品入选第六届上海国际摄影展。2005年作品《咱当兵的人》荣获第十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铜牌奖。荣获“泰山艺术奖”金奖。被评为“中国优秀摄影家”称号,荣获山东省“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潍坊市拔尖人才。
  舞蹈
  65、宗淑凤,女,45岁,潍坊市文化局文艺科科长,市舞蹈家协会主席。曾获国家“群星奖”、“蒲公英”奖、“桃李杯”创作金奖和指导教师金、银、铜奖,多次担任潍坊风筝会开幕式、山东省鲁台经贸洽谈会开幕式等大型文艺晚会的总导演。荣立省二等功一次、市三等功一次。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66、胡颖颖,女,25岁,潍坊市青少年宫,中教二级。编排节目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各大比赛和文艺演出,2002年全国少儿电视艺术大赛中编排的舞蹈《乒乒乓乓》荣获金奖,指导独舞《旦角》荣获银奖和最佳表演奖,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连续5年被评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优秀指导教师。现任命为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中心高级教师。
  67、侯素珍,女,56岁,潍坊市歌舞剧院创编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导,潍坊市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10余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20余部作品获省级奖项,并在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台播出。曾在第1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我市大型庆典、专题电视和舞台艺术晚会等20余台晚会中担任编创和导演,其中10余台晚会获省级奖项。
  影视
  68、洪建国,男,52岁,潍坊电视台主任记者,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作品电视民俗艺术片《喜歌》获全国第五届星光奖“金奖”、省“特等奖”;电视民俗艺术片《过大年》获全国金牛奖“银奖”、神农杯评比“银奖”、山花奖“银奖”;14集电视连续剧《郑板桥》获十一届飞天奖。
  民间艺术
  69、丁培玲,女,59岁,工艺美术师。长期从事绒绣的设计、研究与创作,是全面掌握绒绣技术的民间艺人,自创了乱针绣法。主要作品《长城秋色赋》、《金鸡报春》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全国美展。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70、马镇华,男,71岁,民间艺人。昌邑市西小章村马氏家族的跑竹马据马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已延续24世,400余年,是昌邑特有的民间艺术。曾一度濒临失传,在马镇华的组织带领下,得以新生、延续。西小章村竹马被列入潍坊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全国第二届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展演中荣获三等奖。
  71、王兆凯,男,54岁,临朐县观赏石协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奇石经营及奇石文化研究。作品及藏品多次获全国奇石博览会金奖、银奖。(
  72、吕蓁立,男,55岁,扑灰年画民间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盛世集瑞图》在2002年全国第十二届“群星奖”作品比赛中获优秀奖,《祝寿图》2002年被中华国际出版社、当代书画家资格认定委员会评为金奖作品。
  73、齐秀花,女,45岁,民间剪纸艺人,农民书画研究会理事,潍坊市剪纸协会副主席。作品《金牛奋蹄》被中国邮政部选为1997年生肖纪念邮票;《十二生肖图》由中国邮政局印制成明信片全国发行;作品《金鸡报晓》选为鸡年明信片图案。山东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文化建设十大杰出人物。
  74、杨红卫,女,42岁,寒亭杨家埠风筝王杨同科第三代传人,风筝扎制艺人。先后获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多次出国参加风筝展示,现场表演扎制风筝。
  75、杨洛书,男,81岁,同顺德年画店第19代传人,掌握多种雕版技艺,素有中国年画王之美称。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被授予中国民间文化传承人、潍坊市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等称号。
  76、张锡文,男,57岁,潍坊渤海书画院副院长。集“汉字笔画一口清”、“数字加法一口准”、“左手反笔”等多项绝活于一身,被誉为齐鲁三绝。在中央电视台等8家电视台举办的全国挑战群英会上,以“笔画一口清”获全国绝活最高奖项“挑战英雄杯”。
  77、张殿英,男,青云山年画馆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长期从事潍县木版年画的研究、保护、传承工作。创作的年画《农家乐》荣获第二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金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一级民间工艺艺术家等称号,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78、范祚信,男,64岁,剪纸民间艺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福寿图》被文化部选入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孔子像》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评选中荣获“山花奖”;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中荣获一等奖。