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古稀老人山东潍坊寻找67年的记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大鄌靑简·文史通览网站      

潍县文史

青州文史

 红河频道

人文青州

昌乐文学

自卫反击战

文史资料

 百年大事

鄌郚专刊

怀恩祭祀

潍县春秋

临朐文史

营丘频道

安丘资料

昌乐街道

红军大肃杀

昌乐棋苑

鄌郚艺文

鄌郚人物

马进文集

人文潍坊

安丘文史

乔官频道

昌乐文

高崖文史

文革纪事

牡丹文化

金山真观

鄌郚文史

雁鹅养殖

潍坊名吃

寿光文史

高崖库区

昌乐文史

鄌郚新闻

电脑技术

在线读书

鄌郚西瓜

鄌郚咸菜

鄌郚乐器

  英国古稀老人山东潍坊寻找67年的记忆
  金秋十月,喜庆氛围充盈山东潍坊。近日,来自英国的古稀老人索顿.I.A先生偕夫人赶赴潍坊二战期间日本最大乐道院集中营旧址,在潍坊市外侨办工作人员陪同下,追寻回忆67年前日本侵略者给欧美各国侨民造成的苦难。
  走进潍坊广文中学和与之毗邻的潍坊市人民医院院内,只见在一些高大现代建筑物中间保留着几座灰砖尖顶西式洋楼,微微秋风中挺立着几株遒劲苍老的枫树,面对这些诞生于19世纪末期已逾百年、当年熟悉而又久违了的景物,76岁高龄的索顿.I.A先生满眼深情,激动不已。就是这些西式洋楼和枫树陪伴老人度过了儿时三年,就是它们见证着在这里发生的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至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山东潍县乐道院设立“敌国人员生活所”,一度成为中国境内最大“集中营”,最多时关押在华欧美侨民2008人,其中就有327名儿童。索顿.I.A先生和他的父亲索顿.U、母亲索顿.M.夫人和哥哥索顿.I.C都被关押在这里。事实再次昭示:日本法西斯不光对中国人民犯下馨竹难书累累罪行,亦残酷蹂躏欧美在华侨民,其罪孽沉重。
  索顿.I.A先生与夫人在潍县乐道院集中营侨民群雕像前,久久注视,虔诚瞻仰。雕像基座上镌刻着1944年6月集中营被押人员姓名、国籍、年龄、性别和职业等情况。当古稀老人和夫人费番气力从名录中寻找到他自己和父母、哥哥的名字时,甚为惊喜。据当时名录记载:索顿.I.A国籍:加拿大、年龄:8岁、性别:男、职业:学生。他的父母当时都46岁,职业都是传教士;其哥哥15岁、学生。是的,索顿.I.A先生一家祖籍原是加拿大,他后来移居英国伦敦,成为英国籍。
  索顿.I.A先生对潍县集中营特殊经历难以忘怀。他回忆诉说着当年被关押进集中营的苦难情况:他父母来到中国,1930年代在华北等地区传教行医,他和哥哥跟父母共同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依稀记得6岁那年春天,日本兵将他一家人连同一批欧美外侨强制收管,历经多次转移和长途羁押,最后被关进山东潍县乐道院“敌国人员生活所”。在古稀老人的记忆中,那时的潍县乐道院高墙环立,电网、铁丝网密布,日军和中国伪军带着警犬日夜持枪监守,森严恐怖,这里成为日军设立的监狱式集中营,大量欧美侨民被陆续押来关押在此,历时三年之多。
  在潍县集中营陈列馆工作人员引导下,索顿.I.A先生找到了当年他住过的房子。老人触景情生,勾起许多集中营生活记忆:那时集中营中被关押的人数众多,食物缺乏,侨民们经受着长期饥饿,面容憔悴,体力枯竭,孩子们面黄肌瘦。加之日军严密封锁消息,集中营内侨民状如囚徒,环境恶劣,啼饥号寒。索顿.I.A老人诉说着,当时他只有七八岁,但在那艰难生活困逼下,老人也学会了潍县当地的一些生活土耍,如在火上烤地瓜等,直到现在吃起来还倍觉香甜。据老人回忆,住房狭小阴暗,几平方米的小屋就挤住四五个人。冬季寒冷,酷暑闷热,蚊虫叮咬,雨水时常倒灌进屋内,连青蛙都被水冲进室来活蹦乱跳,儿童们就捉青蛙玩,这为集中营苦难生活中的孩子们平添了一抹生活亮色。
