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阎氏铜器雕刻技艺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昌乐阎氏铜器雕刻技艺
  昌乐阎氏铜器雕刻技艺是以铜器雕刻为主,铜器铸造为辅的一门手工技艺。作品主要有铜质印章及镇纸、墨盒、摆件等。
  我国铜器雕刻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的錾铜艺术,用于记录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文景观、重大事件、人物传记等。如铜印章起源于商末,兴盛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年代久远,而且使用范围广、数量大,被历代统治者作为官印或私印。铜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也可见到极少数的棱形和圆形铜印,印纽的形状变化较多,有瓦纽、兔纽、兽纽、柄纽、片纽等等。古代铜印从印文内容上又可分为官印、人名印、闲章、吉祥语、图案印、斋室印、收藏印等。
  昌乐阎氏铜器雕刻技法始于昌乐阎氏祖上阎世绳(康熙十五年进士、皇太子讲官)。阎世绳与王士祯等文化名流共同研究刻铜艺术,其作品令君臣爱不释手。昌乐阎氏五代七进士皆为篆刻名家。代代相传,形成了家族艺术风格和体系。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五年进士、皇太子讲官阎世绳(1633——1706)与王士祯等文化名流共同研究刻铜艺术。阎世绳精心刻制的铜制品倍受康熙皇帝珍爱。康熙皇帝曾多次将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作为奖品赏赐给大臣。许多高官学者也以得到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为荣。阎世绳之子阎愉(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同榜进士、工部主事)之孙阎廷佶(雍正二年进士,广西宾州知州)曾孙阎循琦(乾隆七年进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玄孙阎学淳(1760——1834乾隆四十九年进士,宁国府徐州府等六府知府)五代进士皆为篆刻名家(阎氏五代七进士)。之后近百年刻铜工艺曾一度失传。直至清末,阎志超整理阎氏遗著,重新发现了阎氏刻铜艺术的文献资料,阎氏刻铜工艺方幸续传承。阎志超(后改名阎少璞1903—1941)昌乐县城西门里人,清末民初篆刻家、书画家,中共地下党员。他出生在文化艺术经商的世家,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创新思想启蒙,所创作的仿古铜工艺作品独树一帜,别有风味。后不幸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有幸结识了北京前门外著名刻章老字号七县馆的老艺人,两人共研篆学,相见恨晚。阎少璞因祸得福,篆技大增,在狱中将毕生制印技术整理成书,秘传给长子阎光崇。阎光崇继承父业,70年如一日深入研究,改进了传统的砂模铸造工艺,将北京篆艺与古代阎氏铸刻铜艺的方法结合起来取得成功并将其毕生技艺全部授之后人。第三代掌门传人阎小平(1958年生人)自年幼便跟随其父习文练字,十一岁时已熟练掌握铜印的所有制作流程。承祖艺之基,习名师精华,得国外专家指点而悟得黄铜落款绝技。落款之字,清晰明朗,简约淡雅,流畅自如且灵动奔越。铜印落款之技,古今未之有也,此为胜人处之一;新技法之于印底篆刻,使得字口深峻可及2毫米,字迹整齐规范,此胜人处之二;经其三十余年反复试验,将失蜡真空铸铜技术发挥至极,所铸刻各种金、银、铜印玺表面处理无坑无疵光滑细腻,此为胜人处之三;又其将铜印印纽多样化,有各类生灵、仙灵亦有抽象、象形等类,一改前人铜印清一色呆板无味的外态风格,并精雕细刻加以抛光,所成之印皆灵气萦绕栩栩如生;此四技一改旧法,铜印亦焕然一新,可誉铜印制作史之大手笔。刻篆字于印底,行落款于印侧,铸雕兽钮于印上,黄铜全身,金光闪耀,甚为大气亦不失精美。
  昌乐阎氏铜器雕刻包含前期铸造和后期雕刻两部分。
  前期铸造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泥范法,就是将金属液浇注到特制的泥模里铸造出来。主要工艺流程有制作样模、制作泥范、熔铜、浇注、落范、清理、检验备用。二是融模法,就是是将金属液浇注到特制的蜡模里铸造出来,也叫精铸。主要工艺流程有制作蜡模、制作泥范、化蜡、熔铜、浇注、落范、清理、检验备用。
  后期雕刻主要有阴刻、阳刻、线刻、漏刻几种类别形式。其主要工艺流程为成形、剔角、清底、修正、清脏。刀法有单手拉刀、单手挑刀、转刀、直刀。
  主要特征:
  1、工艺性强。铜器雕刻技艺是以铸造出的铜器为载体,在铜器上雕刻为体现的技艺,是刀刻艺术与冶铸技术有机结合。坚固耐用,不易仿制,实用和欣赏并重。包括策划设计到蜡模制作到铸铜为形,再到打磨、雕刻、落款、抛光、水洗等共八十多道工序。
  2、坚久耐用、传世性强。铜材质坚硬不易被损伤,氧化过程缓慢不易腐烂,千年传世仍可使用。
  3、取材方便、适宜加工。铜材铜印材较之其他印材,如石、木、牛角、象牙、有机玻璃等,不仅取材更方便,而且软硬程度更适宜加工。
  4、艺术展现力强。铜材质类别多,颜色不一,加之创作手法多样,如镂空、错金、错银、鎏金、錾制等,铜器雕刻可以高层次地表现永恒、持久、庄重、高贵等艺术气派。
  5、值得收藏。全系手工,无法复制仿制。铜质印章形式制式各异,延续时间亦最长,惟独日久受到侵蚀后,印泥和铜色皆易变黑。一般说来,保存尚好的铜印的皮壳与色泽会越久越美。
  重要价值:
  1、历史价值:铜印历史久远,是当时政治、经济、事件、人物的承载物。一枚铜印,就是一段历史。
  2、文化价值:铜印是当时文化、科技、故事的重要记载物证,寓意深刻,也是人们理念、价值观的体现,它永恒的价值和特殊魅力,成为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
  3、艺术价值:铜器雕刻技艺是在完美表现纸上书画的韵味的基础上附加更多的金石元素和突出的立体感的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因铜质坚硬,其雕刻的层次、表现的张力,是其他门类艺术品无法体现的。尤其是刻工,虽刻胜写,是刻铜艺术的灵魂,最能体现他的艺术价值。、
  4、收藏价值:铜艺品保质时间长,所以作品可以经久流传。
  5、纪念价值:可以作为旅游、赠与亲友的纪念品等。
  铜器雕刻工序特别复杂,涉及方方面面,如雕塑、制模、精密铸造、熔铜、雕刻、书法篆刻、模型设计等等,不易掌握,加之没有直接经济效益,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传承这项技艺。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少厂家已采用现代机械技术进行加工,手工制作技艺受到严峻挑战,所以如不重视,面临着日渐消失的危险。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