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79、季乃仓,男,52岁,潍坊市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主要从事杨家埠木板年画研究创作及中国花鸟画的研究创作。其创作的年画《和平幸福》、《甜蜜的果儿》获第四届全国年画展三等奖;巨幅国画《富贵长春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80、单联东,男,52岁,根雕艺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根塑家协会会员,从事根雕艺术创作20余年,将国画和雕塑技法有机地运用到根雕艺术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根艺风格,作品多次被印成挂历。
  81、赵益民,男,原陈介祺故居陈列馆馆长,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中华专利技术发展成就奖”;多件仿古铜作品获省级以上博览会奖励,获国家专利7项。
  82、商克功,男,65岁,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潍坊嵌银艺术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嵌银艺术,1982年制作的“博古文具”荣获北京首届博览会金奖;1992年制作的“汉明出塞图“”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设计创新一等奖。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83、都传恭,男,67岁,美国世界木刻协会会员、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潍坊核雕第三代传人。作品多次获省内外工艺美术作品奖。代表作有“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十美采莲”、“九美闹龙舟”、“古代马拉轿车”等。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
  84、郭子宣,男,85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山东印社顾问等。从事金石篆刻60余载,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全国、省级书法篆刻展。先后在日本等国际和全国、省级报刊发表篆刻作品百余方并写作。作品入选《全国篆刻艺术展览》。《郭子宣治印》宣纸、线装印谱由北京西苑出版社出版。从事摄影30余年,发表《沧桑遗影》等老照片100余张。获中国国际文艺家联合会金奖等。
  85、聂希蔚,男,70岁,泥塑民间艺人。长期从事泥塑艺术,2007年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86、傅绍相,男,49岁,山东临朐华艺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长期从事工艺雕塑设计创作、研究工作,成功制作了3000余座城市雕塑,园林小品及数万件工艺礼品。先后荣获“山东十大儒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
  87、谭以贤,男,56岁,潍城区人,精通葫芦烙画设计、制作。曾获潍坊市工艺美术设计大奖赛“优秀设计奖”、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精品博览会“百花优秀作品奖”、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奖赛“民间手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
  艺术编导
  88、于克,男,53岁,潍坊市风筝会办公室大型活动科科长。曾担任20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总导演工作。获国家级政府创作奖六项,省级政府创作奖十三项,其中舞蹈《娃娃乐》获全国(广电部等四部委)创作一等奖;音乐剧《小萝卜头》获全国(文化部)创作一等奖。荣获“泰山文艺创作奖”。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89、牟家明,男,70岁,潍坊市文艺创作室一级编剧。在省以上获奖的作品有13部,其中《盼儿记》获文化部嘉奖;《根的呼唤》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提名奖;剧本《碧水长流》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女人也是人》和《莫忘那段情》双获山东电影节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农村题材优秀影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2001年被潍坊市委、市政府及山东省文化厅分别记二等功。
  90、徐伟,女,51岁,潍坊市歌舞剧院院长,国家一级艺术指导。该院5个剧(节)目荣获国家级大奖;17个剧(节)目获省级大奖,其中《风筝谣》荣获“全国人口文化金奖”。同时,组织各类公益性和营业性演出1000余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91、郭兆明,女,54岁,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儿歌舞学会会员、潍坊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艺术馆研究馆员。创作舞蹈作品曾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优秀奖,中国文联、中国舞协“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大赛创作银奖,中央电视台电视艺术舞蹈比赛金奖,山东省文化厅“群星奖”等。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四、文学创作(12人)