  在“患难见真情”陈列厅,看到当年曾帮助过西方侨民的中国(潍县)人张兴泰父子、黄乐德牧师等人的照片,索顿.I.A先生和夫人由衷敬佩,他记忆讲述了当时一些潍县乡民惠助侨民的故事。尤其让他记忆难忘的是:一日傍晚,潍县西上虞河村乡民韩祥在乐道院高墙电网上放置木板,为侨民送食品越墙而入时,被日军看守发现,韩祥慌乱中不幸触电身亡,日军看守为示众,故意让其尸体在电网上悬挂了大半天。索顿.I.A先生对中国(潍县)当地农民和抗日队伍冒着危险为侨民偷运粮食和食物、秘密传递信件、协助恒安石越狱等义举侠情,给予热情赞誉。
  陈列馆展出的集中营侨民“救世军”管弦乐队排练、演奏时的两幅珍贵历史照片,深深吸引着这位古稀老人。他精神专注,良久凝视。突然,他欣喜地在照片中发现了父亲和哥哥的身影。原来,他父亲和哥哥都是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被押侨民“救世军”乐队的乐手。真没想到能在众多照片众多人留影中,竟能如此幸运地意外发现自己父兄的留影。他喜出望外,开心至极。目睹这两张珍贵历史照片,他又回忆起一些熟悉的人和事:为鼓励难友们能够活下去,侨民们自发成立了“救世军”乐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激励难友们暂时忘却那些警犬、铁刺和电网,鼓励经受饥肠辘辘煎熬的侨民们,坚信胜利一定属于盟国人民。
  一看到展厅陈列的英国著名奥运会400米短跑冠军埃里克·利迪尔矫健身姿的照片,索顿.I.A便肃然起敬,历史的记忆也随即再现:集中营三年,索顿.I.A同小伙伴们夏天在院子里上课,冬天在床上学习,作业用铅笔写字,用完拿橡皮擦掉再用,直至纸破为止。虽然条件艰苦,但教学却极其严格。埃里克·利迪尔身为英语教师,在集中营极其恶劣环境下仍尽其所能为孩子们授课,后因饥寒交迫和操劳过度在抗战即将胜利前于集中营去世,他的坚毅精神感动着集中营幸存者。
  “集中营解放“陈列橱窗里摆放着美军“鸭子行动队”空降突袭成功和乐道院集中营解放两幅大型照片,画面激动人心。索顿.I.A先生面露微笑,情不自禁地记忆起67年前亲身经历的难忘的集中解放情景:1945年8月17日,集中营侨民听到空中传来飞机鸣声,那是绘有美国标志的巨型轰炸机飞临,美军突袭成功。索顿.I.A先生与被关押同胞们狂喊着冲了出去,大人孩子们欢呼跳跃,喜极泪流,相互拥抱,欢呼解放。之后,索顿.I.A全家便回到祖国。
  潍县乐道院集中营的囚禁岁月,已成为索顿.I.A老人难以忘怀、挥之不去的记忆,索顿.I.A先生多年来一直心系潍坊,为让自己的夫人了解当年集中营情况,这次他携夫人故地重游。当人们走进这里,再去触摸这段并未尘封的历史时,全世界坚持正义、爱好和平的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潍坊,永远铭刻在索顿.I.A先生心中。

 

创建时间:2015/3/1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Copyright © 2008-2009  -  GBK简体中文版  龙刘文安工作室(版权所有)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刘文安工作室: 网络建站 排版印刷  CIS策划、商标设计 电子邮箱sinoat@163.com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设置为1024×768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flashplayer8.0以上版本播放器