  92、王汝凯,男,56岁,潍坊市文艺创作室主任、一级编剧。创作发表或搬上舞台、荧屏的作品13部,其中7部在全国全省获奖;创作或发表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发表文艺理论和民间文化理论研究文章30多万字。先后制作大戏、电影、电视、广播剧55部,其中28部在全国全省获大奖。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93、王耀东,男,68岁,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华夏书画院名誉院长。出版诗集12部;散文集2部、论文集2部,电视文学剧本15部集。短诗《农村三曲》获首届“泰山文艺”奖,广播剧《郑板桥传奇》获全国优秀剧目创作奖等。以“乡土诗”为代表,北京人民大学、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七所大学和人民出版社先后召开王耀东乡土诗讨论会。
  94、冯恩昌,男,71岁,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发表诗歌万首以上,散文5000多篇,出版多部散文专着,其诗歌及散文作品多次获奖。被文坛称为“农家小院派”代表,2008年被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第一届(亚太地区)民间艺术家最高奖“金飞鹰终身成就奖”。
  95、冯蜂鸣,男,研究员。电视连续剧《李清照》编剧,大型现代京剧《走向延安》、大型话剧《华之光》编剧兼导演。作品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散文《争画》、短篇小说《宇航员之死》选入全国通用教材小学、初中《语文》课本和新加坡高中课本《高中华文》。独立完成了青州巨佛的研究考证。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96、李泽帧,男,78岁,长期从事诗词书法绘画研究,创建了昌邑市文山诗书社,担任社长,带领文山诗书社成员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荣获各种奖励400多次,出版发行了全国诗词教材。在他的影响下,昌邑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诗词之乡。
  97、陈正宽,男,76岁,潍坊七中高级教师。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各类作品2000篇以上,约250万字。在各类报纸发表潍坊民俗作品200篇以上。在市级各类媒体开辟《东坡密州之恋》、《十笏周末古今谈》等专栏。大众日报、潍坊日报、晚报特约作者。着有:《漫游风筝城》、《昨非斋习稿》、《潍坊古今诗文选》等。
  98、陈显荣,男,70岁,原市文联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创作以诗歌为主,着有《笑影远去》等诗集5部,诗作《辣椒歌》曾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奖,《看浪花》编入小学课本,《小金鱼》编入幼儿园教材。
  99、林培真(笔名穆陶),男,66岁,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曾任市文联秘书长、市作协主席。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研究20余年,着有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落日》、《屈原》等五部,电视剧本《郑板桥》(合作)等着作多种。先后荣获国家“八五”长篇小说奖、台湾罗贯中历史小说奖、山东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山东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多种奖项。1994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
  100、郑海翔(笔名芳洲),男,52岁,潍坊市作协主席,市文联创作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发表文学作品150余万字。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01、胡培玉,男,52岁,作家,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共创作了11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多次被全国重点期刊转载以及出版社结集。1996年在《山东文学》发表小说《对门》,同年被《小小说选刊》选载。2000年在《山东文学》发表中篇小说《罢官》,后被《中篇小说选刊》选载。2007年《乡镇干部》(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
  102、郭建华,男,60岁,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20多次在省以上获奖,出版个人专着3部,100多万字,电视、电影30多集(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03、韩忠亮,男,63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理事、市作家协会顾问、研究馆员,原潍坊市文联副主席。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发表文学文艺作品300余万字。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拜年》、《散香》,长篇小说《曹操》、《貂禅》等,电影剧本《神凤威龙》被拍成电影。相声《百花丛中》、《相马》获全省曲艺调演创作奖,故事《书记盖房》曾获《故事会》新故事奖第一名并改编成电视剧。
  五、图书(2人)
  104、刘满奎,女,44岁,潍坊市图书馆文献查阅室主任,副研究馆员,组织了“送书下乡”、“文化进社区”、“图书文化节”等社会文化活动;20余部(篇)论着、论文出版、发表或获奖,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培训专业人员3300余人次;建立了10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县)支中心,指导帮助50余家基层图书馆实现业务自动化管理,多次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表彰。
  105、栗祥忠,男,54岁,潍坊市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市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图书管理工作,承担两项省重点科研课题,主编、参编图书20余种,20余篇论文发表、获奖;填补多项本馆收藏空白;在全市组织建立了四级图书馆网络。
  六、文博(9人)
  106、王华庆,男,原青州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在《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等报刊上发表文博专业文章几十篇,主编《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获第十二届中华图书奖。组织了青州龙兴寺窖藏佛像的发掘工作,此项发掘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107、王焕新,男,72岁,创建了寿光市齐民要术研究会,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研究活动;主持编写出版了寿光系列文化丛书、《齐民要术饮食研究与实践》等着作。曾获潍坊市人民勋章。
  108、邓华,男,62岁,原潍坊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潍坊学院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潍坊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曾与潍坊市政协编着《清代大收藏家陈介祺》(文物出版社出版),与王刚再版陈介祺藏拓青铜器铭文全集等。已出版文集、长篇小说、诗集、摄影集等16部。
  109、孙敬明,男,56岁,潍坊市博物馆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1996年聘为山东大学兼职教授。现为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博系统高评委等。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10、邹金祥,男,61岁,诸城市地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长期从事舜文化研究和苏轼“超然文化”研究,主编了《《苏轼密州作品赏析》、《中国第十届苏轼研讨会论文集》等专着,共100多万字;发表有《苏轼中秋词创作考实》等学术论文。
  111、郭庆祥,男,53岁,潍坊画院院长、潍坊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书画专业教学工作,培养书画学员近3000余名,近些年来研究文博系列专业和近现代中国画的鉴定工作:收藏古今名人书画作品800余幅,明清瓷器近200件。多次参加省级以上大型展览,并获省级以上奖项近20次,先后三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文化工作先进个人。
  112、曹元起,男,57岁,潍坊市博物馆保管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山东省考古学学会理事。1995年获个人考古领队资格。曾被授予潍坊市中青年专业骨干、山东省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
  113、窦宝荣,男,63岁,山东四达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收藏佛造像1万余尊,大量古籍图书、名人字画、陶瓷珍品等各类藏品多达近百万件。《人民日报》、《大公报》、《凤凰卫视》等媒体先后报道。参与录制了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鉴宝》等栏目的12场节目。
  114、潘建强,男,52岁,原任潍坊风筝博物馆馆长,现任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高级艺术顾问,主编畅销书籍《中国当代名人名家书画集》。多次组织邀请全国各地着名书画家来潍举办展览,进行艺术交流。将82幅名人名家字画及500册书籍捐献,成立“中华名人名家书画珍藏馆”,在山东省及潍坊市书画界和收藏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七、创意策划(4人)
  115、马永安,男,42岁,潍坊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曾任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和连续十几年潍坊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总撰稿,策划撰稿的多台晚会获全国和省级奖励。作词的歌曲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省评一等奖和省级“精品工程”奖;撰稿的广播音乐节目和广播专题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新闻等多项作品获得山东省新闻奖。长篇小说《杂碎》在国内引起较大反响。
  116、王居明,男,46岁,潍坊日报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编发美术专版300多个,70多件设计作品在全国和省获奖,策划大型公益活动和各种展览150多次,其策划案例荣获“中国诸葛亮策划奖最佳优秀案例奖”。被授予“中国十大企业策划专家”、“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专家委员”、“潍坊市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称号。
  117、张嘉庆,男,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的总顾问、总设计师。为菜博会的创办和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菜博会已成为世界性的年度例会,国内规模最大的蔬菜专业盛会,全国农业五大会展之一。潍坊市十大文化建设杰出人物。
  118、梁文道,男,53岁,潍坊国际风筝会办公室副主任、山东省包协设计委员会主任、潍坊市专家协会副会长,高级工艺美术师。连续承担了20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美术设计工作,设计的风筝会入场券荣获全国旅游门券评比一等奖。获得省级以上设计奖100余项,获“世界之星”设计大奖一项,“中国之星”设计金奖一项,银奖二项,“华东大奖”八项。被授予“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等称号。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八、文化经营(10人)
  119、王明江,男,45岁,潍坊天地人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潍坊市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先后组织并承办了“俄罗斯”油画大展,“潍坊人画潍坊”油画大型活动。参加上海、北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举办的大型文化博览会。目前,天地人和画廊已建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油画专业画廊。
  120、王建勇,男,44岁,潍坊市广播电视网络中心主任、工程应用研究员。组织完成了数字电视整转任务,使我市数字电视用户达到12万户以上。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近10篇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业务论文。2006年被评为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个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21、王亮行,男,38岁,潍坊市中百大厦总经理、中国书协会员、省青联委员、市书协副主席。2002年创建中百美术馆并成功运营。先后举办《于希宁先生艺术精品展》等52次艺术展览,承办了以“东方之韵-2003中国水墨”等为代表一系列的美术展览及理论研讨活动。2007年,中百大厦以美术馆运营和企业文化塑造为核心的文化营销案例当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MBA案例示范企业”。
  122、田纪文,男,37岁,潍坊集文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理。2006年组织全市知名品牌画廊20余家,组建潍坊市画廊协会,并当选为会长。被文化部评为中国诚信画部经纪人,被中国书画经营家协会评为文明诚信五星级画廊策展人。
  123、冯杰,男,中国书画家经营协会副秘书长,兼书画鉴定委员会秘书长。所经营画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名家画廊艺术机构”、“全国文明诚信四星级画廊”、“全国收藏家画家最喜爱的中国20家讲信用五星级文明诚信画廊”等荣誉称号。
  124、刘晓阳,男,38岁,山东京广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成功开办潍坊京广书城第一家民营书店,现已发展成为一家成熟运营的拥有42家连锁书店的管理公司。获“潍坊市优秀青年兴业领头人”等称号。企业被省新闻出版局授予首批“山东省版权局正版产品经营示范单位”。
  125、姜际忠,男,44岁,山东多利达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佳印刷企业”、“山东省印刷百强企业”。
  126、徐永斌,男,36岁,中仁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沈学仁美术馆馆长,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山东工作站主任。中仁集团是以沈学仁美术馆(画廊)为主体的集美术馆、画廊、艺术家推广、文化发展基金会、商务、酒店等多种业态的综合性文化企业。固定资产1.2亿元,建立了全国各地十几家分公司或机构。沈学仁画廊先后荣获“五星级画廊”、“中国十大画廊”、“中国诚信画廊”等称号。
  127、戴曰礼,男,鲁鸢美术馆总经理。以“展示精品,创建一流”为经营理念,以收藏、展示美术精品,开展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为经营宗旨。其馆藏作品集中展现了当代画家的整体实力,体现了当代画家的风格与艺术的最高境界,得到全国众多着名画家和文化界的关注,现已经成为山东省,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专业美术馆。
  128、戴瑞德,男,57岁,山东金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累计筹集资金6000余万元,建设了“三区一园”,即:文化活动园区、旅游园区、教育园区和潍坊文博园,并将投资建设金宝名人书画博物馆群。每年组织承办大型文化活动和书画等艺术展览30余次,客流量达200余万人次带动了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企业被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九、群众文化(4人)
  129、马玉珍,女,75岁,潍坊市春晖老年艺术团团长。参与成立了市春晖老年艺术团,常年活跃在我市大街小巷。十几年来,组织各类演出300多场次,多次参加市里组织的老年会演,年年参加庆祝老人节、风筝节及慰问老年公寓演出活动。
  130、李庆章,男,57岁,诸城市密州街道白玉山子社区居委员会主任、党总支书记。创建了“玉山文化大院”,建立了玉山文化艺术团、玉山美术馆,连续举办了五届家庭文化艺术节。
  131、范希荣,男,53岁,高密市姜庄镇文化站站长。长期从事民间艺术的搜集、挖掘和保护工作。该镇的民间艺术扑灰年画、聂家庄泥塑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姜庄镇被评为“民间艺术之乡”。开展了姜庄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展了庄户剧团、地秧歌队、高跷队二十多支。
  132、汲英民,男,青州云门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资助承办了潍坊国际风筝会等几十项重大活动,资助并参与了“奥运火炬巡游传递”等活动。潍坊市十大企业文化建设杰出人物。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